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物理教学论文 >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3篇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3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2-17 17:56:00人气:372

(一)

一、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多媒体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学中的应用

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非常抽象,学生对这些概念和规律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如天体运动类的宏观世界和分子运动类的微观世界方面的知识点非常抽象,学生的想象力是有限的,往往无法理解。现在,我们有了多媒体,它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给我们施展教学技能的自由空间,同时能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2.多媒体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我认为以下这几个类型的物理实验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更加透彻。

(1)自然界中的宏观、微观问题,如天体运动、分子运动等。通过多媒体,我们可以变微观为宏观,变宏观为微观,也就是大的变小,小的变大,这样既形象又直观。

(2)实物展示不方便,实验仪器的原理介绍和某些不能做的实验。如果通过多媒体动画来演示,会更形象。

(3)图像复杂的教学内容。利用课件显示图像,可使本应花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讲清楚的内容,在短短几十秒钟内清楚正确地显示于学生眼前。

(4)抽象的物理问题。如飞机的升力原理的讲解,此时如果能用动画模拟,可把物理问题变抽象为形象,有利于学生理解这类问题。

(5)太快的动态物理过程。这些问题用传统的手段来进行教学效果往往会很差,只有通过多媒体手段把这些现象展示出来,学生才能理解得更加透彻。

(6)太慢的动态物理过程。比如固体的扩散现象需要很长的时间,只有用多媒体把这些物理过程缩短了,投影出来才能让学生理解它的物理过程。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注意事项

在运用多媒体时要注意,虽然多媒体可模拟任何一个物理实验,但毕竟它只是模拟实验,物理情景也是模拟的,模拟成分和现实是有一定差距的。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大部分的自然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模拟实验都是完美的,实验中不会存在误差因素,这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实验总是会有误差的存在,只有实实在在地做实物演示实验或学生亲手操作实验,这样得出来的实验结论才更能让学生信服。实物演示实验才是正常上课应该实施的实验手段,而模拟实验只能辅助教学,不能作为常规的教学手段。作为物理教师,我们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调查表明,90%以上的学生一开始对多媒体很好奇,但时间长了,这样的教学根本不受学生欢迎,甚至有些学生会对这种多媒体教学产生一种厌烦感。教师天天在按鼠标,学生天天在下面听老师讲实验,学生没有动手实验的机会,总是看动画,再加上有些课件中不恰当的或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如华丽的背景和不必要的声音等),这样势必造成视觉和听觉的污染,干扰学生的思维,破坏课堂教学的连续性,以至于有些学生对多媒体教学越来越不喜欢。

三、结束语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确实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的改观,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取决于师生的课堂教学活动与协作。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只有每天进步,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我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将多媒体应用到物理学科教学中去,推动我们的教学进程,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吧!

作者:林庆文 单位:广西藤县第三中学

(二)

一、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有些物理实验带有危险性,学生没办法直接操作,这时我们可以把实验拍成视频后在实验课上播放,而应该少用或者不用动画代替实验,因为动画带有主观性,不够真实、客观。有些物理实验现象转瞬即逝,学生很难观测,这时我们可以把实验拍成视频后在实验课上慢动作播放或间歇暂停,弥补了实验现象太快的不足,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做平抛运动实验时,就可以用这种方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再好,再直观生动,也只能当作一种辅助手段,它不能取代真实实验,因为真实的物理实验才是客观的、科学的。而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动画带有主观性,有悖于实验的真实、客观性。例如,在做“一维弹性碰撞”的实验时,尽管多媒体动画演示的结果很准确、很完美,但是实物的演示实验还是必不可少的,多媒体只能当作实物演示实验的辅助和补充,不能取代真实的实验。

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自我完善中的作用

1.多媒体视频录像在教师教学自我完善中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自我完善中离不开多媒体视频录像的辅助。每一堂课都是不完美的,我们如何加以完善呢?最常规也最好的做法就是整堂课全程录下来,课后,教师自己多遍观看、揣摩,包括在教学进程、教学设计、师生互动、例题设计、学生反应等方面发现不足,及时改进。例如,在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这一节公开课之前,先在一个班级上这节课,并全程录像。上完课后教师自我感觉挺好,可是当你看完自己的课堂录像后,你会很惊讶,不相信自己会上出这样的课来,因为整节课有很多语言表达不够到位,或者语言累赘,不够精练;师生互动不理想;板书不规范;肢体语言不恰当;脸部表情不丰富……看完录像后,马上反思改进,在第二次上这节课时明显比第一次好了很多,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网络技术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师的自我完善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建立自己的教师群,把自己上的课拍成视频,放在网络中,这样你可以看到其他教师上的课,取其精华,也可以看到其他教师对你课的评论,及时改正不足。网络的最大优势是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三、摄像头在物理课堂中的妙用

在以前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演示实验,在讲台桌上学生看不清楚或不全面,这时常用的方法是进行实物投影,把实物及实验现象放大到大屏幕上。但是实物投影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图像质量不是很清晰,比较模糊。现在我们可以用摄像头来取代实物投影,用摄像头直接拍摄演示实验,然后实时放在大屏幕上播放,图像很清晰,效果比实物投影好很多。

四、利用现代的各种通信手段时时抓住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心思

由于学困生基础薄弱,屡次考不好,惧怕物理,甚至惧怕见到物理教师,很难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深层次的交流和沟通。而现代的很多学生用的通信手段,如QQ、短信或飞信、E-mail、微博等刚好可以弥补面对面交流的不足,它创设出比较平和、流畅的交流环境,很多学生也许在课堂上默默无闻,可是在网络上他却可以侃侃而谈,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而毫无障碍。所以,为了能够与学生密切地交流,作为教师必须去迎合现在学生的交流特点,学会用网络的手段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把他们的心思牢牢抓住,让他们别忘记还有物理需要学习。具体可以做到以下五点:

