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外语教学论文 >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学习探索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学习探索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7-26 13:38:00人气:871

摘要:文章先简要回顾中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元素学习概况,并提及将文化学习渗透到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提出一些有关如何结合文化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建议。最后,文章将结合作者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有关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文化元素学习。因此,为了使学生在多元文化交际中具备流利应用英语的能力,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嵌入文化学习元素是值得教师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文化学习;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

根据Byram的观点,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许多致力于研究外语或二语教育的学者就提出,应该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下发展教学理论和实践。[1](p.149)而根据柯林斯英语辞典的定义,“文化”指对历史传承下来的思想,信仰,观念,以及知识的总称。由此可见,文化构成了我们社会行为的基础。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针对目的语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学习。因此,若要掌握英语,我们必须了解英语国家不同于中国的文化特点。并且,在跨文化交际中注意这些特点,以期达到理想的交流效果。Byram在1991年曾提出了一个外语教育模式,其中包括四个基本元素,即语言学习、语言意识、文化意识和文化体验。[2](p.15)所以,当我们设计大学综合英语课程时,我们应以此为指导,将文化元素渗透到英语课程的学习中,以提高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英语应用能力。

1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我们不能把语言及其背后的文化割裂开来。生活在某种传统文化的环境中,我们行为处事或者言语交际都以某些约定俗成且为公众接受的文化为基础。而语言就是文化的载体和体现形式。因此,为了学习并掌握一种语言,熟悉了解此语言背后的文化是不可或缺的。2007年,美国现代语言学会了一个报告,称高等教育中的外语学习强调同时教授语言和文化的重要性,这也彰显了在21世纪文化继续作为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元素。[3]随着全球化的扩展,各国人民利用互联网交流接触越来越频繁,涵盖文化学习的外语教育在21世纪初就已获得主导地位。[4]这样,当学习者使用目的语和本族语者沟通交流时,他们就不会因为违反一些交流原则而犯一些愚蠢的错误去冒犯别人。例如,很多中国人喜欢在公众场合询问他人的工资薪水,殊不知此行为在西方文化中被视为是无礼的。因为薪水属于敏感而隐私的话题,不适合在公众场合中谈论。现在,由于了解西方文化的社交礼仪,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知晓公开谈论他人薪水的不恰当性。第二,具备相关文化的基本背景知识,学习者更容易熟悉并掌握目的语中的谚语或固定短语。比如说,许多英语谚语及表达法都来自《圣经》,例如“喉结”,“金钱是万恶之源”,“不打不成器”,“爱是恒久忍耐,爱是仁慈”,“最后时刻”等。如果学生熟知一些《圣经》的基本知识和典故,他们将更容易掌握这些词组和谚语,并在日常交流中灵活使用它们。第三,具备目的语的相关文化常识,学习者将更灵活自由地使用目的语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和他人交流。例如,守时被西方人视为基本的礼貌和原则。然而,一些中国人总是认为稍微迟到一点也无伤大雅。因此,与西方人打交道时,我们应该把守时铭记于心。另外,过去中国人请客时总喜欢亲自把菜肴夹到客人碗里,以示好客与尊重。然而,若有些菜肴恰巧是客人们不喜欢的,这种做法却让客人们陷入一个两难的处境:吃,自己实在不喜欢;不吃,却又显得对主人不敬。相反,在西方饮食文化中,主人一般是礼貌地问候客人“请自便”,或者特意推荐一两道主菜,而不是亲自布菜。这样,宾主皆欢,谁也不会尴尬。总之,由于文化与语言的不可分割性,教师们应该在考虑英语国家文化的大背景下教授英语。一些研究学者形象地指出,如果只学习语言而不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学习者将成为一个流利的傻瓜。[5]因此,作为英语教育者,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应将文化教学融合到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并使其有机地成为英语学习的一部分。

