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称赞语外语教学论文
一、英汉称赞语的语用差异
语言专家Wolfson和Mancs对表达称赞语的方式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公式化是美国称赞语的主要特点,多通过组合副词和形容词完成。左焕祺教授对中文的称赞语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副词占到43%,形容词占到46%,动词仅占7%。这一结果表明,副词和形容词是中文称赞语中最经常使用的词语,而且汉语和英语的称赞语在句型上有很大的差别。主语+动词+副词的句型则是中文称赞语中的惯用句型,使用率超过41%,这种句型的不同是受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影响的,美国人对事物的评价注重个人感受是由于他们对自由个性的追求。而中国人对事物的评价则注重对方的感受,这是受中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影响的,所以,“YOUVADV”是中国称赞语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二、英汉称赞语回应模式的异同
“讽刺原则”、“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和“面子保全论”等是当前语用学中的几个重点理论。本文主要涉及到的是“合作”和“礼貌”两个原则。前者是1968年由Grice提出的,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质的准则―――生成的话语不能是虚假的、缺乏证据的信息;方式的准则―――生成的话语必须直接明了,意思准确,不能有歧义,不能让接受话语者听不明白;关联准则―――生成的话语必须存在科学合理的关联性,方便接受话语者的理解。缓和式、接受式和拒绝式是当前西方人应对别人赞美时的主要方式。对称赞目标的转移是缓和式应答的主要特点,其目的是使称赞者称赞的程度有所降低,达到既不赞同也不反对的效果。拒绝式的应对方式对交流双方关系的发展不利,在英语环境中,这种拒绝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这也是目前跨文化交流中应该重点注意的问题。
三、英汉称赞语的语用差异对教学及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交际能力由语法、话语、社会和策略等能力共同组成,交际能力的提升是当前进行语言教学的关键。帮助学生了解中英文应答语的不同之处,一方面对学生用英语对外交谈的能力有所提升,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讲话人表达的意思,从而掌握交谈的主动权。如此一来,对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误解问题可以起到很好的制约作用。对赞美语应答的教育对象定位在中高级外语学生,加强此类学生认识文化差异的能力是此类教学的主要目的。在课堂教学活动者,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问题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激活,或者将学生置身于自己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引导他们去回忆赞美别人的时机,去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赞美的不同之处。通过对赞美语的分析和研究发现,赞美语在使用环境、应答方式和赞美的表达方式等方面,中西方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对一个语言学者而言,明确母语与所学语言之间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作者:段亚莉 单位:武威市凉州区永昌职业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