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思想的转变
【摘要】传统教育观念和创业理念转变在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高校创业教育的引导和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思想,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塑,转变创业者就业观念,从思想进行引导。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思想
一、当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新发展下的创业教育思想的转变
传统教育思想倾向于知识的传授,突出教育工作的系统性和实践性,具有中国特色教育传统内涵,从而形成了大量思想教育成果,随着社会变化,市场经济占据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创业思想的涌入,多数人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开发新产业。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影响下多数学生投入到该行业中,这就要求当下学校教育要结合当前形势,对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创业思想的逐层深入,转变传统教育授课观念,结合专业特色,对学生进行多元化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在自我本身就要转变教育观念,将创业的思想植入课堂教育中,将网络创业平台与传统教育思想融合,结合网络教育新模式,实现传统教育思想传授的转型升级,这样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创新成果的。
二、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创业环境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对创业者的思想的改变有着客观影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人们不断寻求创业突破口,不断创造价值,不依赖国有经济和事业单位。而在欠发达经济地区,人们主要以进入国有单位和央企、事业单位为主,谋求比较安稳的工作环境,创业思想意识淡薄,过度依赖固定单位,进而造成创业人员较少,同时,高校对人才的输出也是主要在国有企业和央企、事业单位。2.创业教育思想的深入。创业本身是创业者思想意识实践的升华,要想创业必然离不开创业思想作为基础,所以创业思想的培塑对于创业者至关重要,特别在高校教育引导学生中,高校以培养学生为主要目的,迎合社会发展需要,需要高校教师根据当前创业大好前景,结合专业特色,对学生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日常授课中、网络平台开发中给予更多创业思想引导,让这种创业思想植入学生的思想中,明确创业目的和意义。3.与校外企业合作。学校创业教育目的是让学生在思想上的转变。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完全依赖学校创业教育的引导显然不够,这就需要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校企合作也正是将理论知识和创新想法付出实践的最好办法,高校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而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同企业的联系不够和企业对学生认可度不够高,使得创业教育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4.学校教育的创业思想和社会经济的契合不够。在以往教育过程中,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和提升大学生主体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知识动力和人才支持的取向上存在价值契合。而创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学校创业教育思想离不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能够给予创业者更多空间发挥主体能动性,然而在这个方面,学校的创业思想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显得不够深人,不够契合。
三、学校创业教育思想转变的重要性
1.创业教育思想走进课堂。高校创业教育根据不同学校的发展模式设定既定创业教育课程,满足学生对创业的需求,这种课堂教育模式过于单一化,学生接受创业教育思想来源和渠道比较固定,没有过多延伸。创业教育思想真正走进课堂主要把创业思想扩大化,普及化,高校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适当普及创业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创业不是专业授课,一定要在专业课堂上将专业知识和创业思想传授两方面的合理区分开,这样能够激发创业者自身探索实践的内驱力,会让创业者在创业过程趋于完善。2.专业特色引导,多元层次发展。教育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是知识传输的过程,作为大学生创业,本源不应该被弱化,专业特色知识不应该被忽视,过多强调创业会弱化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这就需要教育者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在注重专业特色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中多元发展,专业学习能够提高学生更多的专注能力、丰富知识和对待事物的独到见解,而通过结合专业课程学习,发散学生思维,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动力。3.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有机结合。高校创业教育需要良好社会大环境来支持,不能单靠校内的循环来完成,高校创业教育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但也不可能完全依靠资金来解决创业教育问题,需要将创新融入的创业过程中,需要不断将创新作为驱动力,驾驭创业教育这辆前行的列车,这样在创业道路上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4.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课程建设强化和研究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基础,创业课程教学可以积累和深化学生的创业素质,其意义就在于能够激发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广大教师形成合力,不能依靠创业教育这门单独的课程达到预期效果,完善课程体系需要在各个部门、各个学生组织中形成一种思想、一种延续,长期坚持创业思想教育传递,形成独特的体系和文化,为后期创业者提供思想平台。5.职业生涯规划对创业教育的现实价值。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个人通过努力充分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增强实现既定目标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以应对未来社会竞争能力。职业生涯规划从根本上为即将成为创业者的群体提高理论基础,明确方向。在学校创业教育过程中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将创业思想从理论构思到实践展示,在自我实现的基础上为其他人提供指导,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个人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参考文献:
[1]刘影,赵志军.论构建与实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
[2]侯锡林.企业家精神: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
作者:李国佳 赵亚莹 单位:东北电力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