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小学数学开放式教育
(一)开放教学内容,拓展学生学习范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量的不断增加,课本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要丰富,需拓展教学内容,突破课本的局限。首先,联系生活实际。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比如,“用人民币购买物品”、“利息利率计算问题”等都来自于社会生活实际,把这些内容引进课堂,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其次,创新教材内容。老师要紧跟时代步伐,灵活使用教材,进行适当的创新。比如,教2至5的乘法口诀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用手指来数数,摸索出5的乘法口诀规律,然后让学生以此类推得出2至4的乘法口诀,既结合了学生的实际,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最后,精心设计开放题。比如,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小红家离学校有500米,小明家离学校有300米,那么小红家离小明家有多少米?”等开放题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发散思维。
(二)采用开放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教学内容的开放决定教学形式也是开放的,现代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因此,要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根据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具体特点,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凭借多种教学手段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比如,在学习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时,老师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准备正方形的纸板,接着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谁的计算方法又快又准。
(三)创造开放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创新精神
首先,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把微笑、爱心、信任、激励带进课堂,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同学,避免用冷漠的态度对待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与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同学们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不同意见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树立自信心。再次,老师对学生要宽容。在课堂上,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肯定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或回答得不完整的时候,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并适当地提醒点拨,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感觉到轻松愉快,不必担心自己回答问题错误招来老师的批评和其他同学的嘲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具有主体性、创造性、合作性、动态性等特征,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开放的教学内容,拓展学生学习范围;采用开放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创造开放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这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作者:杨 兵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中路港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