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方法论文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质量提高途径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质量提高途径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6-03 15:59:00人气:767

【摘要】在当代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属于一门奠基性课程,学好计算机基础课,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是现代化人才的标配。本文就如何搞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当前教学的问题和短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大学计算机教学的方法,提出了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些途径,能够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优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字】大学计算机;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效益;途径

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现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而高校计算机基础课,学生的关注度不高,思想上不重视,导致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弱,容易形成竞争力缺陷。为避免大学生误入陷阱,我们有必要研究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一、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现状

1.1理论学习缺乏兴趣,实践操作不够重视

调查发现,学生对计算机理论课的满意度,只有20%左右,对实践课的满意度达到60%,而真正能够掌握扎实理论和娴熟的操作技能的人,只点10%左右。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大多数学生认为基础理论,在参加工作后,根本用不上,更有用的是那些具体的软件操作技巧。但是,大多数学生今后不可能专门从事某些特殊软件的工作,社会需要的是“通才”,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怎么培养通才呢?

1.2专业课得到重视,文化基础课被边缘化

人文学科和理工学科,本是一家人,只是由于专业化培养的分工需要,被人为的割裂了。现代大学的理工科,在计划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兼顾到了人文学科的培升。但是,由于学生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文化课与专业课在时间分配上往往易产生冲突,大多数理工学校师生都会有意无意地紧抓专业教学,而忽视文化基础,这导致文化学科被边缘化,使学生的专业化学习脱离文化根基,变得缺乏韵味。

1.3教学模式传统守旧,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很多教师的创新动力不足,喜欢因循守旧,在课堂上采用与其他学科类似的传统方法进行教学,而不去深入研究计算机学科的独特之处,因而难以采取最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方法。所以,在课堂上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卖力地讲解,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昏昏欲睡。

二、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2.1改变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

学生之所以对计算机理论课不感兴趣,是因为理论课大多比较抽象,通过讲述的方式,容易形成理解障碍。而多媒体技术将呆板、抽象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图形、图像及声音,这就实现了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非常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并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调查发现,九成以上的学生更喜欢讲授、演示、训练三结合的教学方式。

2.2组织专家团队对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作指导

针对部分教师长期惯性教学所形成的思想僵化,部分教师业务水平低下等问题,学校可以组织教学指导服务专家团队,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计算机基础课教师进行业务提升的指导和培训。此外,还可以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事业单位人员来兼职上课,使学校的专业培养活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建立联结点,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在学校内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可以组织研究小团体,通过交流、分享、合作来促进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整体水平提升。

2.3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业绩考评体系

只有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建立起来了,才能真正调动老师工作的积极性,才能促使他们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开展教研教改,才能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什么样的考评体系才是最科学、最有激励性的呢?首先,目标和任务应当既具有可达成性,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使教育者通过努力有实现目标的预期。其次,考评者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和客观、真实,并应当避免关联人员的影响,使考评过程令人信服。再次,对考评结果的运用,应体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导向,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创造潜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从而创造出更好的工作业绩。

2.4以人为本,倡导实践并创新的计算机教育

任何教育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发展上,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优质教育。在大学里,我们更应当注重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用质疑的精神进行实践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科学的方法,习得创新的技能,甚至获得开创性的新发现。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收集、鉴别、分析、归纳等能力,形成借助计算机进行创新式工作的专业素养。

三、结束语

总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要认清当前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现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一是改变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二是组织专家团队对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作指导;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考评体系;四是以人为本,倡导实践和创新的计算机教育;做到这几点,才有可能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高鹭,周李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路与方法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3):123-124.

作者:杨铸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