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外语教学论文 > 职业院校外语教学信息化探析

职业院校外语教学信息化探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1-05 13:54:00人气:621

当前,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学现代化的内在需求,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及举措。外语课程作为职业院校文化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要顺应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融合。为了解有关职业院校外语教学信息化状况,查阅了一份职业院校2014年外语教学信息化状况的问卷调查材料并参考了有关数据。该问卷采用了电话访谈与电子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信度很高,真实反映了目前四川省职业院校外语教学信息化的现状。

一、四川省职业院校外语教学信息化现状

就整体而言,四川省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相对较少,根据2014职业院校外语教学信息化问卷调查显示,职业院校外语教学信息化水平总体偏低。

(一)外语教师整体信息化素养较低,缺乏培训机会

67%的受访院校认为该因素严重制约了外语教学信息化发展。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的教育培训活动往往侧重于专业,忽略了基础学科的培训及在职进修。

(二)开展教学信息化的基础网络环境已经具备

受访院校校园网全面建成并实现网络接入,WIFI及4G网络已基本实现校园内无盲点覆盖,可无障碍联入国际互联网。

(三)外语教学与信息化融合程度较低

所有院校已经告别了单一的粉笔加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室普遍配备了投影设备,教学PC已联入互联网,全面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讲解词汇、语法和课文成为外语教学信息化最主要的体现。

(四)职业院校外语教学信息化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与制度配套

在教学管理及考核上,15所院校无一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外语教学进行制度匹配。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与信息化教学根本无法兼容,由此也严重影响了职业院校的外语教学信息化的推进与发展。47%的受访职业院校认为缺乏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工作量考核方案,教师积极性无法发挥。

(五)重硬件投资,轻软件建设

职业院校很少投入资金采购有关外语学习训练及考试软件。外语信息平台的应用极少。这相当于建设了高速公路,但是路上没有车在跑。应用的缺乏也导致信息技术对外语学科教学无法发挥应有的助力作用,毕竟技术要为人所用,才能发挥应有的生产力。

二、网络环境下的职业院校外语教学认知与审视

以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给外语教育带来了极大变化。联入INTERNET的信息终端,已经成为学生知识构建及教师进行信息管理的工具,教师及专家可以实现实时在线指导,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伙伴可以实现协同学习。学生、同伴、教师、家长、专家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网络学习社区的构建,实现了全新的交互。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裴纯礼教授认为:网络环境下,教育可以真正实现教与学在资源、交互和心理上的零距离,可以实现师生与教学资源之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零距离,真正打破国家、地区、学校的限制,教师和学生均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理位置从Internet获取资源。网络环境下,借助于教学管理平台,通过数据库的分析记录,教学评价实现了由终结性评估向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一)网络教育环境中,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

1.基于网络的交互实现了师生的平等网络交互的多元性使师生角色随时处于不断的交替与互换: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时的辅导与激励,而学生创新思维反过来会促进教师学术的进一步发展。作为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学生熟悉互联网,熟悉软件应用,易于接受新事物,习惯使用各类手机APP软件。在基于网络教学的交互过程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也会给教师极大的启迪。

2.外语教师要实现单一学科教学专家到网络学科教学专家的转变信息化背景下的外语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既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要有网络意识。要切实把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要实现网络信息技术为外语教学所用,注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充分发掘学生心灵深处的真、善、美。教师和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实现真正的互动,才能切实把网络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并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二)网络教育环境中外语教学方式的转变

1.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由统一教授向个性化教学转变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已经由集体教授学习转为小组协作学习、个人自主学习。在传统外语教学方式下,进行分层式小班制教学改革等,也可对学生开展个别辅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按照学生的学业水平开展教学,但是受限于教师的时间精力,离真正的个性化教学差距甚远。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在有组织的学习活动中,借助信息技术平台的难度分级,结合智能评测,可以根据学生在入门评测时所取得学习成绩,让学习者直接从适合自己的级别开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体的学习效果进行学习资源的推荐,教师通过管理端,也可以随时了解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以及学习效果,进行适度的个别指导,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2.信息化条件下的交互方式实现了当面沟通向虚拟情境沟通的转变集体面授变成了不限时间、地点的网络交流,借助于流媒体及网络建设的日益完善,音视频及文本的交流可以便捷地实现。在不远的未来,随着三维全息投影等新技术的普及应用,甚至可以实现“不是实景胜实景”的立体影像再现,让基于网络的语言教学互动更具真实感,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外语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3.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资源介质的转变传统外语教学的教学资源主要以纸质教材、教参、词典等纸媒及磁带为主,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则以无纸化及网络化为特点,教学资源介质的变化也带来了资源建设、整理、利用的极大差异。由于资源的多样化与无边际化,教师对资源要进行收集、开发与组织,并且设计、建立与完善语言学习环境与情景。包括自主学习的环境(基本学习内容,扩展学习内容,检索查询获取相关知识和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交流与协作学习的环境(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专家之间)和动态教学评估的环境(随时动态地进行有关教学的调查与评估,畅通师生信息与心灵交流的通道)。

