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
一、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1.从实际生活出发,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经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理论,为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必须教会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来思考新的问题,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物理的学习中去。比如,教师在讲授《浮力》一章时,可以从实际出发,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者是学生的认知,提出以下问题:“那些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浮力的影响?”“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包括哪些呢?”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就会了解到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也是受浮力影响的,这可以纠正学生错误的观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多种多样,新时期,人们使用得最为广泛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就是多媒体。相关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0%以上是来自视觉,其他的分别来自于听觉、嗅觉、触觉,也就是说,如果既能看得见、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刺激学生获取信息的量,无疑比教师单一的授课管用得多。这就要求教师更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它还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最终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比如教师在讲授《声音的传播》一节时,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声音的文件,让学生明确我们都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我们能够通过声音获得大量自己想要的信息。从而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声音会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3.诱发学生进行提问,深化问题式教学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如果只是单纯的教师提问,那么学生就难以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指出,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要积极地诱发学生,让学生学会去提问,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首先,教师应渗透学生问题意识。学生提问是对知识求知欲的表现,是值得教师鼓励与表扬的,比如,教师在通过“看谁动脑了”的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先展开思考,然后再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之后,教师可以结合提出问题的有效性以及数量等评判是谁动了脑子。其次,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问。有的学生会因为羞涩等原因而不敢提问,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就会由小变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由此可见,敢于提问是学生进步的前提。
二、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式教学法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它还是一种艺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地研究,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及教材需要为学生设置有效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程海云 单位: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太岳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