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合作课堂构建
摘要:伴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教学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开展合作课堂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方式使得学生更加投入其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合作学习是现在教育教学中普遍的新型教育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改善了课堂学习的氛围,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有利于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针对小学数学合作课堂的构建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课堂;构建探究
合作课堂促进了学生们学习成绩的有效提升,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合作课堂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路径之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促进学生们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数学学科探究性较强,而且小学数学的知识点比较琐碎,所以要求学生需要具备归纳总结技能。小学数学教师如果想要取得高效的教学成绩,需要在教育制度改革中下足工夫,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加适应新时代课堂的发展。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期,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该多加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汲取知识,从而体会到团体精神的重要性。对于实际教学工作来说,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地方,在不足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1]
一、小学数学构建合作课堂的重要性
数学学科属于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知识点需要学生探究得出规律。小学生正处于爱交朋友和贪玩的年纪,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抓住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开展合作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另外,学生们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监督,从而高度集中注意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们来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中的逻辑知识,在师生互助、生生互助中给学生们带来学习的空间,从而学会更加简便的学习方法。
二、小学数学构建合作课堂出现的问题
(一)没有抓住“合作意识”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师受到应试教育形势的影响,在教学中会出现口头强调合作课堂,但是课堂上为了追赶进度会形式化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在很多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后就匆匆进入下一个环节,对于其他学生提出的质疑会置之不理,这种“各抒己见”磨灭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
(二)没有抓住学生有效合作的契机教师为了顺应现代教育趋势和获得领导的认可,只有在公开课才会组织学生们小组合作。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为了营造合作氛围,在合作课堂上完成学生分组之后会置身事外,在学生们讨论探究的过程中会出现监督不严格的情况。除此之外,教师呈现了问题之后,很多学生刚刚进入状态,教师会强制性让学生停止探讨,错失了学生有效合作的契机。
三、小学数学合作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利用合作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由于小学生处于活泼好玩的时期,各个方面发育不成熟,对外界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世界充满了求知的欲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好好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利用小组合作模式来组织学生集体学习,当学生感受到浓烈的学习氛围之后,会专注自己,由此对数学合作课堂产生兴趣。例如:在学生们学习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中将学生们进行分组,先带领学生复习口算方法的过程。教师为学生们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懒羊羊要去旅游,可以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呢?(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图片),教师以学生们喜爱的动画片中的人物懒羊羊创设情境,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之后进行问题式教学:懒羊羊出发时给灰太狼看见了,于是灰太狼去追懒羊羊,灰太狼骑自行车追,1小时约行16千米;懒羊羊坐在特快列车上,1小时约行160千米,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么列式?如何计算?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讨论,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小组集体讨论,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由于学生之后要在小组讨论中发言,所以会积极阅读课本,并且因为小组合作环节而感到新鲜,从而对本节课产生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归纳能力。
(二)利用合作课堂引导学生参与将小学数学知识完成知识迁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有全面的了解,而且小学生比较争强好胜,很容易害怕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利用小组学习模式开展一些计算问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通过小组知识问答的互动,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具体的了解,让学生在竞答的环节中加快自己大脑的运转,积极地参与到计算的过程中,勇于回答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回答的正确率,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例如:在学生们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有了一定的掌握,教师为学生们开展小组竞答环节,让学生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教师为学生设置连连看的比赛活动,给出学生几组互相对应的数字让学生们比赛,用时短并且准确的小组获胜。教师在竞赛中设置关于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法则、小数乘法积的小数点的定位、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除法中的应用。这样一来,学生们能够在竞赛中进一步发展自身的数感。教师鼓励其他学生在课堂中计算比赛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发现问题的小组或是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同时也可以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从而构建一个公平公正、轻松自在的课堂氛围,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促使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学、算式后面规律的习惯。[3]
(三)利用合作课堂强化学生思维教师应该掌握学生合作交流的节奏,合理掌握教学方式,做教育教学的控制者和指导者,指引学生前进方向,也要引导学生在教学中紧密联系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通过合作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做进一步的研究,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充分掌握知识,从而使整体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共同学习中,能够互相激发自己的潜力,从而达到思维强化的目的,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生们学习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确定起跑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跑道的结构,出示校运会100米比赛和400米比赛的场面,组织学生小组们交流在起跑线上发现的情况,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起跑场景,比较不同点,从而引入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小组交流合作观察跑道图,说一说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学生们充分交流得出结论,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中能够让学生们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四)利用合作课堂促进学生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促进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会让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生思想碰撞,并且不断地汲取他人的学习经验。合作课堂改善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们能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主动进入探究状态,呈现出自己的长处,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各司其职,促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以提升。这样一来,教师达到了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使得学生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生们学习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们探索活动,让学生们合作进行“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的活动,发现并且验证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促进学生参与到探究中,学生更加理解知识点,能够依据特征准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教材和新课标的精神,教师结合了学生喜欢交流的环节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在合作课堂建构了知识、提高了语言能力,也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利用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促进自己和学生共同进步,不断地总结问题,开发学生们的多元化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不断地提高合作团结意识和思维逻辑能力。
参考文献:
[1]孙莉.有效合作,提高课堂效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J].天天爱科学,2016(18).
[2]张志刚.浅析农村小学数学分层合作学习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6(4).
[3]赵玲霞.让课堂灵动起来――小学数学“合作教学”之思[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2).
[4]钟艳媚.开展“对话式教学”的应然之道――例谈小学数学合作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8(3).
作者:李建培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黄场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