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主教育思想研究
一、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一)自由教育思想
卢梭认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在《爱弥儿》中,他甚至认为包婴儿的襁褓也是束缚人自由的开始。“自由不仅在于实现自己的意志,而尤其在于不屈服于别人的意志。自由还在于不使别人的意志屈服于我们的意志。”3卢梭的自由思想反映在教育思想中,首先就他对作为人的儿童的认识。在他看来,人的自由天性从童年起就普遍地遭到践踏,这是人们违反自然、滥用自由造成的恶果,因此要恢复自由的天性,获得自由,就必须从童年时代起就保护儿童的天性,给儿童以自然的教育。
(二)平等的教育思想
卢梭认为人的不平等主要有两种,即自然的或生理的不平等、精神上的或政治上的不平等。在卢梭看来前者的不平等远远小于后者,前者不是后者的原因,相反,后者加深了前者。虽然卢梭的平等教育观念主要是受教育权利的平等,他在关于《关于波兰政府的筹议》中明确表示:“我不喜欢把两种贫富不同而并有身份的人划开两种学校、按两种课程来进行教育。既然照本国宪法他们是平等的,他们就应该一起受教育,而且是同样的。”但他在《爱弥儿》中选择培养的对象却是一个富有的孤儿,认为偏见所带来的危害要大于贫穷。他认为穷人是不需要受教育的,因为他们的环境教育是强迫的,他不可能收其他的教育,他是自己能够成长为人的。
(三)对卢梭民主教育思想的评析
卢梭的思想充满了矛盾性:卢梭的教育思想具有革命性和影响力,而他本人对其子女的教育却是不道德的;爱弥儿的本能和反映是自由活动,但这些本能和反映却处处在他的导师的监视之下;他是一个民主主义思想家,也是一位现代极权主义思想的鼻祖;洛克与孟德斯鸠主张权利制约和政党政治,卢梭却认为主权不可分割;格劳修斯主张私有财产的神圣性,卢梭却认为私有财产是不平等的起源。总之,虽然卢梭的思想充满了矛盾性,但是卢梭关于自由思想的论述和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依然是民主教育思想的启蒙和来源。
二、杜威的民主与教育思想
实用主义哲学大师杜威关于民主教育的思想主要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与教育》。他系统地发展了实用主义哲学,并把它具体运用到了他自己创办的“杜威学校”里。陶行知、胡适、张伯伦、蒋梦麟在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时曾经是杜威的学生,他在期间访问了中国,他的民主教育思想在当时中国的教育界、思想界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一)杜威的民主教育理论基础
杜威的民主教育思想具有浓厚的心理学色彩。他认为,教育是由刺激引起的,是通过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和充分生活的条件。“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二)关于民主教育目标的论述
杜威认为教育本身是没有目标的,有目标的是人。要给教育设定一个理想的目标是“白费力气”。“凡是可以用文字表达的目标,无论多么正确,如果不能让人明白它们不是目标,而是建议教育者在运用环境条件时该如何观察、如何前瞻、如何取舍,这些目标就是害多于益的。”杜威在对民主教育目标的设定上批判地继承了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卢梭认为自然、人和事物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分离而独立运作的,人才发展的真正目标是以自然为目的。杜威反对以自然发展为教育目标。他认为遵循自然的学说是一种政治信条。自然发展的目标使人们注意身体发展以及健康与活力的重要,但是这些天生官能的活动能力自动会有正常发展是不可能的。因为自然或天生的能力是一切教育的原动力与限定力,却不是教育的目的或目标所在,天赋和本能还应该在妥善安排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得培育和发展。杜威提出民主教育的目标是努力把社会效能和个人修养合二而一,而不应该让两者对立。
(三)教材与教学法
杜威从心智思维与人和事物的世界是分隔的哲学二元论推知,教材和教学法是不相关联的两回事。他以吃东西为例,如果一个人吃东西,他不会把自己的行为分为吃与东西两个部分。但是如果他针对吃东西进行科学研究,他就会研究食物的营养成分和生物体的摄食与消化过程,这样的思考经验,会导致经验内容与经验方式的区分。这种分隔是方法与题材二分法的根源。
(四)评析
杜威对民主教育的哲学基础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具体的民主教育目标,并对民主教育的方法、教材、兴趣与纪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他的民主教育思想是历史上众多思想的集中和融合。他认为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他创办了杜威实验学校,通过实验学校检验其民主教育思想并形成科学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体系,成为美国精神的象征。
三、艾米古特曼的民主教育思想
艾米古特曼是当代著名政治理论家,政治科学家和哲学教授。长期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第八任校长。她的民主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她的著作《民主教育》一书中,其民主教育思想简要介绍如下:
(一)对民主教育权威分配的理论探讨
通过柏拉图、洛克和密尔的理论可以获得三种理论:家庭国家理论,家庭构成的国家理论,以及个体构成的国家理论。家庭国家理论的教育权威是国家和社会;家庭购成国家理论的教育权威是父母;而个体构成国家理论的教育权威是能是孩子未来的选择最大化而不会诱导孩子偏向任何富有争议的优良生活观念,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拒绝把教育权威置于任何人之手。艾米古特曼认为这三个理论都是错误的,“都没有为自己所要求的教育权威提供充分的理据,然而,每个理论又都包含了部分真理”6。她认为一个民主国家的教育权威是必须由父母、公民以及职业教育者共同分享的。因为这种分享支撑着民主的核心价值,即“以最具包容性形式出现的有意识的社会再生产。”
(二)基础教育中的目标
这里的基础教育包括小学和中学教育。其政治目标是发展“审议”品格,或者说是民主品格。艾米古特曼认为就个体而言,审议是以决断为目的的仔细考虑,就制度层面而言,是一些议员考量和讨论与一个议案相关的支持和反对的理由。这里所说的审议品格或者民治品格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品格。
(三)民主教育的权威是如何分配的
艾米古特曼认为民主的理想既授权又限制着共同体对教育的控制。城邦与国家的差别就在于共同体的规模。从而引发应当如何在国家层次的民主机构、州层次的民主机构、以及地方层次的民主机构之间分配教育权威的问题。艾米古特曼提出的方案是:联邦政府在某种限度内保持培植一个共同的文化以及教导必不可缺的民主价值,地方政府保持对学校的民主控制,公民对学校政策的控制越来越有效。当然这个方案是是原则性的,有其他条件作为补充。总的来说,她的思想就是各方要不断讨价还价,不让任何一方独占教育权威,在博弈中相互制衡。
(四)对艾米古特曼思想的评析
米古特曼认为民主教育并不起始于对青年的学校教育,也不终结于对青年的学校教育,一个民主的国家还应该如何支持学校之外的机构和设施。她对校园之外的民主教育主要关注家庭、图书馆、电视和新技术对学生的影响。艾米古特曼是当代西方颇具影响力的民主教育家。特别是她提出了在民主教育中“不歧视,不压制”原则,对民主教育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她的民主教育思想继承了杜威的民主思想传统,但是创造性地提出了民主教育权威分配的独特思想,这是对西方民主教育体系不可多得的补充。
四、西方民主教育思想对我国公民教育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封建专制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儒家思想在传统的政治文化中占绝对的统治地位。由于统治阶级钳制其他不同的思想,对人民进行奴化教育,中国缺少民主文化生长的土壤和背景。传播和学习西方民主教育家的思想对有利于了解西方的民主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对提高我国公民的民主素养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兵国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