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CBI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内容依托式外语教学”(CBI)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从译介之初就受到了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推崇,时至今日,相关研究热情丝毫不减。各类研究论文云屯雾集,车载斗量。该文通过对论文研究角度、方法、观点等方面的系统分析,就其中存在的导向性功能进行了集中梳理,并提出相应观点。同时评价了CBI理论研究在国内外语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以期助推国内相关理论研究,提高CBI教学整体水平。
关键词:内容依托式外语教学(CBI);教学导向性功能;研究现状;理论综述
1总览
乘着信息爆炸时代的东风,伴着全球化浪潮的汹涌澎湃,为数众多的国外成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译介推广正日益丰富并活跃着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活动。“内容依托式教学法(Content-basedInstruction,简称CBI)”,正是在此背景之下于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其核心要义在于语言和专业的结合。是一种将语言学习黏着在专业课题上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试图用学生感兴趣的专业知识来引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语言学习过程变得生动而又水到渠成。现阶段,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不再应该只是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知识结构全面且语言能力高超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这才是当前人所共知的教学转型思路。而这正是CBI教育理念箭头所指的方向。正是因为二者之间的这种高度契合和完美呼应使得CBI教学法受到了教育学者及从业者的持续高度关注。CBI一般认为源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蒙特利尔St.Lambert的浸润式项目班(immersionprogram),是将语言学习与专业教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常俊跃,刘晓蕖,2009)。最先由中国学者王士先(1994)在其《CBI―专业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向》一文中引入我国,并结合国内教学研究现状认为这一理念在国内课堂的实施推广前景广阔。虽然外语专业在近年来通过多方探索使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无论是外语教育从业者还是语言专家都无一例外地感受到当今英语专业学生在知识结构、个人素养方面都无法满足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需求。因此众多学者在斟酌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之余,纷纷将CBI教学法视作披荆斩棘,开拓创新的不二之选。这也是内容依托式教学法研究在近些年持续升温的根本原因。
2国内研究现状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现有CBI相关研究成果,尤其是通过对中国知网上优秀硕博士论文和核心期刊论文的梳理,系统评述当前CBI教学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厘清CBI的基本概念,明确CBI理论在外语教学中作为方法论的存在意义。本次研究的文献主要来自中国知网,本次检索为2010年至2019年的期刊文献和优秀硕博士论文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12月31日。目前,本研究检索与CBI相关的文献575篇,其中期刊论文494篇,优秀硕博士论文38篇。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对CBI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基于CBI模式的外语教学策略研究(赵秀艳,常俊跃,2013);结合CBI教学中不同的教学模式,如主题模式、附加模式、沉浸模式等针对学生的外语教学研究(陈丽,2015;刘洋,2015);基于CBI教学要求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等的研究(张弋,2016;何佩蓉,2014);CBI教学模式与教学改革创新方面的研究(赵春红,2015);CBI对学生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影响的研究(李晓旭,2019;曹利,2016)等。
这些研究论文从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领域对该教学法的内涵、实施操作、效能以及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了试验和探讨,总结了CBI在中高职、综合性本科大学、语言类本科学校、独立院校等高校的商务英语、物流英语、旅游英语、英语、日语、电子商务、医学、护理、计算机等各专业的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的积极经验和效用。就目前的研究看,CBI在外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已经普遍涉及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各方面能力,全方位涵盖语音,语法,语意的一种全能型教学模式。偏重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的积极影响,但也有少数研究者对CBI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或思路提出异议。此外,对CBI理念的宏观认识和理论研究相对较多,具体深入课堂课程教学实际的微观研究亦为数不少,对于教师进行CBI教学实践的指导性研究相对较少,而针对不同学生背景和不同学习需求开展的CBI英语教学的相关研究则略显不足。这些都反映出CBI理念应用于大学英语的研究方式和视角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但毋庸讳言,许多论文急功近利,强行说理,拼凑痕迹明显,这无疑为CBI理论的健康发展带来隐忧。
3应用分析
