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应用题解题小学数学论文

应用题解题小学数学论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3-15 05:03:00人气:388

一、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常见的解题障碍

迂回眩惑干扰。这是指在分数应用题中,很多题干给出的已知条件是采用倒叙,或者是顺叙的方式,甚至是更加迂回的方式来给出条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叙述数量关系,就会使学生在解题时造成思路上的困惑和不解,从而造成解题上的错误。如果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数量之间的关系太过于复杂,那么学生在理解起来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也就无法很好的理清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最终导致解题思路上的错误出现。

二、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思路探析

1.认真审题,找准标准量和对比量

审题认真是做好相关应用题的基础,如果小学生在审题的时候对一些基本的概念模糊不清,那么即便是有了解题思路,在计算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失误,因此,认真审题是关键。在审题的过程中,要找好标准量和对比量,了解清楚题意,进而掌握解题要领。比如说这样一道例题,“小明一共买了60颗软糖,其中有1/4是水果味软糖,其余的都是牛奶味道的软糖,请问牛奶软糖共有多少颗?”在这道题中,标准量是60颗的软糖总量,1/4的水果硬糖是对比量,掌握好这两个基本的概念,就可以很简单的得出解题思路和结论,最终的结果是“60×(1-1/4)=45(颗)”。

2.加强指导,重视线段图的训练

小学分数应用题中有很多都涉及到了数量之间的关系,而小学生很多都会对这些关系感到混乱,无法很好的理清各个关系之间的具体联系。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教导学生运用一些具体、形象、直观的线段图来予以辅导,帮助学生了解清楚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尽快的找出解题的关键点,为快速正确的解决相关问题做出基础性的帮助。比如说有一道例题是这样的,“已知有甲乙两数的和是64,甲的3/7与乙的3/9相当,请问甲乙两数分别是多少?”在解答这一问题时,教师就可以运用线段图的教学模式来解题。分别画出甲乙两段线段,把甲的平均分为7份,乙的平均分为9份,而且甲的3/7与乙的3/9相当,就可以得出甲:乙=7:9,从而可以得出,甲=64×7/16=28,乙=64×9/16=36。

3.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生正是想象力和思维活动高度发散的时期,因此,要重视学生思维发散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发散思维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让学生能够尽可能的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进行课堂互动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一直是课堂上的主体,随着教育部的改革,一些教师开始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但是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人数很多,无法体现所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学生人数的增多,许多教学活动都无法顺利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比较少,从而降低了学生的主体性。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单纯的讲解数学知识,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枯燥乏味,没有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不愿意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从而降低了课堂主体性。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互动,使课堂充满生趣。

三、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运用习题的解题思路进行分析,让学生做好分数运用题。小学分数应用题是非常普遍的,掌握好相关知识,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小学数学分数运用题的解题思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善于引导,指引着学生更好的破除解题障碍,掌握解题要领。

作者:贾腊芹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陈集中心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