三、外语教师提高信息技术素养的途径

“外语教育信息化要经历两大过程,即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在外语教学的应用过程是外语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的信息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我们身处一个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信息化发展也推进着教育技术的日新月异,教育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教学模式的改革。大数据、微课、慕课、翻转课堂,逐渐成为教学改革及教学研究中的高频词汇。外语教学如何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成为时代赋予我们外语教师的新命题。传统教学论认为学生、教师、教材是基本教学的三要素,而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是否就可以没有教师参与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建立网络学校与开展网络教育,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机遇。但是最基本的教育形式还是传统教育,网络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只能对传统教育起辅助作用,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传统教育。开展信息化教学是在认真比较各类教育的优缺点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优势。应该为我所用,而不能为其所误。“道路”(硬件)建设完成了,“车辆”(软件)也配备了,而要把“货物”(课程资源)运送给客户(学生),司机(教师)是决定性因素。司机的驾驶技术及资源配置能力是关键,反映到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外语课程的性质,教学的需要,结合学校所能提高的硬件设备及软件资源,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完成教学过程。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为有效实施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获取信息、整理信息、运用有关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实行教学测试,进行教学管理的能力。那么,外语教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呢?

(一)多渠道获取教学信息化培训与会议的信息,积极参与培训及交流

教师提高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还是为了课程教学服务,那么,在有关教育技术培训的课程设计时,重点应该是信息技术在外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强调课程与技术的整合,而非技术本身。不应该让繁琐的操作成为教师投入信息化教学的阻碍。

(二)进行网络自主学习

通过一些免费的在线课程,国内外知名的教育技术网站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工具。

(三)积极投身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尝试新的教育

技术手段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作为外语教师,应该提高对有关信息技术的敏感度,在实践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如微课、微弹幕、微信等,均有教师尝试在教学中应用。浙江理工大学的王艳娟老师就把“微弹幕”方式应用于课程教学,通过在PC端安装弹幕软件,设定课程名称,学生关注“微弹幕”公众号后,就可以在微信中输入相关的文字图片,这些文字图片会以字幕方式在投影屏幕上实时滑动,形成“微弹幕”。“微弹幕”让“低头族”纷纷抬起了头,它的魅力在于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老师走下讲台,与同学们共同交流学习。王艳娟老师还尝试了微信在教学中的使用,注册了“浙理小娟老师”的微信公众号,利用公众号后台分析微弹幕的运用实效,推送课程公告,教学安排、题库与考试事项,推荐一些阅读书目、前沿资讯。更好地实现了新形式教学互动。

(四)积极参与的有关信息化教学的大赛

比赛提供了极好的实践机会,通过备赛、参赛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及比赛过程中与同行及专家的交流,既可以加深职业院校外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认知,又可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电子课件大赛等早已有之,而近两年随着翻转课堂的兴起,微课也成为一个热词。从院校到学会,甚至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纷纷开展各类的微课大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举办了第一届外语微课大赛,教育部高校网络培训中心也举办了两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四、职业院校外语教师教学信息化实践

善于发现并利用免费的网络外语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形式,建设个人外语教学资源平台,引导并协助学生实现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及移动学习,提升教学效率。

(一)充分利用各类电子图书馆资源

可以引导学生办理一些大型市政图书馆、知名大学图书馆的阅览证。包括成都市图书馆在内的很多图书馆都对会员开放了可以远程登录的数字图书馆。一般都是持证免费办卡,通过专用的客户端,可以免费查阅海量的图书资源,实现对有关学习资源的按需搜索。比如成都图书馆,远程登录后,可以免费查看包括超星、方正APABI电子图书、龙源期刊、新东方多媒体学习资源库等所有成都图书馆采购的海量数字化学习资源,资源的形态是多样的,有音频、视频、文本、动画,也有PDF等格式的数字图书。

(二)引导学生注册各类在线开放课程

中国MOOC、网易云课堂、腾讯云课堂等,均可免费注册学习,教师可以协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外语课程并在学习过程中提供指导。

