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调度员全职业周期培训体系构建
摘要:电网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应用,对各级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网存在结构复杂、设备数量较多、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点,配网调度员作为配网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指挥人员,其业务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配网能否安全稳定运行。江门供电局配网调度专业自2013年实现集约化管理后,配网调度的操作越来越规范化,但配网调度员的培训管理工作还是直接沿袭主网调度员的培训体系,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这极大地制约了目前培训的效果。现针对配网调度员全职业周期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培训课程,注重五个阶段培训课程之间的联系和目前配网的现状,编写符合广东电网配网电力调度员实际情况的培训教材,完成配网调度员全职业周期培训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集约化;配网调度;培训教材
引言
纵观江门配网调度专业的发展史,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110kV+10kV县调,80年代的主配分家220kV+110kV+市区10kV的地调和县区110kV+10kV县调,到目前的主配“1”模式。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江门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配网调度班34名调度员的平均年龄为41岁,调度员普遍年龄偏大,人员结构断层化严重,加之不断有新系统、新平台、新技术应用于配网调度专业,以往延续的“110kV+10kV县调”的培训体系已无法满足对配网调度员的技能需求。
1项目背景
江门供电局配网调度员的全职业周期可能经历实习调度员、副值班员、正值班员、值班长和班长这5类不同岗位[1],而不同岗位调度员的实际技能水平不一样,且不同岗位对调度员的技能要求也不一样[2],这就迫切需要针对配网调度专业不同岗位的调度员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3]。
2项目技术方案及实施
2.1问题一:配网调度专业没有自己的培训体系
2.1.1解决思路针对目前江门供电局配网调度班通过使用集成了所有配网调度生产业务的“广东电网公司运行管理技术支持平台”负责调度江门地区所有10kV线路的现状,从专业知识、安全管理、调度管理、应急管理[4]、用电调度管理及运行数据统计几个维度出发,以满足配网调度员岗位胜任力为出发点,构建配网调度专业的培训体系,达到“平时做什么,培训就培训什么”的目的。
2.1.2具体措施组织班组技术骨干,利用工作分解法对目前配网调度专业的日常工作进行分解推演,明确培训要素和培训内容,构建配网调度专业的内容架构。
2.2问题二:配网调度业务量大,调度员没有时间参与集中培训
2.2.1解决思路针对目前江门供电局配网调度班配网调度专业业务量大,调度员没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的问题,一方面优化调度员值班模式,增加行政班,抽调人员出来培训,另一方面将大规模集中培训改为小范围培训。
2.2.2具体措施措施1:以往的值班模式是6人的行政班,当值调度员既要负责当天的停送电操作、事故处理,又要安排次日停电工作的审核、预安排等,这就导致调度员操作量大,根本无法抽调人员参加培训。对此,采取当值(5人)+行政班(5人)的模式,当值调度员主要负责当天检修操作、停送电操作、应急事故处理等,行政班人员负责次日停电工作提前预审、预安排等。行政班人员同时还作为备值调度员,当值调度员遇特殊情况人手不足时,备值调度员参与调度工作。行政班相对工作量小很多,可以抽调部分人参与培训,这为培训全覆盖奠定了基础。措施2:将大规模集中培训改为分散小规模培训,每三天组织3~4名(其中2名从行政班中抽调,另外1~2名为非值班调度员)调度员开展自主培训,提高调度员的技能,巩固配网调度业务流程规范化、作业标准化,提高全体调度员的业务技能水平。这一方面保证了培训能够覆盖全体调度员,另一方面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非当值调度员的正常休息时间和正常业务不受影响。
2.3问题三:配网调度专业没有自己的培训教材和题库
2.3.1解决思路创造性地利用各种管理工具于配网调度专业的培训和考核体系的建设中,改变以往技能专业书籍的编写模式,创造性地编写了适合配网调度员全职业周期使用的《配电网调控人员培训教程》和《配电网调控人员培训题库》。
2.3.2具体措施措施1:《配电网调控人员培训教程》从配网调度员的实际业务出发,利用配网调度专业人才素质模型、岗位胜任力、工作写实法及案例教学法等管理工具,以配网调度员全职业周期为抓手,适用于配网调度员,以提高其全职业周期的技能操作水平。措施2:利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笔试、现场培训法、课题讲授法、排序考评法、评价中心法及案例教学法等工具,编写了《配电网调控人员培训题库》,该书既可提高调度员的理论实操水平,也适用于调度员的岗位胜任能力、高级工、技师及高级技师等各项考试。
2.4问题四:不断有新技术和新系统应用于配网调度专业,而部分调度员年龄偏大,对新技术较难接受
2.4.1解决思路将解决部分年龄偏大调度员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的问题作为构建培训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一方面通过培训教程的编写,尽量将新技术和新系统的使用用这部分年龄偏大的调度员容易接受的文字表达;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对新技术和新系统使用相对熟练的调度员对这部分年龄偏大的调度员开展专项训练,实现内部的帮扶。
2.4.2具体措施措施1:对于配网自愈、检修单自动许可、配网主站红黑图、点图成票等新技术的应用,首先组织一组学历相对较高、接受能力相对较强的年轻人完成对这些技术的学习,然后再组织一组文字表达能力相对较强的人员,两组人共同合作,用简单的文字和PPT课件表达这些技术的使用。措施2:在平时就注重对班组内训师的培训,在班组范围内营造出人人皆是内训师的氛围。将营造班组内部“老调度员带年轻调度员、年轻调度员带老调度员”的氛围作为构建调度员全职业周期培训体系的重要一环。组织对新技术和新系统使用相对熟练的年轻调度员对这部分年龄偏大的调度员开展专项训练,实现内部的帮扶。
3项目效益分析
3.1直接效益
通过整套培训体系的实施,每单10kV线路停电时间减少40min。由此增加的电量利润=每条线路平均每小时售电量×减少的平均停电时间×线路停电数量×售电利润=(2730000÷365÷24÷1995)×(40÷60)×5774×0.2≈120.3万元(2018年江门局售电量为273亿kWh,江门电网共1995条10kV线路,共有5774单计划停电检修单,实施项目后每单10kV线路停电时间减少40min,取平均单位电价利润0.2元/kWh)。
3.2间接效益
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培训体系的实施大幅度提升了供电可靠性水平及客户满意度,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培训体系的实施提升了调度操作管理水平,降低了调度员与现场操作人员误操作风险,减轻了操作压力,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给公司带来了安全上的效益。项目成果中的《配电网调控人员培训教程》和《配电网调控人员培训题库》,进一步规范了配网调度操作的各项作业流程,给公司带来了管理上的效益。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配网调度员全职业周期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培训课程,注重五个阶段培训课程之间的联系和目前配网的现状,编写符合广东电网配网电力调度员实际情况的培训教材,完成配网调度员全职业周期培训体系的构建,大幅提升了配网调度员的技能水平,有效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给公司带来了管理上的提升,同时本文介绍的培训体系适宜在各个地市供电局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乔卉,龚庆武,江传文.采用体验性游戏模型的配电网运行仿真培训系统设计[J].电网技术,2011,35(10):230-236.
[2]李荣凯,赵衍恒,王文明.基于职业全周期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9,22(4):19-21.
[3]王传琳.基于IEC61970的调度员培训系统互联体系结构设计[D].天津:天津大学,2007.
[4]高洪雨,徐丙垠,李文进,等.基于岗位需求与技术发展的专业培训体系的构建―――以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运维专业为例[J].成人教育,2014(3):52-55.
作者:程正 黄伟杰 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