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分析
纵观教育的发展进程及关键节点,科学技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来,网络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应用,极大丰富了教育技术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手段,尤其是以融合视音频、计算机和通信三大信息处理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使教育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期。教育技术不再仅仅局限于应用层面,而是从更深层面上引发了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形态和教学环境的颠覆,诸如远程分析、网络教育、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都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和新的格局。
各学科发展需要抓住这种变革机遇,才能紧跟时代潮流,满足社会需求。体育教学自然也不能例外。那么,各种新兴的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可应用的范围和边界在哪里,传统教学思维和理念是否还能适应全新环境,如何才能使各项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出最大功效,等等,这些问题值得思考。《现代教育技术革新下高校体育教学研究》一书中,便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思辨。该书视野广阔,内容丰富,以教育技术应用价值及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延伸到对各项新兴技术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际应用,最后总结出技术应用背后隐藏的新型师生关系和教学改革方向,层层递进,环环紧扣,逻辑严密。在篇章安排上,该书共分为十一章,现对各章节主要内容及其间内在关联进行概述和梳理。
前两章为第一部分,主要从宏观角度对教育技术本身的发展理论进行介绍,为进一步辨明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了理论源泉。第一章阐释了体育教育的基本要素和教育技术遵循的系统科学、信息传播和学习行为等基本理论。第二章追寻体育教学发展轨迹,探讨了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进程。第三至第七章为第二部分,主要从微观角度对各项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和高度融合进行了阐述,也是该书的核心部分。第三章为多媒体教学平台,第四章为数字化快速反馈系统,第五章为VR和GIS技术,第六章为微格技术,第七章为慕课技术。最后第八至第十一章为第三部分,深层论述了如何开展教学改革以适应技术的发展,为技术革新下体育教学改革的有序进行奠定了基础。第八章探索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第九章分析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路径,第十章研究教学制度规范举措,第十一章剖析体育教学拓展方向。现代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为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传统体育教学以教师讲解和示范为主,信息量大,学生一方面难以高效接收,另一方面也已对这种模式感觉枯燥甚至反感,而各项信息技术的加入,使学生接收信息的通道得到了极大扩展,如应用多媒体教学可有视频画面的视觉感受、叠加声音的听觉感受等,教师更多地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这种模式下,更有效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使课堂活动真正体现以“学”为主。
针对各项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该书也进行了详细讲解。比如,第四章中对多媒体的优势和应用进行了详细描述。体育教学中的难点之一便是如何在讲解之后让学生可以按照要求练习、理解、掌握各动作的技巧点和关键点。为达到该目的,传统课堂以教师反复讲解、重复指导为主,但一旦遇到有速度和连贯性要求的动作,这种方法就因很难让学生了解动作细节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以篮球上篮教学为例,因对动作的连贯性和敏捷性要求较高,学生初学时,对于教师的整套动作示范难以看清,逐步分解后又容易产生误导,而教育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避免上述问题。针对于此类动作可反复、慢速,甚至逐帧地播放,以让学生直观、全面了解完成该动作时的身体各部分间的运动与配合。再如,第六章中就如何进行微格教学设计进行了步骤剖析,以提供操作指导。首先按照教材安排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以讨论式过程进行理论学习;然后组织学生观摩微格视频片段,要求小组间在观看完后展开总结,获得初步感受;接着通过实际做动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加深理解;最后通过评价以发现不足,进而加以调整。总之,该书全面分析了各项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使用价值和方法,探讨了技术发展对传统课堂模式的影响,分析了新形势下的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发展路径和改革措施,对提升教学质量、完善教学体系等有着积极指导价值,可供广大体育工作者参阅。
作者:童世敏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