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人员岗前资格性培训论文
1.新职人员岗前资格性培训的组织实施
新职人员培训完成后,严格按照《铁路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规定组织定职考试,严肃考试纪律,防止替考、、雷同试卷等问题。新职人员所有培训项目考试合格后,才能取得《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具备上岗资质。
2.新职人员岗前资格性培训的实践
2013年至今北京铁路局共有16871名新职人员参加岗前资格性培训,涉及运输站段75个,各单位针对新职人员多、来源广的新形势,培训进度快、培训质量高的新要求,全面落实培训管理和实施的责任主体,扎实开展新职人员岗前资格性培训工作。
2.1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实施方案
做任何工作都应该有计划,新职人员资格性培训也不例外。制定工作计划能够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在新职人员岗前资格性培训开始前,各单位依据《铁路职业技能培训规范》规定的科目、学时、内容、方式及考试考核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包括实施性教学计划、大纲在内的具体培训方案,明确职责分工,按照入路教育、专业理论培训、实作技能训练、跟班学习四个阶段实施培训,确保实施有计划、过程有控制,考核有依据,为保证新职人员岗前资格性培训质量打下了基础。
2.2抓好安全培训,把好培训第一关
加强安全培训工作,是企业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是降低企业伤亡事故总量,遏制死亡事故发生的源头性、根本性举措。而新职人员培训中安全培训是重中之重,是培训的第一关。新职人员安全责任素质与人身安全风险自防能力是否合格,不仅直接关系着其自身生命安全,也关乎着全局生产安全持续稳定发展。各单位依据《铁路劳动安全培训规范》,同时结合自身岗位作业特点,对新职人员进行站段、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脱产培训,总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考试成绩以满分为合格,对不合格人员应进行补培补考,直至全部合格。通过安全培训,新职人员提高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
2.3创新培训方法,确保培训效果
在新职人员资格性培训过程中,各单位采取案例教学、网络培训、现场示范、现身说法、视频课件、动漫演示等多种形式深层次开展培训。如利用电子站场示意图,现场模拟冬季作业安全关键项点,强化新职人员安全意识和作业技能,确保作业安全;选聘有丰富现场经验的兼职教师进行授课,结合现场实际,采取课件与案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使新职人员易于理解和接受,切实了提高新职人员的思想认识和实作技能。不同形式的培训方式和多种多样的培训方法使新职人员对所学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保证了培训效果。
2.4加强师带徒管理,确保《师徒合同》落到实处
师带徒工作是新职人员培训中的重点工作,此阶段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培训工作的质量。为激发师傅带徒的积极性,调动徒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了新职人员的快速成长,对在履行合同期间对师傅进行考核,徒弟在师徒合同期限内定职考试合格,按每带一名徒弟100元/每月的标准,一次性给予师傅师带徒专项奖励,徒弟不能按期定职不予奖励。各单位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宣传师带徒奖励政策,采取多种形式真正落实“师带徒”管理。例如有的单位制定了《师徒教学写实手册》,由师傅每班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进行写实,师徒相互评价并签任,班组长对当班师徒情况签写意见,强化“师带徒”的有效管理。师带徒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对一”、“手把手”的言传身教,新职人员岗位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5加强培训过程控制,实施动态管理
为实现新职人员岗前资格性培训的动态管理,路局开发了《新职人员岗前资格性培训数据上报系统》,对全局各单位新职人员培训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分析,及时掌握各单位新职人员培训的具体情况并进行指导。为强化过程控制路局组织检查督导组,对重点单位进行督导,深入培训班、班组一线队对新职人员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现场指导整改。通过过程控制、动态管理,使新职人员岗前资格性培工作更加有序、规范。
3.新职人员岗前资格性培训取得的成果
经过岗前资格性培训,绝大多数新职人员都受益匪浅,能够掌握所从事工种(岗位)安全知识、专业知识、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和操作技能,具备独立顶岗的能力。通过有效的实施新职人员岗前资格性培训,2013年至今北京铁路局共有13660名新职人员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取得《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定职上岗。
4.心得与思考
新职人员是铁路的新鲜血液,是铁路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新生力量。岗前资格性培训是让他们尽快了解铁路企业文化,掌握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增强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树立爱岗敬业精
神的最好途径。通过将近两年的实践,在今后的新职人员岗前资格性培训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思考。
4.1做好培训前的人员分析
铁路新职人员主要来源分为四类,即大学毕业生、高职生毕业生、复退军人和劳务工。在培训前要针对不同的人员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依照他们的学历背景、工作经验、素质能力等状况,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使不同层次、水平、等级的人员按不同的进度去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使培训效果达到最大化。
4.2节约培训支出及人力成本
由于新职人员岗前资格性培训需要大量的资金及人力成本,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组织方式、授课模式。比如同一区域、相同工种的不同单位在理论培训中可以采取联合教学,统筹区域内的教学资源;同时可以逐步探索利用路内局域网,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全局共享,组织新职人员利用网络接受培训,从而达到节约培训支出及人力成本的目的。
4.3加强培训后的评估工作
通过培训后的评估可以分析培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找出培训过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改进培训计划,调整课程设置及日程安排,改进培训保障体系,不断更新和完善培训方案,使今后的培训工作更加规范,因此应加强新职人员岗前资格性培训后的评估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进行,形成科学的评估报告,从而进行一步指导、规范新职人员岗前资格性培训工作。北京铁路局通过完善新职人员岗前资格性培训制度、规范培训流程,创新培训方法,严格考试考核,经过培训实践,培养了一大批满足岗位需要、能够独立顶岗作业的人员,极大的缓解了一线作业人员紧张的局面,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房永超 单位:北京铁路局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