1.利用QQ与学生对话交流,和学生交朋友,走进学生的心里QQ是时下学生最流行的交流方式,交流平台友善,富有亲和力,并且效率高。我们可以浏览学生的QQ空间,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对症下药。也可以把自己的材料,如讲义、考卷、练习、答案等上传到空间上,让学生阅读浏览,提高学习效率。

2.建立QQ群,组建物理课外活动小组或兴趣小组时下的中学生,学习压力大,课业量大,在学校里,没有多余的时间留给物理开展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通过QQ群,可以把对物理特别有兴趣的学生组成一个群,让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在QQ群里交流,教师起组织引导作用,可集中时间和精力把某热点问题或知识点在群里发起讨论,让更多的学生一起交流,让学生教学生,教人者有成就感,被教者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教师在学生解决不了问题时可以适时地点拨一二。教师也可以在群里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没提问的学生也可以一起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QQ群在组织物理课外活动、活动布置、组员召集等各方面也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3.利用电子邮件E-mail鼓励学生以电子邮件的方式与老师交流,可以把自己的疑问和难题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出,教师及时回信解答。这是非即时的,可以与QQ配合使用,弥补QQ有时不在线的不足。

五、小结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现代的教育教学中已越来越多地为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它不仅是狭义上的多媒体技术,它还应该包括现代多样化的通信技术,它已构成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全天候的空间网络,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实时跟踪学生,特别是使其在学困生转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沈元钦 单位: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

(三)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1.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笔者首先用课件出示一些生活现象,然后给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两位学者根据这些生活现象得出的结论:“运动要靠力来维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停止运动,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伽利略的观点)。学生发现根据相同的现象两人得出的结论完全不同,那么到底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呢?自然把学生引入辩论的情景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跃跃欲试,想尽快知道问题的答案,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运用多媒体的吸引力,激发兴趣

多媒体利用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手段,多途径向学生传递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枯燥、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丰富了教师教学的表现手法和形式。如在“力”一节中,为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笔者播放了足球比赛的录像片段:“足球运动员开出角球,足球飞到球门前,队友冲上前去鱼跃冲顶,用头将足球顶向球门,守门员高高跃起将足球接住。”同时让学生注意观察在踢球、顶球和接球的三个瞬间,足球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清楚地看到并准确地回答出:“足球由静止变为了运动,又改变了运动方向,最后由运动变为静止。”然后教师概括这些都叫做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样的事例生动形象,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对知识的理解。

二、运用多媒体可以突破物理教学的难点

在物理学中有很多内容抽象而难以理解,如电压、电流、磁场、热机的工作过程、核裂变、核聚变、分子热运动等。利用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物理问题形象化,以直观、形象的模拟为突破口,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帮助教师突破教学的难点,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在“眼睛和眼镜”一节中,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比较抽象。在教学中,笔者首先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光经过正常眼睛、近视眼、远视眼时的成像光路图,学生清楚地看到正常眼睛像成在视网膜上,近视眼像成在视网膜前面,远视眼像成在视网膜后面。然后用课件出示正常眼睛、近视眼、远视眼眼睛的结构图,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晶状体形状的不同。结合成像光路图,学生自然领会出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形成的;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形成的。最后结合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学生很容易判断出近视眼要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要戴凸透镜矫正。整个过程直观、形象,学生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矫正理解得非常透彻,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运用多媒体优化物理实验教学

3.1运用多媒体可以增加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绝大多数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得出的。但有些实验由于受时间、空间、仪器本身等因素的限制可见度差,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若用展台、实物投影等多媒体将实验仪器投放到屏幕上,便可大大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如在演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时,由于磁针太小,只有讲台附近的学生才能勉强看到实验现象,可见度极差。笔者在教学中用实物投影把小磁针、螺线管等器材呈现到屏幕上,然后通电,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通电后各个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很容易就能勾勒出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实验效果极佳。因此,利用实物投影等电教媒体的放大作用,能让全班学生清楚、全面地观察到实验的过程、现象,增加实验的可见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2运用多媒体,可以增加实验的可操作性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做好实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由于受实验仪器、材料、药品等的限制,有些实验无法达到教学的要求,甚至无法完成。而利用多媒体可以模拟现实环境下难以操作的物理实验,从而增加实验的可操作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托里拆利实验中用到的水银是有毒的,实验中禁用。单凭图形、语言等方式表达,学生很难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和内容。笔者利用Flash动画演示实验的全过程:向玻璃管中注满水银,将玻璃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松开食指水银柱先下降后静止;然后倾斜玻璃管,换用粗细不同的玻璃管,提升玻璃管。每一步都清楚地呈现在屏幕上,同时利用多媒体的可操作性,学生可以看清每一步操作后水银柱的高度变化情况,从而理解、掌握这些因素对水银柱竖直高度是否有影响。又如扩散实验,气体扩散很快可以演示,而液体的扩散需要几天甚至几十天,而固体的扩散现象需要几年的时间。笔者利用动画模拟实验,加快扩散的过程,扩散现象便一目了然。当然,多媒体并不能代替实验,它只能对实验起辅助作用。只有现实中无法完成的实验才能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演示。

四、小结

总之,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可以弥补实验器材本身的不足及实验条件的限制,优化实验教学,增加实验的可见度和可操作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把枯燥、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增大课堂的容量,提高教学的效率。但应该注意,多媒体在教学中只能起辅助作用,不能一味追求多媒体的运用而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两者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物理教学服务。

作者:裴建林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