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述评
摘要:评价是外语教学主要内容,做出科学合理教学评价可以促进外语教学目标进一步贯彻落实。但又因为基于应试教育束缚,在外语评价时通常将测评、考试视为一件事,成绩反倒成为评价的主要内容,也就是终结评价成为评价的主要形式,而最重要的能力、价值观等却被忽略掉。为此,提出一套科学高效评价方式已经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接下来就将形成评价与外语教学结合在一起,力争为后续关于形成性评价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方面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外语教学;应用
教学评价为课程教学主要内容,这不但是教师取得反馈信息,加强教学改进,确保教学水平的基础,还是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改正学习习惯与提升学习效率有力举措,对教学活动顺利展开具有宏观调控作用,确保教学效果能够超出预期。而教学评价大致又分为形成性与终结性的评价这两方面:形成性的评价以学习作为最终目标,重视学习过程;终结性的评价典型内容是规范化考试。因为教学结果同教学过程脱不了干系,所以,应当把形成评价作为所有评价工作中的关键来看待。但现如今我国外语教学普遍以终结评价作为主要内容,虽然该评价方式存在不可忽视优点,但是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言却没有过多好处。而对形成评价做适当运用可有效弥补上述不足,辅助教师对及时高效反馈信息加以接收,有效改善学习手段,提升学习效率。
一、外语教学中应用形成式评价的重要性
终结式评价主要评价对象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大多具有证明与选拔的作用;而形成式评价主要评价对象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在于对学生学习潜力加以确认,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换句话说,形成式评价重视学生发展所需,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体验。同终结式评价比起来,形成式评价主体更加多元,包含有师生、家长、学校与社会各界等;评价形式也更为多元,可从教学内容、目标与要求等很多角度出发做出评价,而通过在外语教学中应用形成式评价又具有如下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和质量
将形成式评价模式带入到外语教学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和质量。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中,教师侧重于对学生的外语知识的讲授,对学生能力、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却有所忽视,以“灌溉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主,学生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久之容易也会促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形成式评价模式的引用,通过积极有效的改进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计划,能够有效的提升外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实现师生的双向发展与全面互动。同时,将形成式评价模式带入到外语教学中,还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外语学习水平和效率,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二)外语课堂评价变革必然趋势
我国很多教育学家都认为新外语课堂评价需要关注学生技能、知识掌握程度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方法及过程,还有相应的情感认知与价值观等,要不只能选取与鉴别,还要调动起评价激励作用,使学生学习自信感增强,变得更加积极主动。综合评价阶段,使学生也可以有效参与进来,同时对学生个性化表现要有所重视。要努力由终结式评价过渡到形成式评价[2]。从此不难发现,外语教学中应用形成式评价模式是外语课堂评价变革必然趋势。
(三)有利于加快素质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形成式评价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加快素质教育体制的改革进程。现阶段,在素质教育体制全面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外语教学体系以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作为主要目标,而该目标的全面贯彻落实除了是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能力提升和实践能力强化的同时,也是践行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略,素质教育以以人为本为主要精神,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3]。而想要实现上述目标,合理引入形成式评价模式无疑也是时展的必然,是相关教育人员的当务之急。同时,教育体制还是教育实践的理论框架,教育实践是教育体制的形式载体,在外语教学中恰当的应用形成式评价模式,可以进一步扩展教育体制改革的范畴,深化教育程度,推动教育改革的长远发展。
二、形成式评价在外语教学当中的应用途径
学习外语,站在内容层面,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外语基础技能,还需要掌握商贸等知识。站在学生能力培养层面,不仅要强化书面表述能力,还要有流畅口语表述能力,也就是学生在实践方面也不能弱化。按照该原则,我们借助形成式评价有关内容,将该模式引入到外语教学当中,以提升教学效率,同时有效摸索出一套更加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
