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式体验模式在外语教学中的适应性
摘要:“合作式”体验教学是在体验理念启发下开发出的新型外语教学模式,以激发师生内在动机和情感为基点,在创设的语言情境中形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课内外体验活动。本文以“海本直通车”项目的学生为实践对象,对“合作式”体验模式下的教学任务设计、课内外体验和学习效果评价等展开研究,旨在寻求该模式下师生对教和学的过程和效果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合作式”体验教学外语教学
1“合作式”体验模式的界定
“体验理念”重视人的情感因素和个人体验在语言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1]。“合作式”体验教学模式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反思中体验,在体验中习得知识,“这种合作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师生对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自我反思、自我监控实现的”[2]。“合作式”体验理念的实施能促进师生双方对学习意义的认同和对学习责任感的培养。
2“合作式”体验教学在“海本直通车项目”中的实践
“海本直通车项目”是我院于2015年开始招收的新专业,在护理和康复专业中实施,有志于接本的学生在第二学年参加雅思考试达到英方学院要求可前往并延续本科阶段的学习。“合作式”体验教学模式强调语言学习的情境性、行动性、主动性和反思性。在“海本直通车”的外语课堂和课外开展体验式教学实践,有利于师生双方角色的转换,促进了教师的反思型教学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在“合作式”体验模式中,教师创设体验情境、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体验活动的指导者以及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和学习效果评价的参与者。体验式教学研究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基础之一,认为学习是对原有知识经验的建构,而不是纯粹地接收知识的过程。学生在相对轻松愉悦的体验式情境下开展学习活动,不但实现了传统课堂下的语言输入,更重要的是在创设的体验情境中将可理解的输入进行反思,经过抽象化处理后将获得的新知识再次运用到语言实践中去,有效地实现了语言的输出。
3“合作式”体验教学的设计
在“海本直通车”项目中实践体验教学模式,可将教学设计分为课内和课外体验。在课内体验实践中分为课前、课上和课后阶段,以实现对学习任务的设计、展示和反思;在课外体验中通过相关学习资料和视频的观看以及参与社团、大赛等“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体验活动,鼓励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和任务中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获得语言知识和生活经验,在与同伴的互助合作、教师的交流中完成学习过程的体验。
3.1课内体验
(1)任务设计。以“听说”课程中的“食物”单元为例设计教学,教师提前在云班平台布置作业,用英文提出三个问题供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如“你多久在外吃一次饭”、“在外通常吃哪种菜系,与你自己煮的有什么不同”、“你有没有在西餐厅吃过,你喜欢西餐吗”这些围绕食物主题又贴近生活的问题,同时一篇外文原版的美食文章以及《料理鼠王》《美食从天而降》等轻松的电影和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教材、网络、数字资源库、图书馆等完成准备阶段的任务,并在平台上与教师互动沟通。(2)情境创设和体验活动。课上,教师将预先设计好的情境呈现出来,配上与任务相关的图片和问题供各小组讨论,其间教师指导各组的活动,之后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进行组内自评和小组互评,在教师点评之后指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体验情境中,学习者从同伴身上学到了知识和经验,并通过思考建构新的知识,保持了个性化学习过程,实现了语言的有效输出,教师将表达的内容纠错、点评之后学生又将新知识运用于新的实践中,实现了体验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3)反思评价。学生登录平台进行学习成果自我评估,提出改进方案;教师对学生体验实践过程进行评价,并反思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和教学效果,开展交流反馈。
3.2课外体验
开展课外“第二课堂”实践也是“合作式”体验模式的有效实践。在社团活动中为学生设置每周的体验主题,如体验中国的端午节,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故事的讲述不但能锻炼学生用语言表达历史知识的能力,也通过外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此外,指导教师可鼓励学生查阅更多端午节相关资料,并将华人在海外过端午节的实况作了解,比如华人在英国龙舟赛的壮观场面、英国人在龙舟节对中国功夫等传统中国文化的表演热情等。
3.3教学效果评价
经过两年的“合作式”体验教学,师生角色得到了转变,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促进了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和自我表现效能感的增强,教师扮演着新的角色,成为了学习任务和环境的创设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习活动和评价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在受访的55名学生中,有三分之二表现出对语言学习的热情,同时考核评价体系也从原来的只重视学习结果转变成将学习结果和过程有机结合的方式,让学习者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主动体验者,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4结语
在“海本直通车”项目中实施“合作式”体验教学,有利于减轻学习者的焦虑,通过增进合作者之间、合作者与引导者之间的语言交流促进课内外的互动,为学习者提供更多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增强了学习动机和自信。但体验式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教学过程强调在情境中体验并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开展会使得教学进程相对缓慢、对教学过程的监控难度加大,在课时相对充足且人数较少的“海本生”中实践此教学模式,给予了学习者宽松和弹性的学习环境和手段,若运用在普通高职班的外语教学中可与其它教学模式进行优势互补,并加强课外体验环节。总之,“合作式”体验教学激发了师生的内在动机和情感,在师生良性互动中建构了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课内外体验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援.体验式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69,170.
[2]李霞.“合作式”体验教学―――以“良性大课堂”为目标的《大学体验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外语,2008(1):71.
作者:陈薇薇 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