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合作探究环节、总结归纳环节,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笔者在从事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对有效应用教育技术进行了探究。
1.导入环节:直观呈现,启发引导
导入环节是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关键环节。在导入环节中应用视频、图片、网络等资源引入新课,借助信息技术呈现生活素材或背景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观看、讨论或对话中形成直观感知,以便更好地进入学习探究中。在《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中,先用多媒体呈现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如水龙头、铁凳、铁窗框等,然后结合初中所学的相关化学知识,认识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同时也说明金属的化学性质相当活泼,进而引导学生探究金属与盐溶液、酸、氧气的反应。在《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展示有机化合物在衣、食、住、行、医疗、能源、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性,然后再引入对甲烷性质的探究。再如《基本营养物质》以日常见到的蔗糖、冰糖、淀粉、纤维素等图片来引导学生观看,让他们去认识糖类,并在学生判断的基础上学习“糖”的概念。
2.探究环节:呈现问题,引导合作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能借助教育技术来呈现知识点,却忽略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课堂中利用了信息技术的方便与快捷,却较少考虑让学生主动参与。因此,为解决这些问题,要在探究环节通过应用多媒体手段来呈现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不但可以节省板书时间,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更直观、清晰地展开探究活动。以《元素周期表》探究活动为例,课堂中围绕“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所隔的元素数目是否相同,即周期是否规则?与元素周期表的排行是否有关系?”等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思考,直接利用了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包括“周期”的规律也用课件来演示其重点难点,再让学生结合教学目标进行合作探究,对学生尚未理解、尚未掌握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研讨,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点拨,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果。如《化学键》中离子化合物NaCl、CaO的电子式表示亦可借助多媒体,并让学生辨析书写的对错,以便掌握正确的书写方式。
3.总结环节:系统归纳,巩固拓展
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结合化学教学目标,通过问题、任务、实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初步构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在这个总结环节中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并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进行案例拓展。教师要求学生先自主归纳,然后再帮助学生系统性地进行总结。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中的影响因素,就是让学生先自主归纳,教师再用多媒体详细展示,同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案例拓展。如在《生活中的两种常见有机物》的学习后,以多媒体技术展示乙醇用途,分析酒精对人体的危害,再展示选择题引导学生合作完成。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育技术,要明确这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决不能喧宾夺主,不能用来取代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究,而是要以这个手段来建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导入环节中能直观呈现,促进学生形成直观感知;在合作探究环节能增加课堂容量,促进合作探究;在总结环节能辅助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并拓展延伸,利于学生更好地构建化学知识。
作者:包龙海 单位:金坛市金沙高级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