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儿童文学探析
摘要:儿童文学这一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本文从儿童文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儿童文学素养的内涵、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方式等方面展开初步讨论。
关键词:小学教育儿童文学素养本科生
一、儿童文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儿童文学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对儿童的精神生命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儿童文学中积极向上的内容和主题有助于培养儿童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帮助儿童建构道德体系;文学是爱的文学,它能够帮助儿童认识爱、理解爱、拥有爱;儿童文学是真的文学,它能教导儿童崇尚真实、追求真理;儿童文学是美的文学,它能充分满足儿童的审美需求,引导儿童创造美好;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它带给儿童积极乐观的人生基调和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因此,拥有了儿童文学的童年,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便有了健康而斑斓的色彩。儿童文学为小学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首先,儿童文学作品普遍进入小学语文教材,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读懂教材、上好课,还要引导儿童广泛阅读和理解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品。其次,儿童文学为小学教育的其他方面提供了宝贵资源,如校园文学建设、社团活动等都需要以儿童文学作品作为依托开展。小学教育本科生作为未来的小学教育师资,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实现,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实现。
二、儿童文学素养的内涵
培养小学教育本科生的儿童文学素养,首先要明确儿童文学的素养,这是确定培养策略的前提和基础。儿童文学素养是指在儿童文学的知识、理论、思想、表达等方面具备的基础素质。第一,具有正确的儿童文学理念。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儿童文学对儿童的重要意义,了解儿童文学与小学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的联系,树立他们对儿童文学的正确看法和态度。第二,具备系统的儿童文学基础知识。儿童文学是一门完整系统的学科,本科生能够掌握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对学生将来从事小学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教师是否具有系统的儿童文学基础知识,决定了教师能否从儿童的角度、儿童文学的角度考虑小学教育。第三,能够进行丰富的儿童文学阅读经验。儿童的阅读能力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教育阶段,儿童的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要恰当、有效地指导小学生的儿童文学阅读,小学教师要具有丰富的儿童文学阅读经验,同时具有儿童文学的赏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第四,具有较强的儿童文学表现能力和阅读指导能力。小学教育本科生要具有较强的儿童文学表现能力,如经典作品的诵读能力、讲述能力、表演能力等。只有教师具有这样的表现能力,才能把作品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给儿童,同时感染到他们。小学教育本科生要对小学生的儿童文学阅读进行指导,包括推荐合适、丰富的儿童文学读物、指导儿童文学的阅读活动、帮助小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制订并有效推进儿童文学的阅读计划、推动家庭的图书阅读活动。
三、小学教育本科生儿童文学素养培养的策略
1.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不同学校的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教师要依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大纲。按照OBE理念,从岗位能力需求出发,梳理“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到小学去调研,了解小学语文教育的诉求,理清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构成,据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儿童文学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也不需要面面俱到,因此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邀请小学语文教育的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商讨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小学语文教育的实际出发,重新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最符合小学语文教育也最实用、够用、能用的教学内容,保证学生学到知识、养成能力。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去小学调研,小学校长和老师经常反映的问题是小学教育本科生在小学实习或者就业的时候,不知道怎样上课,理论知识很丰富,实践能力很薄弱。针对这样的问题,在“儿童文学”教学设计中,理论教学的同时大大增加学生的实践课时及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实践理解、学习理论,在实践中增强教育教学能力。因此应该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有益于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养成的实践性系列活动。实践活动方案设计的原则是结合不同文学体裁的不同特点,目标是通过具体文学体裁的不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这些实践活动如下:结合儿歌、儿童诗、儿童散文教学的“诵读”活动,结合童话、儿童故事、儿童小说教学的“讲故事”活动,结合各种文学体裁创作与改编教学的“我的儿童文学作品创作”活动,结合绘本、儿童戏剧、儿童科学文艺教学的“表演”活动,结合作家作品教学的“儿童文学作品推介和赏析”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从不同方面,利用不同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读、讲、写、研、鉴赏等能力。3.必修课与选修课相渗透。儿童文学内容丰富,仅仅依靠“儿童文学”课程的32学时是不够的,因此在“儿童文学”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可以增设“儿童文学名著赏析”“儿童文学经典作品诵读”“儿童戏剧表演”“儿童文学创作”“绘本阅读指导与制作”等选修课程。另外,在常规的课程之外,还可以为学生举办各种儿童文学专题讲座或报告。这些选修课和讲座的设置可以弥补必需课的不足,突破局限,使课程设置更加系统化,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4.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儿童文学教学内容丰富复杂,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需要在第一课堂的基础上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教学延展。成立与“儿童文学”教学内容相关的社团,如儿童文学作品诵读、儿童故事讲述、儿童剧表演、儿童文学作品创作、绘本制作等社团,同时根据教学进度开展相应的社团活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连接,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将第一课堂的理论讲授与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如儿童戏剧的教学内容在第一课堂讲授之后,除了在课堂上完成改编和初步表演的活动外,在第二课堂也要进一步组织戏剧表演与竞赛的活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者结合,营造浓厚的儿童文学氛围,激发小学教育本科生学习儿童文学的兴趣和热情,并为之提供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儿童文学具有独立的艺术身份与独特的艺术价值,是儿童精神生命成长必备的精神食粮。儿童文学是小学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对小学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教育本科生作为未来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开展“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和研究,是提高小学教育本科生的儿童文学素养和能力的重要举措。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新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新方法,促进小学教育本科生儿童文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自强.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教育讲演录[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
[2]王泉根.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3]孙建国.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儿童文学教学新探索[J].教育探索,2010(5).
[4]王昆建,王娟.略论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定位[J].昆明学院学报,2010(2).
作者:吕志敏 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