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一、如何让高中物理回归生活化
1.1创设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现象和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的教学环境和氛围。高中物理教学应该是饱含物理生活情境的,通过生活化熟悉的物理情境和生活经验与书本知识进行整合,将物理教学赋予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使高中物理教学真正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高中物理教学创设的目的在于将抽象的学科知识融于现实生活中,借助生活化教学情境使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使之便于为学生所理解和应用。生活环境中存在大量而丰富的物理课程资源,应该充分利用来创设物理生活情境。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让师生共同参与,分工合作,这样就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以接纳和引导学生进放一个生动的学习领域。一般物理生活情况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种:(1)利用生活物品、器具与环境设施做实验创设情境。虽然高中物理内容特点不是全部的教学的主题能用生活材料或器具来进行实验,但还是有很多内容是可以进行的;(2)生活中一些蕴涵着物理原理的生活现象,无法在课堂再现,教师的口述无法获得生动的感情认识,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生动的物理情境;(3)走出课堂,利用物理故事结合高科技创设物理教学情境。例如利用学校建筑中的电梯创设教学情境,通过组织学生在电梯升降过程中对超重与失重的体验感受。物理生活情境带来的积极效果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1)在物理生活情境教学中,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各种感官吸收信息,获得了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机;(2)把复杂抽象的物理现象条理化、规模化、形象化。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3)教学中经常通过实验、物理学史以及生活现象等的演示分析和描述,达到对物理生活情境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1.2创设问题情境。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注重于物理概念的含义,以及怎么运用概念去解题。至于这个物理概念怎么形成的,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与概念有紧密的联系,谈之甚少。这样很多学生就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会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而不会针对具体的情境进行分析和讨论。如果课堂导人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人手,创设问题情境,更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促使学生迫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很快的建立课堂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课堂开始就让同学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假设你现在正处于一辆急速行驶的汽车上,司机突然发现前面有不明障碍物紧急刹车,这时你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问题提出,同学们开展积极的讨论,根据自身平时遇到的情况说出看法,在经过讨论与总结后,老师再导人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让同学们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更容易的记住了概念,也懂得了分析。另外除了提出语言问题,另外也可通过演示例如“纸托水”、“杯吞蛋”的小魔术实验来阐述压强的概念。这样也可以避免空洞的说教。
1.3教学语言生活化。物理教学语言除了注重语速的快慢,语言的表达准确与否,也可引人生活中的成语、诗句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例如在分子运动理论教学中,引用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说明分子扩散现象。讲重力的时候引出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的引人直接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兴趣,很好地理解物理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4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新课程标准目标中有提到“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索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想一想,动一动,学习物理真快乐。”其实就是强调学以致用,将学习物理知识回归生活化。学生可以在家中收集一些器材、自制做实验,例如在学习电流的知识之后,设置七彩霓虹灯装饰自己的房间。在学了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后,自己动手设计利用太阳能来取暖。还有可以用最常见的苹果来做体实验,在一定的电压下,通过的电流和苹果的形状和甜度有怎样的联系。只有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物理知识,才能锻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避免高分低能的纸上谈兵,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1.5用物理眼光看世界。例如看到电视上某条新闻说“空瓶从天降,砸晕环卫工”,为什么一个小小的空瓶,会有这么大威力。物理的角度去解读:“物体下落是自由落体运动。距离地面越高,落的速度就越大。所以即使是一个空瓶,也要可能造成致使伤害。所以不应该随便往楼下扔垃圾,如果造成了伤害;最后痛苦的反而是自己,要因此受到惩罚。”“神舟飞天,全民振奋”利用这个科技热点来学习物理的相关知识。例如提出个疑问,为什么神州十号的返回舱能安全着落2载人飞船在返回地面时,飞船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变成一个火球,同时返回舱温度升高,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返回舱通过做功的方式内能增大,为了使快速降落的返回舱安全着陆,以免撞坏,返回舱在距离地面几十米处,向下迅速喷出高压气体,从开始碰气到安全着陆,返回舱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另外返回舱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为什么能起这个作用,除了因为这个材料的隔热性能好,还由于它在熔化和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这样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在科技中的强大的力量。
二、结束语
物理源于生活,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对生活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的归纳和总结。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妙趣横生,我们现在要明白:“从生活中来”,知识才有意义,“到生活中去”,知识才有价值。为此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让物理从课堂走向生活,把物理教学归朴实践,归朴生活,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物理。平时教学中也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活,通过高中物理独特的学科特点着力向学生渗透物理思想和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在教学中注重采用多种方式,通过创设物理生活情境,引人问题情境,再通过教学语言的多样化,用物理来解决生活和社会中的问题等,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深切感到科学的真实性,促使同学们平时留心观察身边的所见所闻,并力求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自觉地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充分体验和感受现实生活,真正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作者:夏荣新 单位:阳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