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视角下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时代,在通识教育视角下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是音乐教师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也是音乐教师提升音乐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通识教育;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形式,主要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多种知识,从而促使学生发展成全面人才。在当今时代,通识教育已经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并且发挥出了卓越的作用,促进了学生的发展。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因此需要和通识教育相融合。
一、通识教育视角下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特点
(一)自然化特点
音乐教育主要通过教育活动发挥作用。在原始社会,音乐教育活动就是自然活动,换句话说就是音乐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在那时,音乐教育主要通过口耳相传,不借助于任何外界工具,体现出了自然化的特点。音乐内容主要为宗教内容,能够帮助统治者约束人民行为。在当今时代,音乐教育活动仍应该保持自然化特点,这样才能让音乐的价值得以展现,才能让学生了解音乐中蕴含的文化习俗知识。音乐教师要遵循自然化特点,主动带领学生感悟音乐,为学生解析音乐的社会背景,让学生从音乐课程中学习到其他学科的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社会化特点
音乐是一种美的体现,音乐教育是人对美的一种追求,这就要求音乐教育中要注重审美体验。音乐教育思想的社会化特点主要体现在音乐的社会功能上,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能够提升人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能够让人变为“君子”。音乐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音乐的社会功能也越来越强。在当今时代,音乐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它是一种素质教育,是一种娱乐教育,更是一种思想教育,学生在这种教育形式下思想和行为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能够更加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音乐教师要遵循社会化特点,通过音乐教育来引导学生走向正规,让学生在音乐课程中收敛心性,培养性情,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能够自我发展、自我反思。
(三)体系化特点
在过去,音乐是权利的一种象征,礼乐制就是一种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体现了社会体系的分层。统治者利用音乐来凸显自己的权威,通过不同的音乐来区分社会阶层。在周朝,音乐教育意识开始出现,音乐教育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内容。在当今时代,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和音乐文化素养,从而让学生发展为高素质人才。音乐教师要遵循体系化特点,让学生知道师生互动才是传递知识的正确途径,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快教育信息的传递。同时,音乐教师要丰富音乐教育内容,将地方、民族、西方等多种音乐内容相拼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中学会多种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另外,音乐教师要注重教学体系建立,即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在主体地位学习,这样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二、通识教育视角下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
(一)以人为本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就是以人为本,促人发展。音乐是一种感性艺术,能够被人所感知,能够帮助人类表达感情,可以将人的喜怒哀乐表达的淋漓尽致。音乐是人交流的一种工具,高山流水就是最好的实例印证。在当今时代,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音乐教师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编制适用的教学内容。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要分析音乐教育的目的,从而提升教学内容的适用性,让学生在音乐课程中学习音乐艺术,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第二个方面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师要给予学生表演机会,要为学生搭建音乐表演舞台,让学生通过表演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对学生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自我转化
音乐教育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自我转化,将个人情感和外在行为相统一,有利于学生品质的提升。自我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音乐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促进学生自我转化,要加快学生成才进程。音乐教师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方面是音乐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教师要通过音乐教育来传授道德知识,让学生的品行有所改善,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让学生在音乐课程中有更多的收获。第二个方面是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
(三)情理合一
音乐教育思想基于人和音乐之间的关系,是对人情感的一种升华,是对人理性的一种培养。音乐教育思想能够传承至今就是因为它能够让音乐中的情感和人的理性相统一。音乐教育思想是一种经验总结,是前人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宝贵经验。音乐教师要重视音乐教育思想,将古代音乐教育思想融入现代音乐教育,提升音乐教育的实效性。教师要做好两方面工作:第一个方面是引导学生分析音乐情感。教师要让学生分析音乐,要为学生选择多种类型的音乐,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帮助学生掌握音乐韵律。第二个方面是引导学生理性看待教育过程。
三、结语
通识教育视角下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对教师和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教师要遵循社会化、体系化、自然化的原则来构建音乐课堂,从而让音乐教育体现出以人为本、自我转化、情理合一的内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杨沛帆 单位:沧州师范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