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外语教学论文 > 中介语研究及外语教学的启发

中介语研究及外语教学的启发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8-13 05:44:00人气:883

摘要:中介语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理论之一,其研究成果使教育工作者及研究者对于二语学习者语言系统有了更合理清晰的认识。了解中介语理论,以及中介语研究成果和启示,对提高第二语言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在外语教学中,若教师能充分地系统地掌握中介语知识,认清中介语,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关系,并将理论知识及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升会日益显著。该文旨在探讨中介语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外语教学提出实践性建议。

关键词:中介语;外语教学

1中介语定义

“中介语”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Selinker)于1969年最先提出的,并在1972年以Interlanguage为题发表了一篇论文,这一论文的发表标志着中介语理论的建立。他认为“中介语是二语学习者的一种独立的语言学习系统,它产生于学习者试图掌握第二语言所做出的努力。”(1972)对“中介语”这一概念的表述,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意见,例如有学者称之为中际语,或过渡语,又如科德(Corder)在《学习者错误之重要意义》一文中,把学习者尚未达到目标语语言能力的外语能力称为“过渡能力”(1967)。奈姆塞尔(WilliamNemser)称它为“接近系统”(1971)。诸多与中介语相似概念的提出和阐释,体现了国内外学者对于“中介语”现象的关注及该理论的可研究价值。根据Selinker的定义,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根据已有的母语体系知识框架,在不断接受目的语信息的过程中,逐渐向目的语靠近的独立的语言体系。这种语言体系虽然深受母语和目的语体系的双重影响,但却不同于母语和目的语,它只会随着二语信息的不断输入,无线接近但却永远会等同于目的语。中介语是从母语到目的语的中间过渡环节,是一个永远不会消失的必然过程。(转引自魏臻,2014)我国学者桂诗春认为中介语系统具有一套既不属于源语又不属于目的语的独立的语法体系。它所包含的语法规则只能存在于由第二语言学习的语境所产生的语言系统中外语学习者所使用的这种语言处于两种语言之间,可称为中际语(1988)。综上所述:中介语是指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大脑中形成的独立的动态的语言体系,这一语言体系是从母语语言系统向目的语系统无限接近的连续体。中介语在二语学习中是不可避免的。正因为这一语言体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二语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正确认识语言使用中的偏误现象,中介语并非都是错误的,并且中介语的发展和完善具有过程性,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者对目标语语言的驾驭能力会越来越接近目的语语言系统。

2中介语简介

中介语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该理论属于认知语言学的一部分。中介语理论作为二语习得实证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使第二语言教学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该理论也是目前我国外语教学中用来解释和分析学生外语学习过程中语言及语用偏误的理论基础。Selinker认为中介语的建立有5个因素在起作用:语言迁移、训练迁移、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和过渡概括目的语规则(1972)。这5个因素也是中介语形成的根源。语言迁移包括语际迁移和语内迁移。语内迁移例子:二语学习者会在学习了过去动词加“ed”的用法后,说出:“Hetelledmeafunnystoryyes⁃terday.”将一般情况用于整个语言系统中的动词上。这也体现了语言学习的过渡概括现象。语际迁移例子:我非常感谢你。受到汉语的影响,中国学生可能会将其译成“Iverythankyou”,而在英语中,副词的位置一般是放在动词之后。训练迁移指学生通过教学途径学习某一目的语语言规则,而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强调或采用错误的教学材料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语言迁移。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处理具体的学习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外语交际策略就是学习者与说目标语的母语者交际时所采取的方法,如回避和代替等。选择什么样的交际策略就反映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对目的语的规则的过度概括或泛化是学生的常用策略,主要体现在句法上。综合国内外近年来在中介语方面的研究成果,中介语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独立性:中介语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不能简单地视其为来自母语的干扰而形成的目的语体系;2)合法性:中介语是一个合法的语言系统。它也是一个由内部要素构成的系统;3)阶段性:中介语具有逐渐进化的特征,其发展体现出一定的阶段性;4)渗透性:中介语语言系统中的规则受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规则和形式的影响。迁移就是渗透性的有力体现;5)僵化性:中介语这一独立的语言系统在逐渐向目的语语言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经历阶段性的稳定状态,并停留在某些层面或某种程度上停滞不前,即所谓的“僵化”现象。此时,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热情亦都会受到影响。

