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数学教学中符号意识的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符号意识的培养策略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5-31 17:03:00人气:654

摘要:数学是一种符号化的语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十分重要,这是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触摸数学符号的意义,在对比中感受数学符号的价值,在探究中升华数学符号的内涵,在表征中体验数学符号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符号意识;教学策略

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符号意识是指能够通过符号对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进行理解和表示,通过符号来做推理与运算等。实际上,在数学中符号意识还有其他三个意思:第一,“符号”,即符号本身具有的知识和价值;第二,“意识”,即学生的感觉;第三,“数学”,即属于数学范畴的内容。通过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能够让他们学会通过符号来进行数学思考和表达,所以,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将符号意识渗透进来,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在情境中触摸数学符号之意义

要想让学生有符号意识,应先让他们树立符号价值意识,即可以快速、准确地明白符号所具有的内涵,提升他们的符号运用意识。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合理的情境之中深入体会符号的意义,理解符号的内涵和形象,让他们知道怎样利用符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应在课堂上设计一些训练,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会符号的运用,进而培养他们的符号意识。以《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教学为例,下面是吴正宪老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的片段。在播放儿歌《数青蛙》后,吴老师让学生自己去数更多只青蛙。针对教师的问题,学生做如下回答。学生1:10只青蛙,嘴、眼睛和腿的数量分别是10张、20只、40条。学生2:基于该说法,10000只青蛙,嘴、眼睛和腿的数量分别是10000张、20000只、40000条。吴老师:不管青蛙的数量是10还是10000,我们可以用一种形式进行表达。学生3(若有所思):如果青蛙的数量为n只,则嘴、眼睛和腿的数量分别是n张、n只、n条。学生4:我认为,如果青蛙的数量为A,那么嘴、眼睛和腿的数量应分别是A张、B只、C条。吴老师:这个想法非常好,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表示出青蛙嘴的数量与青蛙个数相同,而脚和眼睛的数量是不一样的,让人看到后一下就能够明白。学生5:如果青蛙的数量是5,那么嘴、眼睛和腿分别是5×1张、5×2只、5×4条。其他学生听到回答后报以热烈的掌声,明确了其中的数量关系。吴老师用遗憾的口气问道:大家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表示方法呢?学生(众):如果青蛙的数量为n只,则嘴、眼睛和腿的数量分别是n张、2n只、4n条。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情境非常简单,教师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明确了交流的内容,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数学问题上,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逐步弄清楚这节课的数学思维过程,知道了通过字母来对数进行表示的方法。

二、在对比中感受数学符号之价值

在认识事物的特征时,比较是最有效的方式[1]。教材中的符号的最大优势和特点是抽象简练,这也是符号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基于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比他们熟悉的符号,让他们领略到符号所具有的价值和优势,提升他们灵活运用数学符号的能力。还以《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张三的年龄是5岁,他的妈妈比他大24岁,请问张三妈妈的年龄是多少?因为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学生很快便可以求出答案,张三的妈妈是29岁。教师继续对学生进行提问:大家知不知道明年张三年龄多大,他妈妈的年龄多大呢?后年呢?学生基于教师所提问题,通过5+1=6,6+24=30;6+1=7,7+24=31;7+1=8,8+24=32……这样的累加方式进行计算,没过多久,他们就感到非常混乱,同时出现了很多错误。这时,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启发:“我们可不可以通过符号来对张三和他妈妈的年龄关系进行表示呢?”通过教师给出的提示,学生通过“a+24”(a代表的是张三的年龄),便能清楚快速地得出张三妈妈的年龄,进而对数学符号所具有的价值和优势有了真切感受。

三、在探究中升华数学符号之内涵

学生由符号意识上升到符号思维,就是他们的符号感的升华[2]。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要合理地找到生长点对学生的符号意识进行培养,进而让学生经历形成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的符号思维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为学生构建平台,让他们根据符号合理地分析、解决问题。以《表内除法》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要让学生体验“除号”的形成过程,可以利用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进而将数量关系抽象化,让学生对符号所包含的数学内涵进行理解。教师设计问题:现在有圆纸片8张,要将其平均分为两堆,应如何来分呢?如果每个人都得到了其中的2张,请问可以最多分给几个人?这两个问题类型不同,但目的一致,所以可以用8÷2=4这一除法算式来表示。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时,要让学生进行反复操作,让他们通过操作理解内在的数量关系,亲身体验除号的形成过程。这样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更好地发展符号思维。符号的简洁特点,能够很好地体现符号的优越性,通过上述操作,让学生的符号感得到增强。

四、在表征中体验数学符号之魅力

数学知识的表征方式存在很多种,如符号表征、图像表征、文字表征等。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让学生进行合理的符号想象,将符号语言适当地渗透进来,同时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有效地创设符号想象,进而培养他们的符号意识,让他们领略数学符号的价值和魅力。以《加法交换律》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让学生进行一些算式的计算,使他们对各种算法间的内在关联有了充分感知。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利用符号进行表达,有的写出了“△+☆=☆+△”,还有的写出了“甲+乙=乙+甲”。学生所具有的符号想象和潜能是无穷的,学生通过思考,简洁、准确地进行表达,充分体现了符号所具有的优越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符号应用广泛,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感受数学符号的价值、掌握数学符号的内涵、体验数学符号的魅力,同时使他们在经历数学符号的使用过程中提升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朱立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符号意识发展水平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2]王禹.4-6年级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调查与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作者:陆洋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虹桥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