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人才教育思想论文
一、李鸿章的教育思想
(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败,谋定而后动
李鸿章教育认为谋略是一个人立身行事必要的前期准备,事情发展的过程中,随机应变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必要保障也是必备品质。他教育人才“当为绸缪未雨之谋”,比如说,在光绪十一年五月,李鸿章就上奏朝廷,请示创办天津武备学堂,以培养优秀的军事人才,在这个军事学堂里,李鸿章要求学生每天上课前,必须先预习,若是操作课,必事前做好准备,由教师带领学生在兵营中演习,每隔两个月,则由其亲自考察学生是否合格,并且时时刻刻教育学生为人处世必须擅长谋略,二者结合,方能培养出优秀的军事人才,这所军校里也出了很多近代名人,比如说,段祺瑞、冯国璋、王世珍等人,由此可李鸿章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其教育学生学会未雨绸缪,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学习西学
李鸿章在办理洋务运动的过程中,他认为人才是决定洋务成败的关键,他认为要想使国家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就必须采取一些方法和措施来培养人才。李鸿章认为培养人才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有五种:一是,创办新式学堂,以培养人才。二是,派遣留学生。三是,改革科举制度。四是,翻译西书和创办报刊。通过这些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詹天佑也成为了中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严复也成为了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促进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二、墨子教育思想对职业院校学生教育的启示
(一)加大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促进教育的发展
李鸿章主张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比如说,1885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办了天津武备学堂,他就要求学校应在“一月之中,每间三五日,由教师督帅学生,赴营演试枪炮阵式及造筑台垒之法,劳其筋骨,验其所学”②,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训练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也可以更好的实现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职业院校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有两种: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校外的实训基地要选一些和专业联系紧密的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来达到校外实习和技能鉴定的目的;而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依托一些专业实训室,通过工学结合来达到教学实训和对外服务实习的目的。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我们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因此,高校可以在在发展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内部管理制度等各项改革,积极探索产教结合、产学合作、实训基地运行的有效机制,切实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实训基地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的能力,使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正在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亮点,从而促进现代化人才的培养。
(二)紧贴社会需求,培养现代化人才
李鸿章人才教育思想中,紧随社会需求,培养社会、国家所紧缺的人才。这是他人才教育思想中比较有特色的部分,他就曾说:“今日所急惟在力破成见,以将求实际而已,”③比如说,他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就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职业院校中,人才资源可谓是第一资源,学术界将人才资源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以及技能型四种类型,因此,职业院校应该根据其定位,努力培养这四种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并且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较强的的生产操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在高校设置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是学生较熟悉社会所需要其掌握的技能,比如说,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以及物流师等专业的从业资格证,以加快学生适应社会的步伐。其次,大力推动“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更加的适合职业院校,各地的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当地以及社会发展的特点,积极拓展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模式,大力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模式,设置适合社会需要的课程,从而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其符合岗位的需求,从而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
作者:周杨 单位: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