(一)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当前我国外语教学中还在大面积采用期中期末考试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却并未让学生学有成效,反倒让有些学生厌恶日常学习,出现很多逃课旷课,然后通过想各种办法应付考试的情况。还有些教师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提出课堂提问或点名等形成式评价模式,但是因为其随机性不可控,而且缺少持续性,因而这种做法还是治标不治本的。所以,以期末考试作为基础采取多样化评价形式,将课堂出勤和表现等都作为考察各点综合掌握,这样才可以激发出形成式评价的整体价值[4]。
(二)提倡非测试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为了更好利用形成式评价,本文提倡不应采取测试评价办法,而可以考虑比如小组讨论、课堂记录、情境创设或作业等方法。提问方法是拥有丰富资历与阅历教师惯常使用方法,能促进学生全神贯注于其中;而小组讨论也是一种相对灵活评价举措,把学生按照小组划分,教师所提问题先经过小组讨论,学生借助外语语言阐明自身观点,接下来再对不同观点进行归纳汇总,教师做出最终式评价;课堂笔记需要学生阅读以往商务案例,用外语标出阅读心得和重难点;情境创设是先经教师将场景设计出来,安排学生饰演不同角色,学生置身于此情景中做虚拟交流,该教学模式是具有较深远实际意义的,对学生未来走入社会也很有好处。而以往很多案例也证实,通过采取该灵活生动教学模式,对学生是具有寓教于乐效果的。而案例模式的成绩评估,可以结合自我评价、生生互评、教师总评的办法,这样实效性会更高一些,学生认可与配合程度也会更高。
(三)让自我评价与问卷调查成为辅助评价方法
纵观美国与日本课堂教学评价整体,我们发现这两个国家对学生的自评都是非常重视的。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国家与社会所需之才,就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式评价模式中学生自评是提升学生自学能力非常有力的手段。如今网络时代下,各校通过建立网络教育平台,就给学生创造了更多便利,学生可以输入学号查找自身所需资料,学习后平台也会储存学生学习状态。待学期末的时候,学生与教师可以通过查找平台确立出评价依据,展开相应的自评与总评。具体评价过程时教育学家与众多学者也还注意到,因为外语中存在很难定性与量化人为元素,教师考虑采取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学生能力提高情况进行评价,这是一种相对理智的做法。经开展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活动,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产生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然后由此提出针对性解决办法,这对为学生营造健康学习氛围是很好的。所以,实际评价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个体差异以绝对尊重,让学生得以综合发展。应对所有评价对象都一视同仁,创造平等评价环境,要让学生处于身心愉悦状态下学习,使学生对自身有更清楚了解同时,了解评价标准与指标,进一步在学习外语过程中能够做好自我评价。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评价是外语教学核心内容,对提升外语教学与学习效率推动作用十分明显。但是现如今,我国外语评价形式还是以终结式评价为主,也就是认为测评和考试是一码事,该成绩只以成绩论长短,形成了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本末倒置的现象,让学生很难意识到自己学习时的缺陷及时加以修补,让学生因看不到学习成效而放弃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事无成的失败者。所以,对于外语教师,就应当积极变革当前教学思想与方式,构建起一套行而有效评价系统,处于教学过程阶段,要根据学生学习具体情况,及时找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找准病根、对症下药,从多角度激发学生热爱学习,也坚信自己可以收获成功,帮助学生制定科学教学规划与目标,使其可以不断增加外语知识与技能,打造符合我国国情外语教学形成式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忱.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学为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03):94-98.
[2]娄宏亮.商务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应用―――基于体验式教学模式[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02):127-129.
[3]韦丽秋,欧阳护华.形成性评价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河池学院学报,2012,(01):106-111.
[4]田娜.形成性评价在独立学院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1):47-48.
[5]张洁,刘Z陶.基于AHP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
[6]常乐,徐淑玉,李琳琳.大学英语听力形成性评价实验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7]陈倩.综合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对学习焦虑影响的实证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04).
作者:魏佳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