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下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探析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搭建学习资源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当教育技术被引入课堂之后,搭建起更加广泛的学习资源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学生在这个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也就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由于先进的教育技术介入了学习活动,更加有利于学习者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好教育技术搭建的学习平台,学习者就可以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得大量的信息量,从而掌握大量的知识,并且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由于突破了传统学习过程中只有听的途径,实现了能听、能看、能练习、能交流的各种途径,那就意味着知识的巩固已经远远优于传统的效果。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学习环境平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
从学校教学的角度理解,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就是通过“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以“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首先,提出解决的问题,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的能力。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问题”被视为探究式学习的核心。问题可以是学生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学习活动组织者设计的。但“问题”“要与学生必学的科学概念相联系,并且能够引发他们进行实验研究,导致收集数据和利用数据对科学现象做出解释的活动。在课堂上,一个有难度但又让人能尝到果实、足以引发探究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能引出另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培养学生能根据自己实际提出“问题”的能力。问题提出后,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或者运用三维演示、声像同步等一系列逼真的再现功能手段,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情境,或者通过建立一个交互性网络平台,构建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学习环境。一个问题用传统的教学可能讲得很平淡、很乏味,但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学生的探究欲望可能会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会使用网络平台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其次,制定解决方案,通过使用网络平台,培养学生筛选、甄别、组织信息资源的能力。上海学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的柳栋在《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实施》一文中,提出了把网络资源进行分类的方法,比如依据经验拓展、知识领域等维度分类,依据具体主题、适用年龄等特征标示组织信息,或者按照知识领域事先进行分类的定向资源,或者由课题引发的专题资源等。也就是在进行研究活动前,一定要制定行动方案,形成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不论是通过何种途径所获得的信息资源,都是别人提供的材料,一定要经过自己头脑进行筛选、甄别、组织,才是真正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因此,占有信息不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培养学生如何处理所占有的信息的能力,才是整个问题的关键。
三、利用现在教育技术,打造创造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
首先,以爱为核心,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打造创新学习环境。学校教育要以爱为先导,精心呵护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发言、争论,解除学生的各种精神压力和紧张气氛,使学生感到学习过程的轻松,从而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无论采用那一种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在肯定与否定过程中修正自己思维的能力,从而实现自我知识的构建。在这个环节里,“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提供协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尽情在不断的思索中,争论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其次,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构建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面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知识、新技术的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的明显缩短,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毕竟就是那么几年,因而学生必须掌握现代教育的一些技术手段,养成创新学习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目前,在国际上,教育技术的运用大体有以下四种模式,一是基于传统的教学媒体,这种模式主要还是在学校进行,教师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以视听媒体为作为辅助手段进行教学。二是多媒体式的,这种模式也是学校主要采用的一种教育技术手段。三是基于Internet的网络模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网络教育应用。四是基于仿真技术虚拟显示模式,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人工世界,是一种最新的教育技术运用模式。在这个人工世界中可以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完全真实的感觉。学生不论在什么地方学习,采取什么方式学习,都不可能完全依靠教师来制定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评价等。只有认真选择教学模式,才能实现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显得任重道远。再次,以学生的思维整合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要求。每个人的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是不一样的。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根据当代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研究并提出的关于创造思维的“内外双循环理论模型”是很有价值的,何教授认为人的创造性思维应该由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横纵思维六大要素组成,而且每个要素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构建起了创造性思维结构。创造性思维结构的价值还在于为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培养学生的诸种思维方式,无疑是最优化的选择。最后还有两点值得说明:一是教育技术无论怎样先进,都只能是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才是目的;二是在现代教育技术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与传统的手段相比,无疑是一种最优化的选择,但传统的一些教育手段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罗建华 重庆市武隆县职业教育中心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