(三)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免费应用,助力教学双方

1.优选手机APP应用,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移动学习现阶段智能手机在中国已经实现全民普及,在校园范围内通过WIFI及4G网络实现了便捷上网的智能手机。运算能力强大,音视频播放流畅,屏显效果出色,完全具体多媒体终端的硬件条件。当下学生、老师经常都在通过智能手机发微信、刷朋友圈,网上淘宝等,那么,如何引导职业院校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学习英语呢。这个时候,安卓、苹果及微软的系统中,各类APP应用就可以大显身手了。应用适度的情况下,测试评价、教学互动、技能训练方面,皆能大有所为。技能训练的平台类APP,有也网易云课程、高教爱课程等在线课程的手机客户端。基础训练的背单词APP有乐词、拓词、百词斩、扇贝等,各具特色,可以让学生在下载试用后按需选用,适合自己的,能有效提高记忆效率的就是最好的。

2.优选手机应用及网上平台,创新课程设计及教学模式想做微课的老师利用“微播江湖”可以查找丰富的视频学习资源,小影,延时摄影等APP在微课制作中在手机视频拍摄及后期处理各有所用,EDpuzzle更是微课利器,老师们可以运用EDpuzzle制作视频,非常自由,可以在线剪辑,在线配音,并且可以随意使用并保存别人共享的视频,插入包括Youtobe、可汗学院、TED等很多视频网站的在线视频,甚至支持在线给视频插入试题,就像MOOC中的视频一样,可以统计答题情况等。当然,录屏和编辑时,喀秋莎Camtasia软件也不可或缺,功能强大,但是需要收费。至于音频软件方面,Avplayer在音频处理时候可以实现变速播放,是教师播放语音课件必备利器。音频处理,老师们用得最多的是Goldwave,体积小巧,功能强大,集声音编辑、播放、录制和格式转换于一体,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字音频编辑器。另外ADOBE出品的AUDITION,也可提供先进的音频混合、编辑、控制和效果处理功能,并且有PC和APP版本。想做翻转课堂的可以试试PC平台上的Edmodo微博社区。国外软件,国内即可登录注册,可选择中文。自己组织班级,添加成员分组后,教师和学生们可以分享视频、发送文字、附件、创建投票、设置讨论,甚至进行测试,将学校学习和社交网络结合起来。支持学生成绩跟踪、支持教师资源库、并且有学生奖励徽章系统。国内有部分院校的老师已经进行过这些EDOMO的外语教学实践。时间精力有限,技术无极限。不想成为技术控,又想进行创新型教学设计时,轻应用设计平台的傻瓜式设计完全可以满足需要。利用互动大师、云起及、一起秀等轻应用,可以进行交互式的精美的HTML5动态页面制作,微场景及微网站创建也不在话下。一切都本着博采众长为外语教学所用的原则。

五、网络环境下职业院校外语教学的未来

有梦想,有未来。在迈向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的理想王国的路上,让我们对网络环境下的外语教学未来进行展望。教师与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已经极大发展:教师能够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研究型、创造性自主学习,有效管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通过测评系统收集、分析、结实和管理数据,对教与学的活动进行有效、合理的评价。未来的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随着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模式变化,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极大提高,能够有效进行自我评估、自我约束,熟练掌握各类软件界面操作,利用网络有效进行信息搜索,利用社交网络进行合作学习,在组织学习情境及完全自主学习情境中都能高效进行英语学习。随着国力的增强及职业教育投入的增加,外语教育信息化的资金得到充分保障。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外语教育信息化,结合校本特色,整合全校范围的软硬件资源,把资金分步投入到适合的、急需的教学信息化人员培训、外语学习数字资源采购、外语学习平台建设等方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职业院校管理者也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对教育信息化进行了科学规划,在队伍建设、制度制定方面充分考虑外语教学信息化的需要。学生学习自主性极大增强,教师投入信息化教学的时间精力在绩效考核时能合理体现。在未来,教学各环节已经充分实现信息化。从教师的教学与管理到学生的学、练、考;从基础的背单词到专项的听说读写译,皆有相应的平台及数字化资源投入使用。各类平台均已实现学生教师数据的统一管理,界面设计科学合理,学生学习及教师管理,各自均提供了统一的登录界面。传统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得益彰,教学效率极大提高,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化、多元化。外语教师将投入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探究型学习、自主型学习模式,创造性进行教学资源的整理、再构。职业院校外语教学呈现全新局面,语言教学真正实现了为培养国际化职业技术人才服务。

作者:姚小菊 单位:内江铁路机械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