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生活化浅谈
【关键词】课程改革生活教育校本课程
一、小学数学校本课程资源的选择与整合
把课内外资源整合起来,一是为了理解知识的形成和内涵,了解人类各种生活经验的宝贵,丰厚自己的文化积淀。二是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带来新知识的源源不断的喷发,有的甚至改变了历史经验的认知,这就需要把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更新引入教学,让学生用新的视角去认识社会和世界。三是学习课本的知识,不是为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运用。活动类课程资源主要来自生活,包括学生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
二、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生活化策略的实施
1.以“实用”为落脚点,搭建生活化课堂
这要求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活动,让学生爱上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这些资源融入到课堂活动中,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从而乐于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以社区教学为延伸,凸显生活化课程的开放性
陶行知的生活化教育理念指出:“生活教育既然以社会为学校,教室的范围自然不是在房子里,而是在天地间。”这也就是说课程要以自然与社会为活教材,整合本土文化中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走进社区,将知识技能用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形成开放性的生活化校本课程。
3学习活动的情境与方式
课程教学是学习活动有趣、有效、有序推进的过程。学科类课程学习和运用知识,活动类课程发现和创新知识都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的。两者在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上最大的不同在活动情境的创设上,前者主要是生活情境引进课堂,后者则主要是课堂外实地活动情境的开展。学科类和活动类课程的学习活动共同的教学方式是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活动类课程采用“在做中学,在做中教”的方法,不少教师认为符合这一类课程的特点,运用起来比较顺当。学科课程中,小学科学和数学的实验课以及中学的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实验课运用这种方法也是合适的。有疑惑的是,学科课程的其他学科的教学要不要首选这种方法?回答是肯定的。新课改主张“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理念,提倡教师要通过实践的环节了解学生的学力基础,要创设问题情境或生活情境让学生发现知识和运用尝试,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生成新的教学活动,要注重评讲和纠错等,其实这些都是在践行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和“行知行”的教学思想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鑫.小学数学生活化趣味阅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6,(03):101.
[2]王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教书育人,2016,(35):67.
[3]农大钦.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7,(05):115.
[4]权红.开发多元校本课程推动学校特色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2017,(10):71.
作者:陈春艳 单位:吉林省榆树市秀水镇大于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