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高等职业师范院校教育技术论文

高等职业师范院校教育技术论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1-01 22:47:00人气:425

1调查与分析

1.1目前就业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72份,回收率达到86%,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为158份,所占比例为92%。从就业的调查结果看,首先,大部分毕业生在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中职学校及培训机构工作,这些从事教育类相关行业的人数为总人数的51.4%,这说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最主要从事的还是教师及相关职业,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进入培训机构的毕业生占24.1%;其次,考研的毕业生的比例较高,占总人数的17.1%,这说明由于就业的困难迫使一些毕业生继续求学;另外,从事其它行业的人数也占很大的比例,为总人数的19.6%,当然这其中目前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也占一定比例;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进入教育资源开发企业的人数为9.5%。

1.2课程设置特色

关于课程设置特色的调查情况,87.3%的毕业生认为,作为高等职业师范院校的学生,自己所学的课程和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没有自己的特色,由此可见,高等职业师范院校的在课程设置和普通高等院校的区别不大,这会直接导致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自己的特点,缺乏竞争力,这也是目前我们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1.3实践操作技能

在被调查者中,觉得在参加工作后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的占88.6%,觉得实践动手能力还可以和无所谓的占11.4%,这说明绝大部分毕业生觉得在学校时所获得的实践操作技能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一些实际的操作技能往往需要在参加工作之后通过再学习才能获得,这充分说明,目前我们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不足或与实际工作脱节。

1.4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的重要性及设置比例

关于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的重要性,62%的毕业生认为,对于高等职业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实践课更重要,也有25.3%的毕业生认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一样重要,而认为理论课重要和无所谓的只占12.7%。关于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设置比例上,绝大部分毕业生在校时学习的理论课学时是实践课学时的2倍;而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应加大实践课学时比例,实践课学时应该为理论学时的2倍左右。

1.5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

被调查者在校时所学必修课与选修课的门数比例上,多数在为2X1左右,也就是必修课是选修课的2倍,而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选修课应该是必修课的2倍左右。据调查,目前各个学校受实际教学条件和师资条件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中虽然列出了多门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但却不能正常开出,学生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名义上是选修课,可和必修课没有什么区别。

1.6师范类课程的设置

调查数据显示,80%左右的学生在校时除了教育学和心理学,没有学过其他师范类课程。但从培养目标来看,我们是培养面向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另外从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从事与教育相关行业看,只开设教育学和心理学是不够的。

1.7课程数量

关于课程数量的调查数据显示,8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校时学习的课程太多或较多,在这种课程门类繁多的情况下,学生所学多而不精,杂而不专,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很难适应,这对于专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非常不利。

1.8教学设计能力

根据教学设计能力的调查可以看出,所有被调查的学生都学过教学设计这门课程,但有近90%的学生在校期间只是学习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教学形式也只是停留在课堂理论讲授上,很少真正进行过课程教学设计的实际训练,这对于培养学生教学设计能力是极为不利的。

1.9新技术课程的设置

调查数据显示,接触过关于新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涉及新技术课程的人数只占9.5%,而没接触过的占90.5%。这说明,大部分院校课程设置中新技术含量过小,在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如果不能走在掌握媒体新技术的前列,必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会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1.10课程和所从事岗位的对接情况

除去在就业去向中考研和从事其他行业的被调查者,在从事与教育技术相关就业岗位的人中,认为所学课程和职业岗位对接针对性不强的占75%,说明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加强职业岗位分析,针对不同岗位群设置不同的课程群。

1.11毕业生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

被调查的毕业生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对高等职业师范院校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一些意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程设置过多、过杂;

②理论课时远远多于实践课时;

③选修课课程过少,并且不能自由选择;

④专业方向的确定一般在大四,应该提前;

⑤与网络相关的课程少;

⑥应该为学生搭建考研课程模块;

⑦加强教育媒体创意方面的知识和训练;

⑧加强课程和具体职业岗位的对接。

2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各个院校对教育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不顾自己职业师范院校的定位和生源特点,照搬其它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这非常不利于专业特色的形成,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使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和竞争力,导致学生的专业技术不如学计算机的,教育理论不如学教育学的,这使得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形势原本就紧张的情况下,就业前景更不乐观。所以要使专业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培养出的毕业生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必须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必须向职业技术教育倾斜。

(2)课程设置过多。大部分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面面俱到,总想把学生培养成“全才”和“多面手”,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面临就业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但事实上,一方面,如果学校的各方面条件,尤其是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开设过多课程,教学质量很难保证;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讲,如果课程设置体系庞杂有余而特色不足,会使学生顾此失彼,没有专长,很难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

(3)实践课程学时不足。在目前的课程设置中,理论课比实践课门数多,理论学时也远远多于实践学时。作为职业师范院校来说,应该注重自身的职业性和技术性,强化学生在就业相关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使培养的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

(4)师范课程过于单一。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部分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教育学和心理学外,并没有开设其它相关师范类课程。但实际情况是,作为一名教师,或者是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而且要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要有教师职业的独特品格和能力,教育技术学专业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势必要体现这一特点。

(5)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比例不合理。各院校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开设比例相差很大,一般都存在着必修课偏多的情况,而选修课在人才培养方案里虽然列出很多,但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却很少。一般情况是学生没有权利选择课程,而是学校开设哪些课,大家就统一学习哪些课,这必然会严重影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挥。因此重视学生在课程设置上的自主选择权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而其出发点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权。

(6)忽视学生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教学设计的能力是教育技术人才最主要的、最核心的专业能力,而反映在课程设置上,这种核心能力却被忽视了,大部分院校的教学设计课程只有理论学时,讲授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而并没有开设教学设计相关的实践课程,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学生理论学不进去,而真正需要设计教学的时候又不知从何入手,如果理论和实践能够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真正具备教学设计的能力。

(7)课程涉及新技术领域的过少。信息社会的教育技术,时以计算机媒体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新技术的综合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教育不断发展壮大的今天,新的教学媒体不断地涌现,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技术的发展,而目前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涉及这些新技术的却很少。综上所述,根据调查分析得出高等职业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存在的问题,在设置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才能针对问题更好地进行课程的设置,才能使培养出的人才更符合社会的需求。

作者:孙冬岩 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