CBI理念的核心在于将语言教学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来进行,被认为是将外语同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法对语言文字精准使用的执念。在学习过程中突出强调了语境对于语言习得的重要性,只有在特定语境中掌握的语言才更为牢靠,更为高效。语言与语境同等重要,不可偏废。这就是说,传统语言教学是把重点突出体现在语法和语言技能运用,而CBI则偏重社会语言学和语言的实际运用。纵观国内CBI研究近十年的发展历程,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早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最初基于高职高专阶段的教学研究逐步过渡到对整个大学本科阶段的研究,研究范围呈现出多元化辐射式的发展态势。就其导向性功能而言,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策略在内容依托式教学实践过程中,许多学者发现内容依托式课程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优势明显。本次检索中涉及教学策略论文共计30余篇,有关CBI教学策略的实验结果完全呈正态分布,近乎所有学者都对此教学法持推崇态度。如,常俊跃(2011)、夏洋(2010)发现,与以语言技能为主的教学相比,内容依托教学在语言技能发展和学科知识授受等方面效果更佳,能更好地实现国家教学大纲规定的总体教学目标。常俊跃、刘晓蕖、邓耀臣(2009)发现,内容依托课程取代传统的泛读课和部分精读课程对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能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而且对学生阅读理解力的拓展也效果明显。这些研究表明,CBI理论强调语言和专业的融合,这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语言的工具作用,可以使交际活动具有前所未有的目的性。语言与专业的融合使得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拓宽了知识范围,也有助于学习者形成批判式思维,开阔视野。更能为学习者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来展示自我才华。在提升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能缩短进步周期,从而有效降低学习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干扰。学生也普遍对此持肯定和欢迎态度,认为CBI教学法能极大地提升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愉悦感。2)教学改革思考不断有学者指出传统英语教学法将学生置于天长日久,连篇累牍的封闭式语言环境中,使得英语学习程式化、单一化、机械化。这种教学模式严重打压束缚学习者的进取心和求知欲。但如果据此将传统英语教学法全盘否定,也是危言耸听,矫枉过正的做法。然而外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这一点确实是人心所向。CBI教学理念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社会各界所需要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市场对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正是CBI教学改革的根本推动力。人力资源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强盛的唯一依仗,而实现人力资源优化的必由之路就是不断摸索尝试更新更科学的教育方式。本次检索发现,近十年来我国CBI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正在趋于系统化。CBI理论与其他领域结合的应用研究几乎涵盖了宏观的多媒体技术,应试策略,分级教学等领域。特别是针对特定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
CBI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微观应用也愈加完整,包括教材、词汇、语音、语法、听说读写译等诸方面。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者普遍认为,要成功开展CBI教学理念,需要参与者具有一定程度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这就意味着外语教学模式必须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专业课程分类必须更加严格细化。这是因为高校各个专业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均有差异,兴趣爱好不同且对未来有着不同的就业期许。不能区别对待就不能完全发挥CBI理念的精准调节功能。让CBI教学流于表面。CBI教学理念的成功更离不开教师这一角色的密切配合。显而易见,CBI教学理念对大学外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势必提出更高的要求。用专业语言教师授课本该是理想的教学预设,但考虑到大学英语作为公共课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和密集的课程分布,这一点短期内显然难以实现。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却是每个高校外语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3)教师角色转换与个人追求时不我待,面对外语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和教学过程中的新问题,摆在广大外语教师面前的只有奋发图强,迎难而上,此外别无他途。CBI教学理念在外语教学改革中践行已久且深入人心。常丽娟,刘佳(2018)认为,CBI理念并非让大学英语教师抛弃原有的语言教学,一味“跨界”“染指”其他专业,而是要以切实提高自身语言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己任,多方涉猎,取长补短。能否顺势而动,突破自我,重新定义自身角色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夏洋,赵永青(2012)认为,“内容依托课程改革背景实际上为外语教师提供了一个更新知识,反思和提高自身教学方法,最终促进教师自身发展的契机”。CBI教学理念要求广大教师能够更快接受新事物、尝试新变革,时刻注重知识更新,强化自身创新意识,鼓励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激发教学双方潜能。
