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道德修养现状及加强途径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5-08 12:21:00人气:654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道德修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加强道德修养是提高个人竞争力一个的重要办法和途径。然而,中职生的道德修养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中职教育急需加强中职生的道德修养。具体要做到:中职教育工作者应更新观念,适应时代需求;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中职生应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营造端正和谐的班集体氛围;大力加强中职生管理工作;完善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键词]中职生;道德现状;道德修养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加快,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中职生就业形势的逐渐稳定和好转,国家对中职生的教育也随之重视起来。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主客观因素,广大中职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却不容乐观,加强中职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势在必行。一、当今中职生的道德现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但现实中,“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必须是思想道德素质好、有团结合作精神、有职业道德操守的现代化的人。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在大部分中职生身上存在一些令人担忧和后怕的问题。中职生思想道德心理发育不良,这和我们追求的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不利于目标的完成和实现,因此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待加强和完善。
(一)行为习惯和自控能力存在问题
旷课、逃学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谈恋爱、破坏公物已经习以为常;辱骂教师、和他人打架斗殴的事情时常发生;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责任感缺失;上网、说谎、吸烟、喝酒甚至偷窃逐渐盛行。
(二)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差
中职生大部分在初级中学阶段,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语数外等文化课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对路,因此导致他们不爱学习,也不会学习。进入中职院校后,语数外等文化基础课普遍较差,他们对全新的专业课学起来更加感到吃力。
(三)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差
许多中职生认为自己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低,和高职生、本科生比起来自己差得太多,对自己缺乏信心,稍微遇到点挫折和困难,心理承受不起,进而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自甘堕落。
(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滋长
曾经说过,“人民是要有一点信仰的,如果我们不去占领人民思想的高地,有人就会占领它”。时下的中国,金钱主义、享乐主义至上。“有钱就是爷,没钱就是孙”“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样的社会风气具有巨大的传染性,中职生也逃脱不了。有外国人对各个国家的人民对成功的理解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中国人把成功和金钱几乎完全画等号,金钱就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拜金主义是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在2012年,笔者任教的工商管理班级中有一个男学生,家境不错,平常身穿各种名牌,但是这个学生整天逃课,教师教育他时,他甚至和教师板着脸说:“不要和我谈学习,谈学习伤感情,你可以和我谈金钱、谈吃喝玩乐。”这是当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一个典型的案例。 二、加强中职生道德修养的途径
(一)中职教育工作者应更新观念,适应时代需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13日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中,精确概括了学生素质的基本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并明确指出,将德育放在第一位。这给我们教学改革指出了一个十分明确的方向: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此启发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要更新观念,适应时代需求,中职生的教学重在对学生进行激励、唤醒和鼓舞,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保障个人道德素质提高的重要条件,教育体系当中的无论哪个层次级别的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思想进步、品质高尚、学识渊博、愿意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的教师,他的学生会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中,由对教师品格的认同发展到自我道德品质的养成。因此,加强中职生的道德修养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三)中职生应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是一句印度古谚,英国作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曾经将其引进他的小说《纽克姆一家》。这句古语给我们的启示是:优秀是一种习惯。好习惯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好习惯一旦养成,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生命的绽放。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够战胜自己,同时也能够超越前人,最终获得金灿灿的人生。
(四)营造端正和谐的班集体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班级建设的根本,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班级工作,营造端正和谐的班集体氛围,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事关学生的未来和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养成。
(五)大力加强中职生管理工作
学生方面:建构“以学生为本”的班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班级制度建设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大家自觉完善、遵守制度,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实现自我管理,而不是把目光盯在制度的漏洞上。学校管理者方面: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造就高素质的学生管理工作者。
(六)完善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现在的中职生,他们的物质需求基本都能满足,有些学生甚至达到了富裕的水平。他们的物质生活虽然丰富,但是精神生活却很贫乏。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他们对精神的需求便日趋强烈。作为个体,他所存在的价值、意义,人自身的尊严,人活着的目的和意义,这些不仅对于人自身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对于社会发展同样也有重大意义。有些中职生在金钱面前迷失了自我,认为人生就是吃喝玩乐,人生就是享乐,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出现心灵空虚、寂寞,于是沉溺于网络、自杀、吸毒、犯罪等现象时常发生。可见,一个社会越发展,我们越要注重人的精神需求和满足,教师要根据中职生的精神需求,举办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使中职生的心灵不再游离和飘荡,让他们的心灵在某种程度上找到归宿,获得安宁。参考文献:
[1]苗华.精神生产与人的全面发展[D].郑州:郑州大学,2007.
[3]程国红.浅谈新时期技校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创新[J].科学时代,2013.
[4]曲广胜.21世纪需要怎样的教师―――小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加强[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09(12).
[5]滕汝杰,李素英,王岭玉.小议班级工作管理的艺术性[J].中小学电教月刊,2008(7).
[6]李楠.小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青年文学家,2010(12).
[7]赵善金.思想道德建设小议[J].中国职工教育,1998(7).
[8]安平.小议师魂师德师能教育[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
[9]石雪,董娅.西方拜金主义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6(3).
[10]张志勇.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郑州:郑州大学,2007.
李素丽 河南省民政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