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培训体系的建立与考核
[提要]青年临床教师是临床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的承担者。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青年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平亟待重新审视和评估,以适应当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该院加强青年临床教师的临床基本功训练,培养其人文关怀素养,建立以人文教育和现代医学科学素养为内涵的青年临床教师临床教学培训体系,实现青年临床医生临床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关键词]导师;在职培训;教育考核;教育,医学
1青年医生临床教学培训体系建立
1.1加强临床基本功训练,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临床技能
本院对青年临床教师实施严格规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通过各科系的轮转培训使青年临床教师全面掌握各科系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完成“三基三严”要求的各种基本操作的训练,熟练操作三穿(胸穿、骨穿、腰穿)、心肺复苏等临床基本技能。同时通过每周1次的专题讲座和疑难重症大会诊,培养青年临床教师良好的临床思维习惯,逐渐提升其独立诊治疾病的能力。
1.2强化临床教学素养培训,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本院聘请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美国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为青年临床教师进行关于教学方法的辅导讲座,使其从教师形象、心理、表达、教学方法和形式等方面深刻认识、掌握教学技巧,具备良好的教学素质,同时实行集体备课及试讲制度,邀请教研室主任和有经验的资深教师参加,对青年教师试讲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看法和建议。一方面让青年教师在正式上讲台之前进行一次实战演练;另一方面锻炼青年教师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及时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上述方法提高青年临床教师的教学技巧,学习如何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1.3培养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素养,重视临床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和恶劣的医疗环境,要求临床医生不仅要有丰厚的临床知识和高超的技能,还要有广博的人文素质。因此,提高青年临床教师的人文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3-4]。首先,转变认识观念,强化青年临床教师的人文关怀意识。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够而导致。因此,青年临床教师应该主动改变态度,怀有仁爱之心,真正体会患者的痛苦,重建医患之间的信任,避免医疗纠纷和冲突的发生。其次,开设人文课程,提高人文教育的水平。本院聘请大连医科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开设人文教育课程,让青年临床教师系统学习人文教育,比如了解人文关怀的起源、意义及其在临床中的重要作用等;邀请国内外有较高人文经验的临床医生教授青年临床教师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人文关怀。再次,实施岗前培训,包括人文教育培训。最后,将人文关怀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提高青年临床教师的医患沟通能力。最终,青年临床教师将人文关怀的理念传授给医学生,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并通过以下“三转”去实现:(1)心理转换。医学生无论面对模拟人还是患者时,始终以医生的姿态去面对,尽早实现医学生向医生角色的转换。(2)角色定位。培养医学生“视患者如亲人,与患者做到心与心的交流”的态度。(3)行为转变。例如在问诊、体格检查时,从言语和肢体动作上体现对患者的关爱之情。
1.4深化培养现代医学科学素养,引导医学教育改革实践
传统医学是根据所学医学知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或参考教科书、医学杂志等资料来诊治疾病,其理论依据是零散的、片面的。现代医学模式已经实现了从传统医学到循证医学、再到精准医学的跨越式发展,因此现代医学教育理念的转变对青年临床教师的临床教学具有重要价值。
1.4.1循证医学是青年医生临床工作和学习的一把“利剑”
循证医学强调将临床证据按质量进行分级,优先参照最新的、最高级别的证据,按照证据级别依次去制订诊治决策。循证医学的思维方法是以问题为先导,其“循证-评价-决策”的思维模式更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种高效的、终身学习的临床教育模式。运用循证思维解决临床问题是快速提高临床医生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准确、更有效、更安全的诊断治疗方法,可作为制订临床诊断原则的理论依据,同时可督促临床医生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有助于其自我继续教育能力的提高[5-7]。基于循证医学的这种理念,青年临床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临床思维模式,建立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现代临床思维模式。首先,本院聘请国内循证医学专业人才讲授循证医学的课程,让青年临床教师全面了解循证医学的概念、方法学及其在临床如何应用。其次,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学去解决临床问题:以患者为中心提出临床问题,围绕该问题全面搜集国内外的最佳证据,对证据进行可靠评价,最后根据证据进行临床应用后给予后效评价。例如从循证病案查房开始,再到对某一种疾病的治疗方案做出系统评价、meta分析,帮助青年临床教师逐渐建立起循证的思维方式,并反复训练让这种思维不断强化,使其成为青年教师思维习惯。再次,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依赖于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通过循证医学的学习来寻找RCT的研究方向,从而促进青年临床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进步。最后,青年临床教师将循证医学的思维模式传授给学生,例如从典型病例的治疗方案开始,以患者为中心,灌输循证医学的方法学,从而为患者寻找最佳治疗,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医学生的循证医学思维习惯。
1.4.2精准医学理念是培养青年医生个体化治疗的全新思维方法
精准医学是以个体化治疗为理念,应用蛋白质组学、基因组技术结合临床数据,从而精确地筛选出疾病潜在的治疗靶点,并根据疾病不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将患者分类,最终针对特定患者制订个体化疾病预防与治疗方案,为实现基因导向下的个体化健康管理提供依据[6]。精准医学不但引领临床医生从分子生物学本质思考疾病并实现精准诊断,同时也要求临床医生运用患者的遗传信息去寻求最佳的治疗靶点,从而实现精准治疗[8-12]。精准医学的目标则是追求科学进步,更好地理解疾病发生机制,评估疾病风险,制订最佳治疗方案,其是医学科学的最高境界[8]。因此,临床青年教师在临床教学中应将精准医学的理念灌输给学生,逐渐培养学生精准医学的思维模式,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青年临床教师临床教学培训体系评估
青年临床教师临床教学培训体系的评估包括四维考核系统、自我评价、同行评议及教学督导制度和学生满意度评价。(1)四维考核系统。建立以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教学素养、人文关怀及现代医学思维为核心的“四维考核模式”,建立标准化题库,对临床青年教师进行上岗前培训考核,合格者方可走上讲台。(2)自我评价。通过集体备课、现场录制授课录像,发现临床青年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问题并予以及时纠正。(3)同行评议及教学督导制度。通过临床理论和实践授课的同行评议制度,以及以校/院领导、教研室主任和各系主任为主要成员的教学督导团评议制度,对青年临床教师的结构及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并对其教学水平实行全程质量监控。(4)学生满意度评价。实施学生满意度调查,在每位临床青年教师授课结束时完成满意度调查表的填写与登记。综上所述,结合当下医疗形势和发展趋势,围绕以患者为中心,将人文教育与现代医学科学素养作为青年临床教师培养体系的亮点并糅合到传统培养模式中。这样即补充传统医学教育的不足,亦体现了现代医学教育的变革,符合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趋势,形成了一个完善的青年临床教师临床教学培训体系,并建立了一种新型“四维考核模式”,是培养青年临床教师的重要革新和突破。
参考文献
[1]杨谦梓.青年临床教师指导本科生课外科研活动的实践和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1):13-15.
[2]董小超.研究性学习在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培训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9):161.
[3]孙舒雯,朱易萍,栗亚丽.人文教育在新时代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8,7(27):85-86.
[4]周婷,张迪,吕嘉春.中美医学人文教育现状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12):1544-1547.
作者:杨宁 方春晓 杨冬 王贞 孙博 段志军 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