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类公共外语教学的改革
【摘要】服务型教学是一种将课堂学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促进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并使其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培养社会责任感。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描述服务型学习在高职公共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将服务型学习策略与高职外语教学环境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服务型英语教学模式,从而证明服务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外语;服务型教学;实证研究
近年来,为适应高速的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战略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发展的理念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传统的高职教学,尤其是高职外语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基础的培养,与急剧变化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为了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加具有社会实践感,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正常需求,服务型教学理念的引入成为了适时之举。
一、服务型教学的概念及内涵
1.服务型教学的概念。服务型教学理念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于美国的服务性学习的方法衍变和发展而来。服务型教学是一种将课堂学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将知识学习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尝试,其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效果,了解工作实际,锻炼其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态度和社会责任感。高职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服务社会,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而服务型教学模式就是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即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以及实际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和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有走向社会的机会,利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2.高职院校服务型教学的内涵。就目前来讲,服务型教学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从国外服务性学习实践和我国现有的相关研究来讲,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引入服务型教学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1年,教育部出台相关文件,提出高职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区域行业、企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并且继续推进“教、学、练、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这就为服务型教学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并且一直在不断完善发展。所谓的高职服务型教学,就是以服务为导向,以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为目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注重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需要不断调整高职教育的具体定位指向,更注重教育区域内产业结构与区域内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结构和区域人才培养结构的整合。
二、高职公共外语开展服务型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公共外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它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是,随着本科院校扩招,高职生源逐渐减少,高职录取分数线降低以及学生语言基础差等原因,学生在课堂上逐渐表现出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上课时不认真听讲、不愿意互动。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的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缺乏对学生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另一方面就是学习内容仍旧以单词、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为主,缺乏对行业、专业背景知识的介绍,与学生实习就业内容相脱节,因此学生学习兴趣低下。高职公共外语教学因为未能满足学生、学校以及社会的需求而受到越来越来多的批评和质疑。因此,如何提高和改善高职公共外语课堂教学效果,成为每位从事高职公共外语教学的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项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以所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的形式开展实证研究,期待通过相关的实验数据来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同时,对与旅游系专业骨干教师和部分校企合作单位代表开会进行座谈,旨在了解高职公共外语教学与现实需求间的关系。1.课程定位决定。2009年,教育部颁布《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指出高职公共外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由此可见,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用外语作为工具获取职业发展,这与服务型教学的内涵要求相吻合。因此,高职公共外语课堂教学应尽量引入职场元素,教学内容应涉及行业特点以及工作岗位的相关标准,从而培养学生在工作场景中外语实际应用能力。通过问卷调查,87.9%的学生将英语看作是为未来就业提供帮助的一项重要工具。这说明,从功能上讲,高职公共外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作为工具汲取专业信息和进行专业交流;它是一门为学校各系各专业服务、为专业学科建设提供语言教学服务的辅助性课程。高职公共外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外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公共外语课程缺乏与行业背景知识的结合和联系,满足不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能力的需求。因此,公共外语教学需要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应侧重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以及未来职业所需的涉外活动能力,缩短学生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以及在职业英语使用上的过渡期和适应期。