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教育的终极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知识迁移从某一种意义上说就是创造,就是创新。物理作为一门抽象的注重推理的学科,决定了我们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物理科的学习中能够将知识上下衔接,前后贯通,能够做到联系生活,举一反三,学有所用,这才是物理教学的应有之意。
【关键词】能力;创新;培养
教育的终极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知识迁移从某一种意义上说就是创造,就是创新。物理作为一门抽象的注重推理的学科,决定了我们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物理科的学习中能够将知识上下衔接,前后贯通,能够做到联系生活,举一反三,学有所用,这才是物理教学的应有之意,也只有这样的物理教学才会使学生有所进步,有所超越。我认为,物理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打破传统,师生间的角色要有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定位
在新型师生关系的定位下,有经验的教师,他的课堂氛围一定是民主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谐无处不在,在这里,学生的个性被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被广泛倾听;这样的课堂上不见了往日的师道尊严,少了学生羞涩、胆怯的目光,更多的是老师循循的引导,学生积极热烈的发言,活跃的思维,迸发的激情,走的更高远的联想和想象。由此我们可以想象的到,在这样课堂上学习的学生,他的积极性就会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学生的参入度非常的高,参入,探讨,交流,甚至争辩,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激烈,看似紧张的课堂氛围实则是民主的体现,当然,这时教师要把握时机,要使学生归心,回归到知识点上来,回到课堂的教学目标上来;在这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对话、交流和知识的迁移创新代替了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尊重、信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取代了以往的惟命是从。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在这样的氛围中而盎然,您可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新思维的最大驱动力。
二、以境激情,增强学生的创新力
在教学活动进行之前,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既备教材,又要熟悉学生,并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把握,并运用自己的积累,创造性的发挥,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营造和教学内容相似或相关的氛围,触碰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参入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想象和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教师要体察细微,善于发现,表扬鼓励学生每一个具有新意的冲动和念头,珍惜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意的言行,利用一切可能锤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应刻意求新,不因循守旧,勇于抛弃说教和陈规,努力形成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物理实验与理论学习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感知创新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物理科的学习尤其是这样。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法宝,它能够使抽象、深奥的理论变得具体,又因为感知了理论生成的整个过程,所以学生对物理事实的获得变一目了然,晦涩深奥的道理也因此变得浅显生动起来,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也就有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解决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获得成功,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同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在方法上给与一定的指导,鼓励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大胆提出问题,因疑善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学习---实验---探究---兴趣,物理的学习就是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只要我们老师引导适当,方法对头,学生学习物理的这个循环就会由浅入深,步步加码,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烈,由最开始的小扣柴扉到后来的脑洞大开,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学生的创新力就会在日积月累中提升起来,物理课的教学效果因而产生。
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
中职生的发育已经基本完全,他们有较强的自控力和理解分析能力,而且中职课业不太紧张,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所以,教师要多在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改革课堂教学,进行角色的再定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知疑善问,在解决遇到的难题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多维度进行思考,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加以比较,好中选优,形成最佳策略;此外,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学生首先要发现问题,由学生自主进行对问题的相关探究,这里的探究指的是自己去搜集相关问题的材料,根据现有材料,尝试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问题是主线,所有的探究活动都是基于问题来进行。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的思维定势由此形成。总之,中职阶段的物理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知识范围较广,内容也比较枯燥难以理解,所以教师要想让学生创新首先自己得开拓创新,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角色定位,使授课由过去空洞的说教变为活力飞扬,生动满堂的创新场,从而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耿祥富 潍坊市经济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