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法语教学整合探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0-09 02:28:00人气:405
摘要:本文旨在从技术哲学、现代技术的介入、高校法语教与学四个方面,梳理技术的本质及其自身的发展轨迹,重点介绍第四次科技革命以来现代技术的样貌以及在高校法语教学当中的具体运用,并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法语教、学双向的影响。立足于移动学习和微学习理论,笔者将对比研究传统型法语课堂以及现代教育技术介入的法语课堂,结合技术发展的历时性特征,探究高校法语课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以及变化因素,总结我国高校法语教学当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关键词:现代技术;法语教学;高校教育
随着我国与法语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愈加紧密,对法语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向多任务、高层次转变,促使高校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其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计划,以期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高校法语教育也呈现出多元并存的局面。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使得高校法语教学在培养模式、教育规模等方面均有转变,进一步让高校法语人才培养往重实践、多领域等方向转变,促进以市场为导向的实践型法语人才的培养和壮大。1现代技术的介入
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不仅包括了计算机,视听,多媒体,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等多元领域,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学的需要而广泛应用于高校外语教学的实践中,为外语课程的教学提供辅助,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延伸教学内容与提升教学效果,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促进外语学习向自主学习模式转变。早在2012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吴康宁教授便将信息技术和教学的融合归纳为四种状况,分别是塞入、加入、嵌入以及融入,并强调新式教学“只有在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之后才可能产生”。在阐述“全新教学时空”的概念的同时,吴教授也一并罗列出相应的教学目的,即能够“最大限度地联结学生的经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的创造,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去完整地感知尽可能完整的世界”[]。吴康宁在此将学生需求放在第一位,认为一切的教学手段应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服务,让其不仅有所学,还能够有所成。在中国高校语境下,一方面,现代技术的介入体现着将重用现代技术,并将其纳入教育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强调着在技术工具广泛应用于教育的背景下,相关学习策略的改变。首先,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所提供的工具和服务是多元的,常见于高校外语教育中:互联网、教室中安装的投影仪、交互式白板、多媒体语音教室、模拟同声传译训练室、计算机或移动手提电脑、触摸平板电脑、电子词典、智能手机等。而将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融入外语教育课堂则意味着外语学习者可以利用相关工具和设备来改善教育、提升效率并加强学习动机。将法语作为外语使用信息和传播技术有助于学生积极学习和独立思考。通过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和可采用,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借助这些外部工具,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同时,这种活力补足了传统课程所缺乏的内容,并为学生提供更开阔的视野。现代技术对教育的介入基于信息技术的跃进与教育的实践性质,影响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的的发展。随着以互联网和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其正向价值促进着高校法语课堂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情境学习等后方法时代的模式转变,逐步实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传授知识型课堂向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探索实践型课堂的转变。2高校法语人才培养
根据J.Dubois的《语言学和语言科学词典》中的定义,从当前意义上讲,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一种语言的这种工具的基本功能是满足不同场合、人物、事件的基本交流。近几十年来,中国主动打开国门,积极对外交流,在融入全球化浪潮的进程中也无疑印证了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性。因此,国内高校纷纷重视外语的教学,培养相关的外语人才,以适应国家和市场的需要。比如,渤海大学李革这样描述现阶段市场对高校法语人才的需求时做出如下总结“大量的优秀法语专业人才为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以及跨国企业所需要,高校应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经贸、商务、旅游、文化、管理等领域的适用型法语人才。”在高校法语教学的本科阶段,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都参照了王文融在《高等学校法语专业基础阶段/高年级法语教学大纲针对基础阶段/高年级学生的相关教学原则》来进行安排和调整。两个阶段具有连续性,在第一个周期,即低年级阶段,法语教学侧重教授语言技能,也被称为基础周期;而第二个周期,即高年级阶段,则侧重深化学习法语语言,从语言学、文体学、新闻报刊阅读、法国古典与现代文学、法国与法国文明、文化以及翻译、口译等层面开设相关专业课或选修课,“使学生熟悉法国和其他主要法语国家的国情和社会文化背景,掌握和专业倾向有关的语言和知识”,以便于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专业所学,适应工作需求。3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
教学模式并非一成不变,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教学通过现代技术来实现自身的更新,同时,教师的角色和定位也必随着改变,因此,在现代技术介入的课堂中,学生的角色和定位也发生了改变,一切的改变都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为目的。通过融入现代信息技术,高校法语教学改善着教师的教学方法,从而扩大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高校法语课程在培养学习者的听力能力时,单纯地依靠录音机来发展学生的听觉理解。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迭代,高校设立了专门的电脑室、后来的多媒体电教室,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技术的保障。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法语教学法的教学方式也随着更新。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更新教学资源,以此唤醒学生对法语的学习动机并提升学习动力。而使用电子白板等现代技术,则有效地促进了语言学习的交互需要,通过为学生展示图像、声音和视频,使得学习者离法语更近。因此,教师的属性发生着变化,从知识的拥有者到知识的导向者,在法语课堂中,教师不再高立于讲台之上,而是变成了法语的摆渡人和导向者,借助现代技术,围绕着学生展开相关教学工作。在高校教育背景下,我们所熟知的传统课堂教学的固定程序包括大段课文的背景介绍,详细词汇、句法和语法的讲解,事无巨细的针对语法结构的课后操练。对比在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介入之后的法语教育课堂,教师们通过互联网的资源收集多种材料,进行同主题下的优劣对比,从而选取更贴近生活实际,以便在学习中提升语言的实际效用。针对传统课堂中所凸显的教学难点,口头表达和理解,现代技术的应用同样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在2008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法语系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利用一款“Tellmemore”的在线学习网站一遍提升各年级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水平。借助此款学习网站,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变得灵活而具有互动性,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法国文化,并通过提供模拟现实的场景以训练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在不少研究文章中,一些作者质疑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以及针对技术是否会取代教师职业进行思考。从以上文章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外语教育模式不再是简单的教师―学生二元结构,在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介入后,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都发生着相关变化,正如刘丽的表述,现代技术的本质在于“教育主体对教育活动规律的把握”,而融入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教育活动也必须遵守教育规律和教育理论,“以发展人为最终目的”。高校法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法语人才,教师、学生、现代技术三者相互影响,现代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新式教―学工具,让教师实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让学生之间能够实现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情境学习。4结语
高校法语教育为政府、事业单位、企业提供着专业的法语人才,而本科阶段法语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和时展的需求紧密联系。通过探究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对法语教育的介入,我们得以对现代技术影响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印象。通过梳理三者相关关系,总结了对教师、学生的角色变化和教学目标的升级。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更新着教学方法,但是教育的目的始终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标,即重点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发展出适应当下机遇和挑战的教学法。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法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2]田园.对多媒体教学体系化建设的思考与探讨―――以中国人民大学法语专业培养模式为例[J].中国法语专业教学研究,2013(3):54-56.
[3]吴康宁.信息技术“进入”教学的四种类型[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2):10-14.
[4]李革.渤海大学研究型、适用型法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留学生,2016(3):104.
[5]刘丽,徐淑慧.现代教育技术视阈下教师与学生元认知发展的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11):95-98.
邬亚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