2文化教学策略

根据2006年外语教学国家标准的指导,文化是外语学习的五个标准之一,这五个标准分别为交流、文化、联系、比较和集体。[6]所以,教师们应该培养学生将文化学习融入语言学习的意识。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几个策略原则:2.1利用各种教学用具及媒介,使学生熟悉目的语的文化为了将一语为英语的国家的文化介绍给学生,老师们可以推荐一些经典英语电影或者电视剧。这些影片从某一方面反映英语国家的某一问题,涵盖一段特殊的历史,展示一些节日传统,或者体现他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情景喜剧《好运查理》,了解中产阶级家庭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爱;透过美剧《绝望主妇》,思考剧中人物对于友谊、恋爱、婚姻、家庭的态度;由电影《乱世佳人》了解美国南北内战的惨烈;从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和《风雨哈佛路》中体会主人公面对苦难的毅力和力求成功的雄心壮志。这些电影和电视剧都很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通过它们,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在真实语境中本族语者的行为及会话模式,从而发现并总结隐藏在不同情形下的文化元素。除了视频资料,英文原版书籍也是学生们熟悉英语文化的宝库。尤其是著名作家的代表作,都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例如,通过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学生们能体会到19世纪英国乡村的人们对于婚姻和爱情的看法。透过阿瑟•柯南•道尔的侦探传奇之作,学生们为天才侦探福尔摩斯的聪明才智所折服,同时也能感受到19世纪伦敦的老派生活方式。2.2在英语课程中同时配备本族语和非本族语的教学者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创造学生与本族语者交流的机会。例如,邀请本族语的专家、学者针对某一热点问题举行讲座。针对某一话题,学生能够跨越中英文化的界限,和英语本族语者交流自如。为了达到自由交流的目的,学生们理当沉浸在英语环境之中,并且考虑到对方的文化而做出相应答复。如果学生们能掌握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这对于他们的语言学习定当如虎添翼。2.3给高校英语教师提供更多的出国访学研修机会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政府和各大高校给许多高校教师提供了不少出国学习的机会。教师们在国外学习最新的专业学术知识,体验当地文化,开阔视野,丰富阅历。花几个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在国外学习、生活,这些高校教师们不仅在学术能力上有所提升,在教学技巧上也精进不少。尤其对于高校英语教师,若能去英语国家学习访问一段时间,回国之后,他们将自身的国外访学经历有机地融合到教学当中,定能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2.4鼓励学生去国外游学,亲自体验当地文化如果学生的经济能力可以供得起他们去国外短期游学,甚至是长期交换学习(比如为期一年的交换生),这将是一个让他们体验当地文化的一个绝好的机会。尽管这个方法比较耗时、费钱,但是学生能沉浸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对于语言的学习肯定非常有效。和书本、视频这种间接印象相比,在目的语文化中生活的直接的个人经历将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目的语的兴趣。并且,当他们遇到相关的文化问题时,他们的个人经历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对于本人教学的指导意义

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应该把文化学习有机的融合到教学中,从而改善和促进教学。从参加工作至今,我已在国内的一所“211工程”重点大学教授大学英语十一年之久。我的学生均为非英语专业的大一或者大二学生。在综合英语的课程中,我将尽力使用各种文化元素促进教学。引导学生关注中英文化对比的同时,我也提醒学生在和英语本族语者交流时,多多注意交流的基本原则。随着全球化的步伐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很有必要让学生具备在不同语境中的交流能力。而且,我的几位同事和我将组成不同的课程组,针对二年级的学生开设选修课。一个课程是围绕美国电影和电视剧以及潜在的文化展开的视听课;另一个是基于四本精选的英文小说,分析作品中反映的价值观和文化。这两门课都致力于将英语学习和文化背景结合起来,对学生也更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最后,我们也应该珍惜中国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俗话说,民族的才是国际的。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拥有灿烂辉煌的文化,而如今,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也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普通话,四处旅行,欣赏美丽的风景,感受中国古老而现代的东方文化。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汉语桥”也成为学习汉语的外国朋友们了解中华文化的重大赛事;越来越多的西方人能熟练地使用筷子品尝各色中国美食;中国的剪纸艺术,京剧以及时下流行的习俗与文化也深深吸引着许多外国朋友的关注。只有珍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在跨文化的背景下生存和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意识,并保持对本国文化的热情,中西结合,取长补短,在全球跨文化交际的大背景下学习英语,真正学以致用,学有所成。

作者:吴笛 单位:湖南师大大学英语教学部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