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措施

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措施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8-18 17:36:00人气:400

1、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大学生应该是最有朝气、最有活力的一个青年群体,他们应该思想活跃、求知若渴、追求理想,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他们也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压力。同时由于大学生的知识层面较高,他们对社会对自己抱有较高的期望,当这种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过大时压力也就随之产生。因此,大学生承受的压力一般比其他社会成员要大,而压力来源也比较广泛。

1.1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观念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心理现象,也是一个心理倾向系统即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价值观能够为人们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并且是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内心尺度。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主体性、世俗化、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共同特点,但是不同心理健康程度的学生存在差异。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的生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学习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总体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的学生他们对生活态度积极向上,拥有明确的生活、学习目标,对未来充满信心,学习动机较强,清楚人生的意义和奋斗方向。同时对待挫折能够乐观向上,在逆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并积极应该各种困难和危机。相对而言,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对人生和生活的意义认识不够清晰,但是他们总体还是积极乐观的,他们偶尔为为了某些问题纠结,产生负面情绪,但是经过调整又能够重新积极乐观面对生活。但心理有问题的大学生对待生活和人生的态度比较消极。这类学生自信心不足,依赖性较强,对社会和他人持有怀疑的态度,但是他们仍然渴望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自己的价值观取向和心理健康。价值观与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关系,价值观的积极因素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而消极因素则能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价值观影响着个体应对压力的方式和对社会的适应性。如今网络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了解信息提供了丰富的渠道。大学生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国事、家事、天下事,极大地拓宽课知识面。但面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一些消极的信息也悄然走入了大学生的视野,是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中的消极因素往往会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2家庭压力。造成大学生心理问的家庭的压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父母对大学生抱有过高的期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仍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造成心理压力大的一个直接原因;二是家庭经济困难给大学生心理造成压力。在经济方面,同一学校的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条件和家庭背景千差万别。因此,大学生的生活水平存在着差距。现实的压力超过大学生能够承受的力度时,大学生就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1.3社会压力。大学生处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给大学生心理无形中增加了压力。随着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各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学习的理论不能很好地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对信息加工处理能力较弱,达不到企业用人标准,就业压力巨大,对前途命运感到渺茫。大学生即使能够就业,但是对职场规则不熟悉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矛盾,这些压力都给大学生心理带来严峻的考验。

1.4校园生活压力。大学生活不同于家庭生活,它是一种集体生活,同时也是一种独立的个人生活。每个大学生要学会独立处理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际的关系。但是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没有独立生活的经验。对于集体的大学校园生活不能很好的适应,从而容易产生各种负面情绪,例如抑郁、狂躁、焦虑等等。同时大学生来自不同的生活背景,个性、价值观、生活习惯都存在这差异,这些差异在日常生活中日益碰撞出矛盾。如果大学生不能很好的处理日常生活和交际过程中的各种冲突,那么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

2、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对策分析

大学生的价值观与心理健康存在必然的联系,正确的价值观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而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基础。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下是几点建议:首先,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的必修课程,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由于这门课理论知识较多且是必修课,大部分学生听着枯燥无味不感兴趣,从而不重视这门课程的引导作用。学校在开设政治理论课程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教育意义趣味的实践活动,老师在授课时尽量使课堂活跃,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学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学校在传授大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应该设立心理咨询师,配备心理教师,同时发动一些学生骨干参加关注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及时为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大学校园生活顺利进行的保障。同时,学校辅导员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辅导员不仅在生活上关心热爱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保障工作,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走出心理不健康的状态。随着网络的发达,辅导员除了以开会、谈话等形式正面接触了解学生动态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手段渗透到学生的生活空间与交流空间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需要,例如通过QQ、微博、人人网、微信等网络平台走进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情况,能够及时对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同时拉近辅导员与学生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最后,目前大学生的生活问题和一些政治性问题经常与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辅导员要将单一的思想教育方式转换为多元的方法。根据不同年级的需要,合理调整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方式。大学生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需要,很多心理问题都是特殊时期的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辅导员应该积极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从而使心理教育经常化、科学化。例如对于一年级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就是使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确立新的生活目标,而对于大二大三学生则要对其人际关系进行教育和加强心理辅导,使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抗挫折精神等。大四学生心理发育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即将面对就业压力。因此,应该重视帮助学生排除焦虑、烦恼、暴躁等情绪。

3、总结

大学生是社会建设未来的主力军,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重要环节。正确的价值观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而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基础。

作者:徐弘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