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研究
一、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信息技术弥补物理教学不足
中学物理知识很多内容都是抽象的,如运动与静止、力、惯性、压强、电阻等现象,学生无法通过具体的物理感知认知这些物理知识,从而会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学习和认知。因此,通过信息技术能过形象生动的展现或模拟物理现象,将漫长的物理演变过程可控的有序的演示,使学生对抽象的物理知识有一个清晰而完整地认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例如讲《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一课时,物质的变化在固有的自然条件下不好演示实验效果,可以同过多媒体,将物质的变化过程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让学生对物质变化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过程。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辅以多媒体,改变了单一枯燥的板书式教学,让图片、音乐、动画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既让学生对新的知识有着强烈的新鲜感,也能加深学生对课堂的印象,真正的做到学生理解、吸收、消化。信息技术不但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还能改变物理教学的方式。
2.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黑板板书、教师讲述的单一模式。信息技术不但可以弥足传统的教学中的不足,甚至是可以改变中学的物理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可以合理的运用图像、视频、声像,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信息技术还可以创造有趣生动的情景教学;可以提供更加的丰富的物理知识;也可以及时的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等。在讲《声现象》一课时,在课堂上播放各种各样的声音,比如挖掘机声、鸟叫声、蝉鸣声、乐器、歌曲、车辆声、喇叭声等,让学生去认识声音、辨别声音,掌握课堂知识。课下布置一定的作业,让学生去完成。在课堂上会抽选几位完成优秀的学生和不合格的学生在多媒体上播放,对完成优秀的进行表扬和鼓励,对完成不合格的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巩固课堂知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让教师和学生可以分享到更多的知识与学习方法。
3.信息技术有效结合课堂实验
物理知识的学习,实验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不能只简单的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因此,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大大的改善实验教学效果,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一定要用信息技术,给学生营造一种实验氛围,让学生成为实验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验方法和知识。有些物理实验,受于教室大、学生多等客观因素,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是无法满足所有学生。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一步一步详细的讲解实验的过程,结合实际老师一步一步的演示。这样可以顾及全部的学生。另外,在学生的实验中,由于学生人数多,一个教师不可能兼顾所有学生的实验过程,这时候学生之间可以组成小组,完成实验,拍成短片,交给教师。教师可以选择觉有代表的实验(优秀或者不合格),对学生实验的过程进行认真的分析讲解,这样既教师既可以掌握整个的实验效果,也能够解决学生实验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验效果。
二、结语
随着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传统物理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了。在未来中学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将更加广泛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黄自华 单位:咸宁市担山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