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高职外语教学的融合
摘要:多媒体和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技术正快速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实现了移动化生活和泛在化学习,给高职英语教学观念、内容、方法、模式和学习方式、评价等方面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就如何在互相网大环境下,信息技术与高职外语教学有效融合之对策进行研究与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外语教学;融合;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高等外语教学的深化改革,信息技术已逐渐引入到了高职外语教学中,恰当、适时地运用信息技术,构造多模态的网络生态环境,打破传统课堂的枯燥乏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达到高职外语教学改革的目的。
一、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传统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四个普遍问题:(一)学生对英语学习不够重视,学习兴趣不浓、目标不明确、主观能动性差,持有应试教育态度;(二)教师信息化素养不高,偏向传统教学,教学内容以书本为主,教学方法和策略单一、枯燥,没有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三)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不科学,不能体现高职英语教学听、说、读写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忽视通过各种信息技术与网络媒体加强语言的有效输入和高效输出;(四)重理论,轻实践。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够综合运用语言技能,顺畅、规范地进行交流。在传统的教学中,侧重单一知识的传授,忽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技能,导致高职学生普遍自主学习能力差,语言运用技能不理想。
二、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有效融合
信息技术在各领域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给高职外语教学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成为外语教学模式变革的重要手段,它促进了教师本身与外界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自身专业与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外语的教学的融合,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现状,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教学的智能化水平。强调学习环境设计、协作学习、情境教学等对信息化教学重要性和关键性,强调以各种信息化手段来支撑“教与学”,如以多模态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以现代的手段实现教学,以多种教学策略强调教学过程,以各种以互联网形式提供教学资源等等。
三、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途径与对策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属于主导地位,固定为知识传递者和讲授者,而学生属于从属地位,是知识接受者。但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微课、慕课、各种学习APP、网络学习平台(蓝墨云班课)等的兴起,教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监督者、推动者及信息技术的支持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实践者。教师利用多种模态向学生形象地、科学地展现教学内容,如音频、视频、动漫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理解并记忆教学内容;教师利用测评软件和学习APP收集学生成绩相关的数据(用时、分数、错误率、争取率、相关性等),记录并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轨迹和学习特点后按照学生学习能力给分派学习任务,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化学习。如在单词测评中,教师利用Aboboo变速听力软件检查学生单词掌握情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听力水平的高低调节语速完成拼写任务,任务完成后上传成绩至学习平台,平台自动打分并及时以成绩报告单的形式反馈给学生,报告单内容包括“用时”、“正确率”、“分数”、“未默出单词”和“默写错误的单词”,学生根据此报告单课后加以复习和巩固;教师则会根据平台记录的数据,为下次课分发默写任务分好难易等级。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动力,不仅有利于教师注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2.学习观念、方式的转变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化学习等特点。课堂不再是传授知识唯一的场所,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快捷方便地获取各种适合并使他们感兴趣的学习资源,补充课本知识;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指导者、引导者,未解知识的答疑解惑者。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融合,丰富了自主学习的知识资源,拓宽了自主学习的路径,学生对资源的选择具有更大的选择性和自主性,打破传统“被动式”学习模式。如要纠正语音语调、总结归纳文化差异等的问题,学生可以在学习平台上观摩学习教师推送的相关视频或微课、慕课,或在百度搜索相关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用电脑、手机等便携式的智能设备等进行泛在、碎片化学习。总之,学生学习的时间、地点、进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自主性和移动性。3.多元化互动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中,师生、生生互动模式只限于课堂。信息化辅助教学后,从以往的单向知识传输变为双向互动传输,实现了多元化的互动模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师生、生生、人机即时、时时互动,学生成绩的实时反馈与资源的共享。这种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节省了教师书写的时间,提高了课前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检查的效率;另一方面,利用各种学习软件,提高了高职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课前,教师在学习平台课前预习任务单,推送各类学习视频;学生利用智能设备领取任务单,实现泛在学生,碎片化学习;课中,教师在学习平台上建立讨论组,鼓励学生用英语各抒己见,锻炼学生英语运用技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营造出浓烈的学习氛围。课后,教师在学习平台布置作业,巩固、拓展和延伸课堂知识的并在QQ群里及时答疑解惑,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因此在多媒体的网络平台上,构建多元化的互动模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更好的互动、合作、交流与学习,突出了英语学习的易操作,可移动性和可监控性的特点。4.多模态的教学手段、方法互联网与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打破了高职英语教学围绕这教材并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的教学的传统。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现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语言的输入突破了书本的局限,让学生接触地道的语言的知识,实现nativespeakers进行交流,学习突破了时差和地域分离。任务型、合作型、项目式和探究式教学手段,实现了“教”与“学”的转变,教师引导学生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以互联网和智能设备为依托的现代化、多样化和便捷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形式不断扩展、丰富和多样化,不仅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特点,还提高了高职英语教学效果和质量。5.教师信息素质的有待提高信息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教师不仅需要较好的专业素养,课堂组织能力,还需要具有很好的信息素养,如会各种软件操作、制作微课、搭建学习平台、数据统计和分析和线上线下与学生即时互动。课前,教师在学习平台推送各种适合学习资源,如微课,音频和视频等网络资源。课上,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情境导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熟练地掌握课堂活动组织策略,灵活地采用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如合作学习、游戏化学习、项目化学习组织课堂教学;快速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使信息学习顺利进行。课后,教师及时和学生沟通,记录数据,分析归纳学生学习轨迹和特点,体现个性化学习和精准推送。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网络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整个教育业的发展与改革,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有机融合,使高职外语教学中师生的角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与手段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提高,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朝着更加科学的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茜.基于自主学习的外语信息资源优化融合方案探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7,(04):63-64.
[2]王守仁.转变观念深化改革促进大学外语教学新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7,(02):59-64.
[3]姜丽杰.试论网络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设计的融合意义――评《网络环境与大学英语课程的融合化教学模式概论》[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47.
李花 沙洲职业工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