Corder(1975)指出中介语错误分析研究有助于发展教学,并能够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二语习得中的理论知识。另外,Sanal(2008)指出语言对语言学习者错误的研究是发现,解释二语学习以及教学中国的问题的有效方法。中介语错误分析能为教学方法及教学材料的选用提供参考性反馈,二语教学工作者也可在教学课堂上使用错误分析技巧。一些实证研究通过个案研究及语料库研究为外语教学提供有力参考。中介语研究在中国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80年到1990年,国内学者主要对西方中介语研究进行简介及评价。这些探索对以后外语教学研究及二语习得提供了基础。第二阶段是从1990年到现在,许多学者从更广层面探索中介语理论,并将其与实践教学与学习等做结合性研究。中介语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是使教师认识到中介语对于学生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使教师改变了对学生的语言运用的态度。通常教师从外语教堂的最初阶段开始,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都会以目的语为标准来要求学生,而根据中介语理论,二语学习者对于目的语语言系统的建构是需要过程的,并且这一系统只能无限接近目的语语言系统,学生的语言运用是一种自成体系的语言系统,所以一味以目的语为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表现是不科学的。同时,中介语的偏误使用及语言的迁移影响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合理科学的解释。

3中介语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根据中介语理论,学习者对于外语知识的建构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通过不断的接收语言输入,所建构的有关第二语言知识体系逐渐丰富并发展,而这一系统是从母语语言系统到目的语语言系统发展的连续体,且有其自身的特点。中介语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对学习者的水平、阶段及其学习策略、学习困难、状态等的了解,如果教师能将这一理论及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可能会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结合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以下五点启示及建议:

1)教师要正确认识中介语并适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语言学习中的错误、僵化现象,语言迁移现象等。教师要使学习者正确对待二语学习中的困难,及语言应用上的偏误或错误,使其明白中介语是一个动态的语言系统,通过修正和完善,错误是可以逐渐避免或弱化的。

2)教师应学会利用学生的语言错误调整教学内容。学生的错误是教学的宝贵反馈,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阶段,学习策略及学习误区,甚至还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感等,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学过程并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与策略。

3)在教学反馈中,学会正确纠正学生的错误。首先要分清偏误和失误。其次,对错误类型及纠错反馈有一定的认识,最后学会根据具体的中介语表达和使用情况给予不同的纠错反应。

4)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语言运用错误的态度。教师应当从中介语自身的规律出来衡量学生的语言运用。在教学的最初阶段,教师所期望的语言表现就应该是学生语言的不断改进。

5)教师要注意课堂上的语言及材料的使用。中介语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并且在一定阶段可能会出现石化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的输入尽量接近目标语并且要遵循Krashen的“i+1”输入假说。这样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使学生避免语言的停滞不前,从而促使其中介语语言不断向前发展。

4结束语

中介语理论的提出及相应的研究成果,让人们认识到语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大脑中所建构的语言系统是一个从母语语言系统到目标语语言系统的连续体,从而了解了语言学习的本质。同时,第二语言学习也会受到迁移,渗透,语言僵化的影响或阻碍,教师要正确认识学习语言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和曲折,采取有利于学生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形成合理的教学期望,以期更好促进外语教学工作。但纵观研究成果与研究重点与现状,中介语,作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对其研究的广度看似到位,但多数只能当做一般性的知识学习,研究却无法在深度上得以拓展,以致中介语理论给人以空旷之感。有关中介语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性,但是推广性意义不强,对于学习者和具体从事教学的工作者如何利用研究成果做自我调整及改善的实践性意义不大,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从研究层面和实践价值上做更深层次的努力,例如探索如何提高中介语理论研究成果的实用性以及面对听说读写不同方面技能的僵化现象,教师应如何使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更好地帮助教学。

参考文献:

[1]CorderP.ErrorAnalysisandInterlanguage[M].OxfordUniver⁃sityPress,1984.

[2]SelinkerL.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ReviewofAppliesLinguistics.1972(10):209-231.

[3]SpolskyB.ContrastiveAnalysis,ErrorAnalysis,Interlan⁃guage,andotherusefulFads[J].TheModernLanguageJour⁃nal,1979,63(6):250-257.

[4]戴炜栋,蔡君梅.国内汉英中介语研究述评[J].外语研究,2006(1).

[5]杨连瑞.试论中介语理论与外语教学[J].外语与教学教学,1996(6).

[6]王慧莉,刘坤.从二语习得研究层面探究外语教学规律―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评介[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4).

[7]魏臻.中介语理论与英语教学[J].课程教学,2014(6):132.

[8]于瑞瑞.英语课堂中的纠错反馈与中介语发展[J].海外英语,2014(1).

作者:李智婷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英语系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