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导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小学数学相对于其他科目,有着更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所以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堂导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理解记忆效果。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与分析,希望能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课堂导入
引言
课堂导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学生能紧跟数学教师的课堂节奏,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一、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概念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重在导入两字,是使用合理、巧妙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更适合小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是使用更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活跃数学课堂教学气氛,使原本比较枯燥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生动,借此提高小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达到更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课堂导入,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效果[1]。
二、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导入思想
小学数学教师不是数学教学内容的朗读者,而是帮助学生们学会学习、了解新知识的引导者。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并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有足够深入的了解与尊重,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掌握数学教学重点,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才能以学生们为主体,研究、设计出合理的课堂导入方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积累大量的教学经验。
(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注意力
在数学课刚刚开始时,大部分学生由于课间休息原因,注意力相对分散。如果此时教师立即开始教学,而且还是教授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必然会使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数学教师应使用适当的方法将小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教学内容上。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对数学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记忆程度,而且更容易使数学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效率。
(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虽然相对简单、易懂,但是其中也包含了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小学生们的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学习难度的。而且这些数学学习内容之间还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如果对前面的数学知识没有理解掌握,可能会严重影响学生们对新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使学生们听不懂、记不住,甚至有可能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数学教师应巧妙利用课堂导入,提高小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分类与整理》一课时,课文内容主要是通过一些气球的形状让学生们了解图形的概念,并对形状进行分类。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们互动,让学生们将生活中与课文中气球形状相同的物体名称写下来,并与其他学生分享、讨论,这种课堂导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讨论的方式还可以有效加深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记忆。
(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说,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所以一些亲自动手参与的活动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合理的课堂导入,引导学生们自主研究、学习小学数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小小设计师》一课时,课文内容是让小学生们通过图形的剪切、粘贴与拼接,来进一步了解图形的概念。而由于数学课堂时间有限,大部分学生只能粗略地尝试一下。数学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简单的图案,将图案画在纸上发给学生们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图形进行了解、设计与重新拼接,将新的图案画下来,并在第二天的数学课上向同学进行展示,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们互相点评、交流作品。这种亲自动手的课后作业,不仅不会让学生们感觉到课后作业带来的负担,还可以提升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索心理,同时也培养了小学生们课后自主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增添了数学学习乐趣,加深了对数学教学知识点的理解。
(五)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加沟通理解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与学生们的互动方式基本上还是传统的问答方式,这种方法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数学教师的威严感,但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随着时间的积累,很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所以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导入增加一些师生互动的环节。例如,在学习《打电话》一课时,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暑假期间,合唱队的教师要紧急联系15个合唱队成员,每分钟只能通知1人,请帮助教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来快速地联系到这15个合唱队的同学”。这是一道锻炼小学生们逻辑思维能力的数学题。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组织课堂活动,首先将学生们分组,并给出5分钟到10分钟时间让各小组讨论打电话方案,然后各个小组分别与数学教师模拟打电话的方案,最后评出打电话用时最短的方案,并对讨论出这个方案的小组进行奖励。这种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们的距离,使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课时情绪更加饱满、热情,态度更加认真、负责,带动提升小学生们的数学课堂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注意力。同时也让数学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数学教师对学生们的不足之处进行有效指导,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效率。
(六)培养学生预习复习的学习习惯
课后对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复习,可以有效增加小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对第二天要学习的数学内容进行预习,则可以提高学生们对新知的理解程度。所以,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或课堂前几分钟与学生们进行问答互动,了解学生们对之前学习的数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的了解情况,并通过合理的引导,使学生们了解预习、复习对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数学教师培养学生们的预习复习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效果,更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们整体学习成绩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利用课堂导入,能让教师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善用课堂导入不仅能增加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从而营造出健康、热情、积极向上的数学学习氛围,使小学生们真正获得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苏淳良.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5(14):81.
作者:李永雄 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长校中心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