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职物理教学有效性
摘要:物理是一门十分复杂的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恐惧心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创新因素注入对知识的讲解当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特点,就如何提高中职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教师构建中职物理高效课堂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职物理;创新课题导入;授课与练习相结合
1创新课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题导入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当中。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创新课题导入,从而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教师在教学《分子的热运动》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布朗“布朗是英国的一位植物学家。182年,布朗用显微镜观察花粉悬浮在水面上的形态,但是他却意外发现这些花粉在做不规则运动。布朗经过反复观察后,同时布朗坚信这不是液体的流动,而是粒子本身的运动”,然后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在布朗的理论中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呢”,学生积极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同时这样的课题导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初步的认识。有的学生说“分子是运动的”,还有的学生说“我们能够发现这些运动是无规则的”。这时教师对学生说“刚刚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布朗运动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子运动有些相似,布朗运动是悬浮于液体中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同学们可能觉得这些微粒是由单一分子构成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些微粒是成千上万分子的集合体。另外,老师还想告诉同学们只要有温度的物体,那么它内部的分子就会不断运动,而不会用于处于静止状态,我们把这种物体本身内部分子的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但是这种运动本身我们无法凭肉眼看到”,这样学生不仅对分子热运动产生初步的认识,还激发了自身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向学生讲述有关历史名人的方式创新课题导入,这样不仅能够创新教学方法,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2授课与练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的学习效率是衡量教师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准,所以应该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授课与联系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实现当堂学习、当堂消化的目的。例如教师在教学《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样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向学生讲述有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串联电路的功率分配、分压作用以及电压表量程扩大等内容。然后教师对学生说“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怎么理解刚刚学习的内容”,学生积极讨论,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对知识的认识。有的学生说“我们能够了解到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与它的电阻值是成正比。换句话说就是阻值越大的电阻消耗的功率就会越大”,有的学生说“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电路两端的电压大于用电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如果用电器直接插入电路中使用的话就会造成短路。这时我们可以将电阻串联到电路当中,这样不仅能够让电阻分担电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用电器。我们可以把这种作用叫做分压作用”,还有的学生说“我们把仪表能够测量的最大值叫做量程。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经常发现用分压作用扩大仪表的量程”。这时教师对学生说“刚刚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的内容完成下面这个问题:一个量程为3V、内阻为3.0kΩ的电压表,要把它的量程扩大到15V,应如何改装”,学生积极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说“如果我们用量程为3V的电压表测量超过3V的电压就会出现会烧毁电压表的问题,因为流过电压表的电流将超过允许值。因此,这时需要我们给电压表串联一个电阻R2,让它分担超过3V的那部分电压”,还有的学生说“U2=U-U1=(15-3)V=12V,又因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相等,所以U1/R1=U2/R2,R2=U2/U1=12/3×3.0kΩ=12.0kΩ”,这时教师向学生提问“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电阻R2在电路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一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电阻R2起到了分压的作用,因此叫做分压电阻”,这样学生加深了对串联电路中分压作用的认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练习的方式将授课内容与练习进行有效地结合,这样不仅能够创新教学方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增加实验演示,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实验演示的内容能够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能力。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开展中职物理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增加实验展示。例如教师在教学《自感和互感》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实验内容,A1、A2是规格完全一样的灯泡。这时教师将电键S闭合,调节变阻器R,并让灯泡A1和灯泡A2的亮度相同,这时再调节R1,让两个灯泡能够做到正常发光,然后断开开关S。重新闭合S,然后教师对学生说“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实验内容,然后说一说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学生一回答说“我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灯泡A2立刻正常发光,但是灯泡A1并不是立刻就亮起来,而是逐渐亮起来”,教师笑了笑对学生说“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学生二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磁通量逐渐增加,电流和电动势的方向是相反的,这样就阻碍了L中电流的增加,这样就推迟了电流到达正常值的时间”,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直观认识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展示自感和互感实验的方式增加实验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构建中职物理高效课堂。
4结语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新课导入、将授课与练习相结合和增加实验教学内容的方式,对传统的中职物理教学进行创新,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当中,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构建中职物理教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专项研究课题组.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5):40.
[2]蒋乃平.文化课应该让中职生“用得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7).
[3]王晓敏,等.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分析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1).
彭真勇 麻城市职业技术教育集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