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移情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文化移情的概念
1873年德国美学家罗伯特.费肖尔提出的文化移情被认为是审美的象征,同时也是情感渗透的象征。文化移情表现于跨文化的四个层次中,其中第四个层次就是文化移情。文化移情指通过了解并体会当地文化,熟悉并理解该文化主导下的当地人对待各种问题的看法,从而最终达到理解当地文化的目的,消除文化冲击等负面情绪。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不仅仅是要求达到文化移情,而且要能够从不同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相应的文化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作用在于能够让交际双方有意识地转换思维,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目的语文化意识的束缚,脱离自我文化的约束。交际中将自己放在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通过跨文化交际真实地感受和感悟这种文化,使自己融入当地文化中,减少目的语文化产生的不利于交际的各种心理暗示和影响,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语言心理学家认为文化移情包括认知移情和交际移情。跨文化交际中,认知移情指的是交际双方能够觉察到对方的情绪;交际移情是指通过观察对方的非语言行为和语言表述,充分体会对方的情绪,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认知移情与交际移情相辅相成,认知移情是交际移情的基础,交际移情是认知移情的升华。而文化移情是两者的集中表现。交际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正确界定主、客体的确切身份。这是一种特殊的能力,需要站在对立的立场去感受和体验,就是说,一个有能力的交际者应该在不同的场合应对各种不同的人群。为了更好地了解别人,既要善解人心,又要适应角色。综上所说,如果把文化移情适当地应用到外语教学中,教师就会在不同的文化模式、语言模式及交际模式中建立桥梁和纽带,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实际运用,改变“哑巴英语”的现象。
二、外语教学中运用文化移情的原因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培养交际能力,包括语言知识能力和认知能力。交际中的文化认知是指目的语的具体交际规则及应用的知识。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交际,交际是文化”。(Hall,1976)人们在学习一种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学习文化。在语言学习中,文化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语言的使用受到其文化的制约。所以,外语教学不仅要训练语言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文化移情就是提升跨文化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不同文化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是造成阻碍交流的主要原因。西方人的寒暄、隐私、饮食、服饰、思维、宗教信仰、家庭观念等文化与中国的相应文化有很大不同,因此交际误解在跨文化交际中在所难免。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文化移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外语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与课堂互动的交际型教学模式之后,文化移情在外语教学中起着日渐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和认知观。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形成了彼此言语行为模式上的差异,同时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会造成彼此间交际规范、语法、句法方面的不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训练基本的语言技能,相关语言的文化背景也要着重介绍并讲解,切实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应用水平,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文化移情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传统的外语教学有重知识轻运用的倾向。有调查表明语言能力强的人,语言运用能力不一定强。语言学家托马斯(1983)曾指出,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对交际中的语法错误往往会认为是说话人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然而外语流利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出现交际失误,有可能被对方认为缺乏素质与修养。传统教学的结果是一旦进入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就很难说出地道的外语,即使说出来,也缺乏语言的得体性。学生们不会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采取不同的交际方式,缺少有关外语交际规则和模式的知识。因此,外语教学应注重实践,使用文化移情,把自己的情感与交际对方的情感融合并产生共鸣。另外,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必须与语言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教师在传授正确的语言知识时还必须培养正确使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要强调相同的语言形式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功能,让学生了解和理解言语行为的差异,不能生搬硬套,也就是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文化移情的熏陶与培养。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有较好的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设计一些真实的语言环境,结合新的知识点和学生所掌握的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要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借助多种形式的语言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达到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外语教师在介绍外国文化和相关背景知识时,要特别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努力培养学生对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了解,用多种渠道提高文化移情,如观赏适合学生水平的配有中英文字母的英文原版电影、学唱英文歌曲、观看一些实事新闻、篮球赛、脱口秀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节目,推荐学生阅读原版的英文报纸、杂志或文学作品等。
四、结束语
文化移情是外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实际应用。学生对世界了解得越多,越能克服交流障碍;说话者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得越好,听者才能更好地理解他所接收到的信息。只有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才能有助于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掌握一门外语最重要的是交际。因此,在外语教学中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运用文化移情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水平。
作者:姜海英 单位:武夷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