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外语教学中中西方价值观的融合
【摘要】想要学好一门外语,不仅要学习它的文字,其实还需要正确地、客观地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知识,这一点,往往也是外语教学和学习外语时容易被忽略的。不同的地区,不同国家的形态意识、惯习文化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年代,大学生所接触的信息是极其多元的,在了解他国语言文化过程中,如果老师没有正确引导,可能会对学生的原本价值观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因此就有必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上所反映出的对他国文化认知的态度,从而进行正确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将中西价值观进行良性融合。
【关键词】大学外语教学;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化;途径
大学外语教学过程中,较之中学阶段会输入更多大量的外国文化知识,很多外语课文内容都是原著,而且近几年为了达到更佳的外语教学效果,也会采用或引用很多外文原版教材。这些原汁原味的教学内容中反映的就是外国的价值观。比如法文原版教材《Reflets》(外研社引进版本命名为走遍法国)中每篇课文都是一部迷你剧,是很地道的实景法国生活介绍。所以笔者作为教师,经常发现学生也会对剧中一些非台词、非课文部分所展示的细节产生各种兴趣与疑问,并伴随有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冲突的思索和困惑。这样,教师就需要比较谨慎地进行讲解,总结教学效果和经验。所以,大学阶段的外语教学除了语言知识的传授外,更有着融合中西文化价值观的任务与正确引导教育大学生行为与思考方式的重要使命。可尝试以下一些教学途径:
一、在教学中引入中西方价值观的直接对比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文化遗产。外语教学也可以结合当下教学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中引入一些中国传统优良文化和价值观要点做文化比较。让大学生直接地在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中进行思索与比较,取精去糟,从而对同一事物,学会进行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中国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开始关注中国。国外一些导演和电视台到中国拍摄了一些关于中国素材的影视作品,这些作品被大量运用到外语教学中是很常见的。比如2008年梦工厂制作的《功夫熊猫》系列这样浓郁中国风的动画电影,充满了功夫、禅、江湖、师徒传承与人情义气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令学生会倍感亲切熟悉的外语影视作品,非常适合外语教学。通过电影赏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听说兴趣与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意识到西方人站在西方视觉角度,如何看待并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人强调自我意识,强调个人价值,经常玩世不恭地嬉笑,直到最后一刻也许才严肃起来。而我们中国文化一直强调团结协作,重视集体,而不推崇个人英雄主义,对待事情要一贯认真严肃,不要总抱有侥幸心理。美国的文化作品大多商业性、娱乐性极强,容易区别优劣。而欧洲所代表的西方文化深厚,不易分辨。其电影赏析教学中,学生们会发现同样的事情完全会有另一种角度和处理方式,而教师解释起来会更有难度。学生们会看到外国孩子即使在小学、中学也不穿统一校服,发型各异,喜欢坐在地上,年轻人未婚生子,合法同居,吸大麻彻夜狂欢等等细节,这些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方式和社会教育理念都会形成巨大反差。所以老师必须慎重选取题材,让学生在思想与认识的碰撞中能够学会分辨好于不好,从而意识到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于他们的影响程度与好坏,达到较好的价值观融合效果。
二、丰富外语教学手段,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第一,制定主题外语任务:给学生组织一定的外语主题任务范围,通过任务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体验、交流和合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过程中,还可以穿插本国语言和文化的比较步骤。例如学习西方节日之新年的庆祝,西方人的新年日为哪天?为何如此规定,有什么庆祝方式,独特的风俗习惯等等。而对比之下中国的新年有什么不同,人们的庆祝方式有什么差异和独特性等等。这些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边学习边比较,教师尤其该多观察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点与认知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第二,就是最常见也是很有效果的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模拟特定情境下人物对话,但引入文化认知内容。比如由两个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一位热爱中国传统节日的外国人,他想要了解中国的春节。你作为中国人怎么向对方介绍中国春节的风俗呢?需要从哪些方面介绍呢?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一门外语的兴趣与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对中国的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第三,讨论法:对于课文、影视里所展示出的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学生的困惑质疑,老师不应该回避,而应该积极客观面对并讲解。大学生这一年龄阶段完全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认知和分辨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就教学内容里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讨论。可以举行小型的辩论赛,通过辩论赛,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同时通过辩论赛,也能宣传正确的价值观。
三、外语教师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正确的认知能力
首先,外语老师要用科学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西方价值观,并不是西方所有的价值观都是完美的,也不是完全错误的,要以开放但是理性的态度看待不同的行为、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正确认识到不同文化差异存在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对文化差异从而能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例如我们国家的老人都照顾孩子,讲究大家庭共同生活,注重集体服从性;而西方国家每个年龄层的家庭成员(尤其成年后)大多是不在一起生活的,所以较为个人主义,更注意个人的意志与自由,不会妥协,合作或服从。教师要从社会根源的角度正确引导学生对很多差异现象的认知。其次,大学外语教师在拔高,强化语言教学技能的同时,还要拓宽自己的视野。对所授语言及其国家的文学、历史、社会、风俗习惯以及语言学之外的教育理论科学方法、心理学或管理能力等知识上也要有所涉猎,而不应该故步自封,仅仅把语言教好就满足,那是不科学的。一个优秀的外语教师,也需要能在语言之上的更高层次来引导学生,也应该是个全面发展,有综合素质的外语教学人才。再次,在外语教学中,不可一味灌输,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发现细节问题,要善于引导、带领学生将外国价值观与中国的价值观进行对比,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起来,得出两者之间的差别,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结语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伴随有中西文化价值观差异是不可避免的问题。那么外语教师必须对此有所重视,积极灵活地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让大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接受西方正确的价值观,摒弃不利于身心发展和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不良思想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梁虹,林奇凯,张宇峰等.大学外语教学中中西方价值观有效融合途径探究[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1(2):46-49.
[2]毛婧.试谈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6):145-146.
[3]凌占一.中西方学校体育价值观的比较分析[J].才智,2014,(30):92-92.
作者:王佳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