从根本上来说广大教师必须舍弃旧有的惯性思维、突破性选择教学思路并更新执教状态,唯其如此,外语教学改革才能有望取得决定性胜利,而教师个人也将有望步入各自的职业辉煌。逆潮流而动者必将自误误人。有鉴于此,广大外语教师面临的当务之急就是重新设计规划自身的职业前景,审时度势,实现自身事业的再度腾飞。教师自身变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乎外语教学改革大局。或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或顺势而为,大展拳脚,这将成为决定教师职业走向的重大抉择。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一切的今天,对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正在大幅增加,这正是英语教师行业的一大良机,广大英语教师不应再拘泥于个人兴趣,而应在日常英语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倾力拓宽视野,勇担重任,成为符合时展要求的新一代教育工作者。4)实证应用型研究本次文献检索中涉及CBI教学实证研究的论文共计70余篇,是所有CBI相关研究中为数最多的研究类型。这无疑是一个可喜的趋势,也是正确的导向。理论研究固然能够指导教育实践,但无论如何高妙绝伦的理论,没有了实践的检验,也只能沦为空谈。自20世纪90年代始,就有国内学者开始探讨如何将CBI教学模式应用于某一课程的教学实践,试验并分析CBI课程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探索CBI教学模式对学习者语言水平、思考模式、个人心理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都表明CBI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提升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愉悦感并缓解学习者的语言焦虑,提高学习者的思辨能力。近10年来大量涌现的有关实证研究的学术论文早已涵盖了外语教学的几乎全部课程门类,进而辐射到有关学习心理,情感动机,学习效果等有关学习辅助和语言学习规律的实证研究。此外,对教师,教材,教学环境以及评测体系的实证研究也呈上升趋势。这些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正在日益巩固着CBI教学法在国内外语教育实践中所取得的胜利果实,同时也表明CBI理论研究正日趋完善,研究设计正趋于系统化,而CBI教学法更加灿烂的未来也将指日可期。
4争议性话题
有关于CBI教学理念的争议性问题主要集中于CBI的学术内涵问题,教学模式运用问题,研究领域与内容是否适当以及研究试验是否存在科学伦理问题。此类问题的存在与讨论并不会对CBI理论的发展形成直接障碍或是破坏性打击。相反,一定程度的学术争鸣更有助于拨云见日,解惑释疑。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教育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类似的问题和争议必然此起彼伏,长期存在。科学理论的发展正是去伪存真大浪淘沙的过程。我们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和求新求变的学术态度才能推动CBI理论继续健康发展。任何墨守成规,胶柱鼓瑟的做法都将有违CBI理念本身,教学效果也往往会事倍功半。因为CBI理论从来都是一种开放的教学理念,是在吸取以往外语教学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成果,所以它经得住理论的冲击和实践的检验。至于某些作者提出的CBI教学实验存在科学伦理问题的观点更是无稽之谈,传统教学方式有其固有的优势,新兴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更有其独有的光华。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是我们教学工作者应该追求的科研理想。认为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目标会沦为小白鼠进而利益受损的想法实在是荒谬绝伦,不值一驳。
5结束语
历览CBI教学在中国数十年的发展历程,CBI理念从为国人所知到洋为中用,这是一个漫长而深入的过程,这几十年发展也见证了国内外语教学领域改革发展的轨迹。当今社会,“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已经成为教育从业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共识,CBI无疑是这一趋势下不可多得的理想教学手段。对这一理念的发展进程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无论是对科研还是教学创新都有一定的启示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士先.CBI――专业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向[J].外语界,1994:27-31.
[2]赵秀艳,常俊跃.CBI有效内容语言教学策略的实证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8(6):104-106.
[3]常俊跃,赵秀艳,李莉莉.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系统开展内容依托教学的可行性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2):24-30.
[4]夏洋,常俊跃.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依托式教学:问题与对策[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0(1):6-12.
[5]曹利.学生情感因素对CBI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J].海外英语,2015(23):89-90.
[6]李晓旭.CBI对外语焦虑及学习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9):78-85.
[7]张弋.CBI理念下高职英文报刊教师素质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145-147.
[8]何佩蓉.论CBI模式下高职英语口语教师专业素质的自我提高[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69-170.
[9]袁平华,俞理明.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40(1):59-64,81.
[10]王笃勤.国内Content-basedInstruction研究述评[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2):88-96.
[11]夏洋,赵永青.CBI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及心理的影响[J].继续教育研究,2012(6):92-95.
[12]常丽娟,刘佳.CBI教学理念下教师角色转变与专业发展[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8,26(5):77-80.
[13]谢彩虹,贺鸿莉.大学英语教学中CBI应用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16):124-125.
作者:陈玉麟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