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巧用分析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自主学习
一、适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微课制作
在小学数学当中,通过科学地制作微课,能够有效地调动其积极性。同时,不仅要求通过微课的方式来完成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也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学习培养自己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其能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培养探索精神。微课的主要特点:
1.以视频的方式播放
呈现的方式更加生动形象,适合小学生的注意力特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时间短,内容精
微课时长通常都为5至8分钟。学生的课程较多,任务较重,时间如果太长,就没有时间去看想看的微课。微课的内容精简,是围绕某一个特定知识点进行的精确详细的讲解。
3.使用方便
学生借助电脑或智能手机可以随时观看,想学就看,随时通过看微课解决遇到的问题。
二、微课的制作要求与要点
1.确定微课的内容和题目
针对任教年级的教学内容中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选题。尽量是热门的考点或知识点。
2.PPT排版要美观,动作效果要具有针对性
字体设计要统一,字号要有层次性,字体颜色最多不宜超过三种。讲解中必要时可以通过拖动鼠标来明确讲解的具体位置,动静结合。
3.语言要讲究艺术性
语言使用要正确,发音要标准,用规范的普通话。讲解要通俗易懂,因为它的使用对象是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要尽可能避免专业术语。语调要抑扬顿挫,突出重点。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更好地体验与感受,使其更加专注于课堂学习,从而收获良好的效果。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巧用
1.查缺补漏
学生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对于同一知识点的学习,不同的学生学习所得并不一样。而教师平时的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对学生逐一进行针对性辅导,那么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常错、易错的知识点,事先录制相关的微课,帮助学生课后进行查缺补漏。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为例,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完乘法的分配律后,经常会把以下两种情况混淆:26×101=26×(100+1),26×99=26×(100-1),他们不知道(100+1)和(100-1)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时候是加,有时候却是减。笔者录制微课,从乘法意义的角度讲解清楚26×101是101个26,26×(100+1)括号里面的100+1=101,也是101个26。等号两边是相等的,把101拆分成100+1的形式是为了方便运用乘法分配律更快地口算出结果。学生通过微课进行复习,再模仿练习巩固,就攻破了易错点。这样,在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个体辅导时,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观看教师的微课视频,再现教师讲课的情境,加深对知识点的学习与理解,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2.及时补课
以往出现学生请假、缺课的情况,教师就只能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课,时间短而仓促,学生学习热情不足,更达不到预期效果。有了微课,请假缺课的学生想及时补课的难题便可迎刃而解。不管在哪里,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到班级共享位置下载教师的微课进行自学。类似图形的运动、观察物体位置和制作统计图等有趣而又易懂的知识都比较适合通过微课让学生自学补课。以图形的运动为例,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都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图形的运动过程。学生通过观看图形运动过程,搞清楚图形运动的方向,理解图形运动后只是位置变了,图形的形状及大小都没有变化。微课还可以展示一些生活中通过图形变化而得出的美丽的图案,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借助微课,学生可以及时自行补课,把落下的知识补回来。如果还有个别知识点的学习实在有困难,可以先做好记录,回校后再当面向老师请教。这样既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又不影响缺课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
3.自主自学
如果学生能把假期时间合理利用起来,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学习成绩也会相应提高。学生可以利用微课的移动性学习特点,利用网络随时随地自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假期中,学生不适宜自学难度太大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假期学习特点,录制一些新的学习基础知识的微课,提高学生在假期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廖文琪,徐鲁强.游戏化学习机制在小学数学微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22):10.
作者:卢柏琴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朝阳坡镇中心小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