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的改革实施方案
一、大学物理分专业教学的必要性
安康学院是一所新建的综合性地方本科院校,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专业比较多,过去所有专业都严格按照大学物理的框架体系组织教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物理基础参差不齐,差异比较大,不少学生感觉大学物理难学,缺乏学习动力。在这种条件下,按照统一的教学内容,对各个专业不加区分地进行教学,会导致学生对大学物理课与自身专业的联系体会不深,无法激起学习兴趣。为了突出专业特色、增强针对性,使大学物理更好地为专业课的学习服务,实行按专业分类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二、大学物理分专业教学的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对大学物理分专业教学改革的经验和研究结果,进行了搜集、整理,学习。其次,针对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对各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切实掌握各个专业的特点以及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心态、学习兴趣。根据调研结果,基础物理教研室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将大学物理分成三类,即《大学物理A》、《大学物理B》、《大学物理C》,实施分专业教学。
《大学物理A》分两个学期开设,共128学时,包括力、热、光、电(磁)和近代物理,各部分内容讲解比较详细。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中注重联系专业,联系生活实际。《大学物理A》主要针对需要较强物理知识的理工科专业,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后继专业课的学习与物理知识联系紧密,且物理学所培养的思维方式,对于他们来说也非常重要。对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数学的发展是离不开物理的。物理学的发展为数学的发展提出了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想及方法,如微积分是牛顿在研究力学问题时首先提出来的。所以,物理的学习对数学专业的学生非常重要。通过《大学物理A》的学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物理基础,培养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态度。
《大学物理B》一学期开设,共80学时,包括力、热、电(磁)和近代物理。《大学物理B》是针对材料化学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开设的。以材料化学专业为例,他们的主干课程中《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科学基础》、《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课程和大学物理知识的联系都很密切。因此,在教学中针对专业特点,减少了经典物理中刚体力学和光学部分的内容,对经典物理热学和电磁学部分有所侧重,并加强了近代物理及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有了侧重点,可以使他们体会大学物理课程与自身专业的联系,激发兴趣,为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学物理C》一学期开设,共64学时,包括力、热、电(磁)和近代物理。其中经典物理部分在《大学物理B》的基础上,删去了有介质时的电场和磁场,大大降低了难度。
《大学物理C》是针对那些对物理知识要求较低的理工科专业,如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数字媒体等专业开设的。在教学中加强应用性和趣味性的内容,侧重物理规律内在的联系性、物理体系的严密性,侧重对物理现象的描述而弱化具体解题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三、大学物理分专业教学的效果
大学物理分专业教学提高了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首先,分专业教学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调整教学内容,以便上好每一堂课。由于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就要了解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使大学物理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不断学习,丰富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知识面。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联系专业、联系实际,使教学内容更充实。其次,实施分专业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专业教学在保证学生对物理知识的需求的同时,又考虑各专业的特点,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态度,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给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讲刚体的转动惯量时,教师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准备了视频,设计了实验,并设计了讨论环节,教学效果非常好。开始上课时,让一个陀螺在一根很细的钢丝上转动,却掉不下来(引起学生阵阵惊呼)。讲完基本概念时,转动生鸡蛋和熟鸡蛋,让学生分组讨论区分,并当场把鸡蛋敲碎,分析总结讨论结果。最后让同学们观看惯性制导(利用惯性原理控制和引导导弹或运载火箭飞向目标的技术)的录像,总结刚体转动惯量的物理意义。指出电磁仪表的指示系统,因线圈的转动惯量不同,可分别测量微小电流或电量。另外,在发动机叶片、飞轮以及人造卫星的外形设计上,精确地测定转动惯量都是必要的,等等。
再比如,给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讲磁场时,教师利用北大影视库中“生物的磁性”的四个影片(每个大约2分钟左右)生动地展现了生物的磁性,指出动物识别方向的能力是感官生物学上的大课题。第一个:生物具有磁性。1974年康奈尔大学研究员在鸽子头部安装磁铁实验,鸽子变得没有方向感。第二个:龙虾迁徙。动物的迁移与地磁场有关,与生物本身的磁性也有关。第三个:细菌(单细胞生物)体内具有微小的、纳米的颗粒,它具有磁性。第四个:人体神经细胞内也有磁性颗粒。通过影片的放映,使学生深入了解大学物理与专业课的联系,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综上,我们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实施了分专业教学,注重物理知识的应用性,突出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实现了大学物理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衔接,真正实现了大学物理公共基础课的作用。学生通过大学物理课的学习,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亦云 陈守满 单位:安康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