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教学大学物理教学论文
1大学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初衷与目标
1.1总结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成果,明确教学改革目标
重点分析了李元杰、叶善专、卢德馨三位教授为代表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之特点,总结其改革共同之处:
①教学改革与课程学习者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研究性教学模式;
③注重大学物理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并由此明确教学改革目标,提出了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2通过师生访谈与调查问卷,获取当前我校大学物理教学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结果显示,要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应更新教学理念,然后从改进教学方法入手,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共同学习,才能改变大学物理教学现状。
1.3依托教学研究立项课题,积极开展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与研究
如果一个教师不做研究,教学方法就不会改进,这样的教师是无法长期取得学生欢迎的。在明确了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目标与取得大学物理教学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之后,依托教学研究立项,《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物理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成功获批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立项。
1.4积极参与学校“卓越计划”试点班教学改革,为试点班学生量身定制教学目标
2010年9月,我校首先在机械工程系201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始了“卓越计划”试点,课题负责人围绕其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专业特点及特色,在试点班做出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尝试。其目的在于通过教学实践,期望能够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①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素质;
②不仅使学生理解知识,更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亲身体验;
③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和探索。
2大学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有了教学目标与前期准备,根据大学物理教学大纲、教材、学生专业与其人才培养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水平和认知规律,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两个学期对2010级“卓越计划”试点班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尝试。
2.1第一学期大学物理主要教学目标与要求
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并指导学生对模型进行研究,引导其找出模型的特点、需要用哪些物理量来进行描述,然后从各方面讨论其性质与物理规律,该阶段主要采用了引导式教学方法。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找出每一次课的重点内容,新的一章结束后,要求学生能够用一张纸对全章的知识结构作出总结,并且要求其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能够走上讲台为大家讲解及展示。
2.2第二学期大学物理主要教学目标与要求
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向学生发放一些玩具小车,让其课后进行拆装、研究与设计;以教师申请的教科研项目为例,向学生展示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与方法,鼓励大家积极了解并参与研究。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要求其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提出物理创新研究课题,并且拿出特定的时间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该活动我们称之为物理创新展示。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如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积极与教师交流、勇于向教师质疑等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随后,课题负责人及成员在机械系、材工系、汽车系2011级、2012级、2013级三个年级的“卓越计划”试点班将研究成果顺利进行了三个学年的推广,通过跟踪调查学生学习动态,结合教学反馈,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值得一提的是,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达92%;毕业生就业率达94%;各科成绩均在80分以上为91%;在中国500强企业就业的学生占91%。衡量教学水平和效果的四项主要指标均为90%以上,名列各个毕业班之首的奇迹正是2014届毕业班2010级首届“卓越计划”试点班创造的。
3大学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成果
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将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大学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1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在各类全国大学生科技活动竞赛中多次获奖
通过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物理课程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2010级试点班学生均有在校期间参与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经历,20先后在各类全国大学生科技活动竞赛中获奖。2011级、2012级学生也均有多先后在各类全国大学生科技活动竞赛中获奖。
3.2提升了教师业务水平与教育科研能力,有效提高了大学物理教学质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放在首位,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物理教学质量,还对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与教育科研能力大有裨益,课题负责人在学校第六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取得第2名的好成绩,课题研究报告于2013年荣获省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且课题组主要成员获批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1项,申请省规划课题2项,获批2014年度校级质量工程立项2项。到目前为止,课题组成员已在国内公开发表课题相关论文11篇。
3.3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导向,工程为载体、体验为中心、能力为目标”的大学物理研究性教学新模式
在大学物理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导向、工程为载体、体验为中心、能力为目标”,重视学习过程,积极推行“三个转变”,提高教学质量:以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式授课,实现灌输向互动传授的转变;以学习小组和物理创新团队实现个体学习向团队合作学习的转变;以物理创新展示为抓手实现被动向主动学习转变。以“教”促“学”,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和效果,实现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最终目标。
3.4改革课程评价模式,重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通过课程评价模式的改革,实现了从单一课程考试定成绩向学习全过程考核的转变,即实现了“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成绩比例分别为作业20%,平时表现10%,物理创新展示20%,期末考试50%。物理创新展示要求学生自拟题目,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制作PPT并在课堂上宣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4结语
教育科研能力是一个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教师如果牢牢把握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围绕学校办学特色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认真聆听学生的想法与创意,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和做,给学生展示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平时的教学过程自然就体现了教学研究,其实教学科研也不是大家想象得那么难,笔者与高校青年教师共勉。
作者:张琴 李文胜 黄海铭 张传坤 杨俊涛 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理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