概括起来,就是高职公共外语课程教学应该服务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服务于协调系部专业建设以及服务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行业需求决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对于人才的外语能力的要求与日俱增。尤其是旅游、酒店等服务行业,他们将外语水平作为录用和选拔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通过与专业教师和企业代表进行座谈时发现,所有参会人员一致认为外语能力对于学生实习以及未来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学生外语能力的强弱又对系部专业建设和顶岗实习企业单位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就目前情况来看,校企合作单位对我校旅游系顶岗实习生和毕业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总体不太满意,认为我校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普遍较弱,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既听不懂,也讲不出;此外行业、专业英语知识欠缺,不利于业务的深层次沟通和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校公共外语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此外,很多专业教师和企业代表表示目前的公共外语教学并没有与专业的阶段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内容相衔接。学生到了实习岗位之后,企业还需要抽出专门时间和人员对实习学生进行岗前的英语语言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成本和负担。由此可以看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侧重其实用性和适用性,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高职公共外语课程开展服务型教学的具体措施
1.课堂教学植入行业英语,服务于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根据服务型教学的内涵要求,笔者以旅游系2016级学生为实验目标,对其公共外语课程开展服务型教学试点改革。目前笔者所在学校的公共外语课程开设时间为一学年,总共120个课时。以往两个学期的教学内容都是以基础知识为主,教材侧重于阅读和写作方面知识。而对旅游系开展的教学改革中,实行“1+1”教学模式,即“一学期基础英语,一学期行业英语”,两者各占60个课时。根据调查,73.4%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地区,其入学高考成绩按满分120分标准统计,60分以下的学生所占比例为68.3%。因此,第一学期仍以基础英语教学为主,但根据旅游服务行业特点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主要从见面问候、自我介绍、介绍他人、表达兴趣爱好、描述具体事物等生活和日常工作中基本场景进行听说训练,通过纠正明显语音语调错误、系统复习讲解基本语法、巩固基础词汇等方式弥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第二学期引入旅游服务行业英语元素,使用行业英语教材,按照“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服务行业六大基本要素的要求,可为学生设置迎客接待、沿途介绍、行程安排、酒店入住、餐厅点餐、客房服务、景点讲解、商场购物、事故处理以及离店送客等于岗位任务对应的真实工作情景。根据这些工作场景,课前通过蓝墨云班课等网络教学平台上传情景听力对话素材、布置任务、给出相应评分标准,提出具体要求,以此让学生熟悉学习内容;课上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组展示工作场景对话,教师对小组表演进行现场点评,给出指导意见;课下让学生将工作场景对话录制视频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对其展示结果进行打分,以此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并按照70%的比例计入期末考试成绩。通过这种过程性评价让学生熟悉、了解旅游服务行业的工作流程和场景,有效提高了学生在对应工作岗位所需的英语能力和职业素质。2.外语教师融入专业课程,服务于促进系部专业发展。在开展服务型教学过程中当中,外语教师的行业知识素养尤为重要。作为外语任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外语专业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更需要具备对所教课的专业系部的了解和认识。外语任课教师可以长期稳定担任某一专业系部的外语课程,这样便于了解学生的语言基础、心理特点、未来就业方向以及对外语学习的需求度;同时,外语任课教师可以多参加专业系部的教学研讨会,熟悉系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标准以及系部理论课程设置、实训环节安排和对外语课程的要求等相关内容,以此加强对专业系部的服务性。此外,学校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外语教师下企业锻炼和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以加强双师素质的培养。通过实践锻炼,让外语教师充分了解行业发展的背景和前景,学习实际工作岗位需要的行业或职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岗位工作操作流程,做到外语教学与实际工作内容的有效衔接。当外语教师再次回到课堂时,就会更好地将职业英语知识和技能渗透进外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最终达到外语与行业、专业和职业的紧密结合,从而不断提高专业系部的英语授课质量。3.网络教学融入课外生活,服务于适应社会行业需求。高职外语教学要想取得效果,不能单纯依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提高,外语任课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指导。通过微信、QQ、蓝墨云班课等信息化网络平台,及时学习素材、随时督促检查、时时进行指导;同时结合相应岗位的语言知识与技能需求,将岗位任务的真实工作场景以视频、微课等形式呈现于网络教学平台。
四、结语
通过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外语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进行课外学习提供了方便,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能力;同时让语言通过各种工作服务场景呈现出来,实现了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职化岗位英语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从而达到服务适应行业需求的目的,有效地增强了高职外语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希斌,邹泓.美国服务学习实践及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1(8):35-39.
[2]邹素.服务型学习的内涵及其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作用[J].语文学刊,2016(11):121-122.
[3]陈丽芳.服务学习在大学EFL教育中的应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5):118-120.
[4]曾衍文.高职公公英语教学可持续发展之路探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28-31.
[5]曹生华.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服务型教学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29-130.
樊庆明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