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会计制度论文 > 权责发生制中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运用

权责发生制中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运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18-08-23 04:26:24人气:1092

摘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趋于完善化,以往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制度,已经难以适应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再加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收付实现制所暴露出的弊端已经成为我国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的严重阻碍。将权责发生制应用于事业单位,不但可以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提高,也进一步提高了政府信息管理的科学性。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收付实现制的使用状况,对权责发生制内涵、应用可行性及有关运用做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是不具有社会生产职能和行使国家管理职能,不以盈利目的,以实现社会公益效益服务为宗旨的单位。同以前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治理模式也有向企业靠拢的倾向。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系统已经疲态明显,为了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增强使用效益,作出适当的调整和改革是必要的和必须的。我国会计系统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确认制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制度的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对核算会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收付实现制已经不能满足这种要求,迫切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作出调整,权责发生制的引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来的。

1事业单位中权责发生制的内涵

事业单位的会计实务也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变得复杂起来,收付实现制下的单一基础已经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应计制,该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确认标准是以资金业务是否发生为判断标准,即交易是否发生为衡量标准,款项是否实际支付不作为确认标准。如果资金业务不在本期发生,即便资金支付在本期发生也不作为本期业务来核算的会计方法。事业单位应用权责发生制有以下两种情形。

1.1完全的权责发生制

按照会计记录的信息内容来看,权责发生制信息对各项政府决策更具有直接性,能从多方面反映出履职情况。完全权责发生制抵消了应用完全收付实现制会计制度的全部不足。权责发生制下,事业单位会计类似于企业会计,能很好的实现绩效考核功能,准确反映公共资源的使用情况,准确反映出存量资源数量,真实反映财务运营情况和债务规模,有效的提高效率,增强效果。

1.2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是完全的权责发生制的变种,即总体上采用权责发生制,对多数资产及负债用权责发生制确认,而一般会计计量采用收付实现制。有限度的使用权责发生制,通过应收、应付等科目核算,使会计核算更清晰,能有效的反映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貌。

2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的依据及可行性

2.1理论依据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依然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基础,经营性事业单位的经营项目使用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以资金的实际收付为确认标准,只对实际收付的资金事项做确认,它能如实反映收支结果。随着财政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逐渐深化,它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凸显。在这种制度下,应收未收、应付未付的资金都不予确认,这造成了收支不对等,不能反映实际情况。仅仅反映了资金运动的过程,而不能反映资金运转的整体情况,不利于加强财务管理,不利于提高事业单位财会的整体效率。权责发生制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它能完整的描述资金运动的全貌。

2.2事业单位施行权责发生制的可行性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的基础性条件已经具备,应有意识的循序渐进地试点引入。第一,国际上有成功的应用经验可以借鉴,即便具体情况不太一样,但是参考意义还是很大的。第二,许多事业单位出现了企业化管理特征,收付实现制已经难以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发牢骚、空谈理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运用权责发生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国企业早于事业单位使用权责发生制且稳定成熟,与国际通行标准差异不大,可以为事业单位提供参照。第三,国家正在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对政府领域的预算、集中支付采购都做了细化,使得这些工作更规范、细致,为引入权责发生制铺平了道路。

3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制的应用现状及缺点

尽管很长时间以来事业单位一直应用收付实现制,但是弊端仍然绕不开、躲不过。

3.1收付实现制下的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真实性遭到质疑

虽然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可以反映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动情况,但受制于制度本身的局限,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始终无法回避,其一,由于数据的精度比较低,由于成本费用数字的准确度较低,使得收支严重错配,出现配比问题,难以真实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和资金的结余情况。其二,不能真实地反映债务情况,对事业单位的总体决策造成不利影响。

3.2使得事业单位的结余不准确

预算执行时,某些项目出现跨期如在建工程项目或某些特种器材的政府采购,或者种种原因导致的不能及时支付的情况发生,导致结余的准确性大大降低,发生虚增的情况。使得事业单位的结余不真实,收支状况缺乏客观性、严重的影响了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拖慢了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和管理工作。

3.3会计信息透明度较低,隐性债务易累积风险

收付实现制下,隐性负债的关注度低,导致财务透明度低,为了准确反映单位经济活动形成的债务,防范财务风险,事业单位会计应该对应付未付的款项按权责发生制来核算。这样才能使得在收付实现制下被忽视的隐性债务显性化,增加事业单位整体的财务透明度,增强预算的前瞻性,更好的安排支出。

