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爱满天下”、以及“教学做合一”等思想皆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而将这些思想理论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融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质量、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对此,本文将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作为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指导方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优化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课堂教学语文素养
一、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陶行知先生曾说道:“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是在于教学,教学生学。”所以,教师们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时,应当以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与认知能力为基础,展开“指导D自主”的语文教学工作,进而充分调动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此外,陶行知先生亦格外注重“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一理论,而在其《陶行知文集》中也多次提出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其还认为“只管教,却不问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十分错误的教学倾向。因此,这便要求教师应多赞美、多肯定学生的学习付出与成果,令学生获得语文学习上的良好体验,进而建立起对学好语文这一科目的信心与兴趣,如此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教师还须怀着一颗爱心与满腔热忱,去指导学生的学习、感化学生的内心,令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都可以直接感受到自己的一片爱生之心,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够在教师爱的言语中,逐渐提高自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
创建民主的学习氛围在1919年时,陶行知先生便在《教学合一》书中写道:“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听,这似乎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败了。说起名字来,居然都是学校;但说起实际来,又好像是教校。这全是因为重教太过了,所以在不知不觉间教和学便分开了。”这反映的正是我国传统的教学现状,即过度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主体性缺乏足够的重视,便导致在教学时教师掌握了大部分的主动权,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因此若想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需要做的便是将学习方法教授给学生们,之后再引导学生展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活动,令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吸收自己所需要的精华,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提出问题,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掌握事物发展的真理,并尽力开发自身的创造思维。
三、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品格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陶行知先生的“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教育思想理论。这指明,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品格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皆是大有裨益的。而自主学习的关键点是什么呢?是独立自主,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行为习惯。首先,便是在讲授每一篇文章之前,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的学习任务,做到“先学后教”,这是为了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并且质疑问题,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其次,教师必须要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以及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后,再逐步引导学生提出学习问题,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索出问题的答案。最后,若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一直秉持“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则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一般而言,在使用这一教学模式的开始阶段,学生对于在学完一篇文章就立刻学会分析问题的学习方式是会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但是切忌半途而废,此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及时与恰当的点拨,做到先扶后放,如此一来学生必定会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此外,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做到与课文进行“对话”,与文章的作者进行“对话”,学生才能逐渐感知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所在,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定不可脱离教材、架空文章,否则势必会流失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文情怀,同时,降低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综上所述,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对于促进语文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有陶行知先生语录:“我们要能够做,而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这说明,在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们应发散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以“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来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来创建出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品格。
参考文献:
[1]李兴龙.初中语文课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40―41.
[2]李鹤.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J].教育观察,2018,7(16):101―102.
作者:林玉伟 单位: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