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改革下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策略
摘要:我国在会计核算方面始终采用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制度体系,由于该体系能较好地体现出资金的流入与流出等各方面状况,故最能满足我国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需求。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化使得该制度体系的弊端也变得尤为显著,故也在客观上促进了该制度的创新与改革。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公立医院;预算管理
一、建议进一步细化报表项目
为了在满足医院财务管理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建设政府会计制度,需要在满足政府的宏观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宽泛的标准来设置部分报表项目。当然,相关报表项目的设置还需同时兼顾医院和行业基本特点来对具体报表项目的核心内容予以进一步细化,如此方能进一步满足我国医院的财务管理需求。
二、建议预算会计适度改变核算基础
在医院会计的日常工作中,涉及到医院职工的薪酬支付的内容。然而,针对职工的薪酬支付又主要包括在职职工、离退休职工、临时工以及研究人员等众多的职工类别,与此同时,加之在大中型的医院中,会计的核算还将涉及到成百上千个成本单元。此外,若是科教项目支出或是财政拨款补助,则需将之明确的具体的科研或财政项目之上,最后,针对各种代扣代缴的款项,其必然根据相关资金的来源来与成本单元进行明细核算。由于此前的政府会计制度,本身具有“双基础”的特征,所以在开展工资薪酬业务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平行记账”的方式,即分别在财务会计系统与预算会计系统中同时做下记录,方能满足政府会计制度的基本要求。然而,就我国绝大多数医院的薪酬业务开展往往采取的是当月计提应付职工工资,下月初再实际发放的方式。这便使得医院的财务会计核算会计之间存在着确认时间差,继而使得即便是在同一月份,则医院的财务结余金额与预算结余金额之间亦将UC能在一定的差异。但纵观医院整年的会计数据信息却并不存在任何的差异。此外,由于在下月初工资薪酬的实际发放过程中,预算会计往往需对明细核算信息予以再度的推倒并确认,这无疑是极大增添了国家会计制度的执行难度。因此,要想切实改变这样的会计核算现状,则必然要对传统会计预算制度予以适当的改变,改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来核算工资薪酬支出。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会计核算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基于如今的经济发展环境,使得传统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制度已然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医院预算管理工作的要求。因此,为确保权责发生制的理念能更为迅速的融入到医院的预算管理工作汇总,以确保政府的资源效益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并确保政府的资金管理运作风险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则无论是针对现行的财务总预算或是行政单位会计,政府均应提出预制相匹配的整体财务信息。当然,若现行的制度本身便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则强行引进权责发生制也必将衍生出更多的问题。对此,针对权责发生制的引进,我国还应全面考虑到“预算已安排,由于政策性因素当年未能实现的支出”,“预算已安排,由于用款进度的原因当年未能实现的支出”,“动支中央预备费安排,当年未能实现的支出”以及“为平衡预算需要,当年未能实现的支出这四种不同的权责发生事项来对其中权责予以确认”。当然,在预算管理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的过渡时期,政府也应就此前的收付实现制予以不断的修正,与促使其在权责发生制得到完整的修正后,能逐步扩展到完全的权责发生制。
三、完善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制度
就我国目前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状况来看,部门的预算以及国库的集中收付这两大方面工作的实施过程虽衍生出了不少的问题,但预算的目标却也基本达成。而就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来看,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当属预算编制过于粗简,对此,要想切实改善这样的改革状况,则必然要对基础信息管理给予高度重视,当然,在此过程中,医院亦需采取相应的手段来强化自身对基础会计信息的管理。诸如建立预算数据库来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以及制定预算编制定额标准体系来提高部门的预算质量。其次则是目前,分类分档定额标准虽已在中央和地方全面实施,但鉴于改革进展的不平衡,使得此项改革仍难以获得理想的改革成效。就目前来看,就连省级也并非所有预算部门都实施了相应的改革,更遑论基层的预算单位。不仅如此,相较于支付改革,则政府会计改革的收缴改革还更加落后,加之在制度以及信息系统方面也有待完善,这便进一步增添了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难度。制度建设、信息系统也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这需要通过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和财政收支缴拨程序,规范中央对地方专项拨款支付方式,推进财税库横向联网,实施国库现金管理,完善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系统和动态监控管理体系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规范。由于,由于医院的采购过程,政府并未对此表现出较强的预算约束力,加之所采取的采购预算制度也过于粗糙,未能对其中诸如预算的批复、预算的体征等重要事项提出更为细化的规定,则便使得医院的预算调整往往还呈现出较强的随意性。对此,要想切实改善这样的改革状况,则必然要对相应的监督机制予以进一步完善。当然,在改革过程中,政府需严格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强化内部监督,如针对采购部门,政府除了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以及原则外,尚需拥有完整的信息反馈体系来对采购执行情况予以具体分析。二是要加强法律上的监督。虽然,我国目前依然颁布了《政府采购法》,但由于此部法律的线条整体较为粗简,故为确保法律制度作用的充分发挥,则法律条文的明确和细化均应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三是邀请社会力量参与到监督工作中。就医院的采购行为而言,其也具备一定的社会公众性特征。因此,唯有提升其透明度,包括采购需求信息、评标的方法及标准等诸多方面,整个采购结构都公开透明化。其中,制度改革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需要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完善和规范。这样通过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有利于为政府会计改革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会计改革是否取得了成效与其他相关内容的改革存在紧密的关系,不断强化政府公共财物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监督制度、业绩评价制度等配套制度的建设。总之,公立医院预算管理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存在非常紧密的关系。通过深化公立医院预算管理,有利于完善政府会计管理制度的内容。通过将政府会计制度的内容作为基础,准确进行政府会计制度目标改革,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有利于提升公立医院预算管理水平,促进公立医院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亚荣,余国杰.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与政府会计改革的互动发展[C].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年会暨理论研讨会,2006.
作者:王昱 单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