4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的全面应用难点及措施

4.1全面应用权责发生制的难点

(1)对于较长时间以来行政单位实施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它具有简单易行、通俗易懂的特点,很长时间已被人们所习惯和认知,无论是会计人员还是普通人群都不需要时间去适应。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制度不仅仅是被人们所接受这么简单,在进行较为复杂的成本核算、货币资金收付、债务费用摊提等方面,都需要复杂的程序和更多强制性的规定,这些工作的具体实施都具有一定难度。(2)在财务结果的计量上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在新旧会计核算模式的转变上,处理交接还原规程过于麻烦,这种新旧模式的过渡衔接一旦处理不好,或者因为由原单位人员的疏忽就可能造成错误,导致财务混乱,这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高昂代价。就其本身来说,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发生的实际成本就很高,再加上风险性的不确定因素,可能会遭受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质疑。

4.2全面应用权责发生制的几点思路

(1)对顶层制度进行细化完善。在权责发生制应用后,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要积极稳妥的调研实施情况,收集实施中的各种问题并加以汇总逐一解决,不断完善法规内容,使得法规更接地气,而不是高高在上,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不断增强会计工作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实现总体上的统一,细节处理上的趋同一致。(2)对会计人员完备的系统培训。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比企业简单,会计人员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相关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也不尽如人意,权责发生制势必抬高工作要求,对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也比较迫切。如果不进行系统的相关培训,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指导,必然会增加权责发生制实施的困难程度,通过培训要增加方法上的指导,夯实基础,提升适应能力,提升主管能动性。为实施工作铺平道路。(3)要提高领导层的积极性。在事业单位全面应用权责发生制时,如果单单解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问题,显然只是这项工作的一部分。领导必须认识充分、全力支持、带头学习,提出整体的思路、制定规划路线、调动所有相关部门全面积极的投入这项工作当中,才能使这项工作真真正正的扎实推进,最后得以促进全面应用权责发生制顺利实施。

5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财会中的具体运用

5.1在收支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目前,大多数情况下事业单位的收支核算都采用收付实现制来完成,但是为了便于考核和监督管理,特殊业务也会使用权责发生制来处理,比如借款业务就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因其必须按照借款合同载明的期限和利息率进行利息计算,按月摊销支付,以保证整个核算的合理性与科学准确性。针对事业单位收入而言不仅要包括当前已有的项目,还应当包括应收而未收项目。而针对事业单位支出而言按照权责发其应付而未付支出项目,应当按发生的实际时间列支出,产生跨期的支出需按照一定比例在收益期内实施划分。

5.2预算的合理性验证方面的运用

预算是上一个会计期末事先制定的下一个会计期间的财务执行计划,财务报表是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总结和最终反映,是实实在在的结果,而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是已经发生的实际交易或事件为基础的,反映的是事实结果。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报表,能同预算互为补充,全面的刻画事业单位总体运行情况,从而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工作,用以验证预算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使得预算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一个清款的工具,为下一年度的预算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5.3在债权债务核算中的运用

事业单位的债权债务核算工作要剔除非经营性的核算项目,只进行经营业务的会计核算。应收未收的债权债务要及时确权确认,同时针对应付未付的债权债务要根据债权债务产生的实际时间进行确权确认,才能更为真实准确实现成本核算体现会计信息。另外,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方式,已不能准确体现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情况,所以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新增了“累计折旧”项目,在折旧的财务处理中实际上运用了权责发生制。采取分期计算折旧方式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成本进行确认、计总等,不再采用以往在购买时划为一次性支出,更真实的体现其固定资产情况。

6结语

总之,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运用权责发生制,深化事业单位财政制度改革的必然需要。这是一项长期任务,需立足实际,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完善科目、报表,配套软件和相应的法规制度,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提高权责发生制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水平,为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进而全面提升我国事业单位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丽华.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及其意义[J].财经界(学术版)2014(20).

[2]范群.刍议权责发生制在相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实际应用[J].中国市场,2014(52).

[3]胡俊华.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施权责发生制的意义[J].财会学习,2016(10).

华建新 佳木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