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分层异步教学研究
1教学方法分层
针对第一类、第二类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主题,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迈向更加广阔的方向,课上可以进行独立探索,并进行长时间的合作交流。对于第三类学生要执行复习的方式进行引导,逐渐迈向新课程,关注基础理论的教授及训练。老师在课堂上要以第二类学生为主线,追求精讲、精练的教学方式,关注书本内的习题及例题的处理,将重点放在基本技能及基础知识等方面。对于第一类学生,可以少讲解、多练习,培养其独立的学习能力,关注训练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探知能力。对于第三类学生,要将起点放低,讲解一些浅显的知识点,并要多加练习,让学生可以将书本内的基础知识了解透彻,将基础知识及技能完全掌控,这样才能对学习有兴趣,并逐渐跟进。通过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同学的不同类型,透过不同的方式,第一类学生可以采用不断的启发、研究、探讨、自学的学习方法;第二类学生要采用启发、研究、探讨、讲解的学习方法;第三类学生要采用起点低、多反馈的学习方法。
2指导分层
对于学习处在中下游的学生,要为他们设计程序性、陈述性问题,让他们将回忆调动起来,以理解和感知的方式进行学习,着重于学习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对于学习处在中上游的学生的提问,要通过具有策略性的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设计方案进行学习,教师在讲解新的课程之前,要经常设计此类的问题。要先将问题抛出,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之后再通过组内的交流,针对不了解的地方,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指点,也可以让组内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将学生不同的理解展示出来,也体现出了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表现出了一定的疑虑,老师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强化指导,可以为学生做一些适当的简单问题进行铺垫,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学生在进行独立学习或者小组学习的过程里,老师可以利用单独一个学生或者一组学生的自学时间,到学生中间进行实际的了解,并给予协助。如果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遇到了难点,老师一定不要直接去教授学生解答此题的方法,而是要为学生做一些铺垫,协助学生完成。老师在课堂内对学生执行分层异步教学后,课外指导要运用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的方式进行,也就是执行“对口扶贫”的形式进行课程的辅导。第二类学生由第一类学生进行课程的辅导,第三类学生通过第二类学生进行课程的辅导。并且,老师对于第一类学生的优秀学生应进行课外竞赛辅导的强化指导,对第三类学生的部分学生执行查缺补漏的知识点指导。这样就可以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我们要让学生了解,能独自完成一道习题并不表示你就完全学会了这道习题,而是,可以真正将这道习题讲解给不会的人,并让这个人也学会,才是真正的学会了这道题。因为通过自身的讲解,可以更深层次地掌握习题的要点。要让学生了解到,他们是老师的助手,学生相互间的辅导是可以帮助老师降低压力的,班级的人数众多,只靠老师自身的能力是无法完全照顾到的,这也表现出师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同学间的互助友爱精神。
3结语
总之,老师和学生之间、同学和同学之间要一起探讨,相互帮助,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学生要从中体会出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宽容、理解和尊重,让自身的素质得到更好的提升。
作者:牛常艳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总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