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探索
【摘要】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业内容的增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得到关注。学科教学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主渠道,更应担起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重任。在教学中我坚持立足本学科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物理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信;提高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从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出努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培养;心理素质
中学生的年龄都在十七八岁,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随着学业内容的增加,或多或少的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但其心理取向却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延展性,我们应适时地抓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正确引导他们的心理取向。在物理教学中我努力寻求最佳切入点,培养他们坚韧自信,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和唯美的良好心理品质。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一名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物理教学要符合中学生的认识规律,要有科学性、系统性,也要有趣味性和实用性。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呢?结合我的物理教学工作实际,我觉得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要把握以下几个切入点:
一、利用学科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我根据这一特点,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创设学习情境,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设置难易适当的问题情境,设置心理支点,让学生学会探索,品尝经过一番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快乐,并由此激发学生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例如,在物体运动的教学中,怎样描述一个运动的物体呢?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适当的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想到用点来代替物体,这样他们自己得出结论,使学生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倍增。并通过引导,让学生意识到不是只有物理学家能够想到,我们普通的学生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思考的过程也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的进取心,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追求成功的动机。
二、培养物理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恩格斯曾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思维也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心理现象,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非常重要。物理学的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在思想方法上是从绝对走向相对;从线性走向非线性;从精确走向模糊;从确定性走向随机性;从可逆走向不可逆;从定域论走向场论;从时空分离走向时空统―;从分析方法走向系统方法,这充分体现了物理的思想方法和物理的思维方式。同理,这也是我们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科学思维方式。物理学研究中形成的方法,观察现象――概括、抽象出概念――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类比联想――提出假说或模型――推导理论(定理、定律)――实验验证,同样是科学研究的有效方法。如在万有引力定律教学中,遵循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思路:从熟了的苹果为何落地、月亮却悬在空中不落,再到运动的苹果满足一定的条件也可以不落地。进而从认识万有引力的由来之后,再由开普勒三定律得到引力的大小。这样,在解决问题时层层递推,使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另一有效途径是在物理教学中穿插思维方式的训练,例如可结合物理过程和习题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局部与整体思维、批判与创造思维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为重要,因为掌握了方法,就可以从旧知识中产生出新知识,并在解决问题中产生出新问题,并产生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对学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的培养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积极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并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思维的魅力,不断增强追求更好的人生信念。
三、提高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一切科学的新发现、新规律,都是建立在周密、精确、系统的观察基础之上的。一切观察的过程都需要良好的意志力来保障。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教学过程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观察现象和各种实验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科学素质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物理实验课上,要训练学生实验有主次、有步骤、有层次,从而培养学生坚持性,使学生养成执著的精神;要训练学生实验有准备、有计划、有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坚韧性,使学生养成细致的品质。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重视物理实验,并不断加强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和训练,从而训练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总之,在物理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工作,我们教师一定要在工作中多思考,勤实践,探索并利用好物理教学与心理素质培养的切入点,为培养祖国优秀人才而努力探索。
作者:沈世远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