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职业化学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培养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技能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教学现状以及改革创新的原则入手,从现有的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法与教育理念等方面入手分析,为适应高职教育对人才的需求,提出高职化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以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化学教学;改革
一、当前高职院校化学教学的现状
随着高职院校的化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很多问题。从学生素质看,高职院校生源大多是高考低分段的学生,学生基础普遍较差,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厌学情绪。从教材使用看,高职院校在制定化学教材时,没有考虑学生的文化素质,所采用的教材在实用性、适用性、趣味性较差,不完全适合学生文化水平;部分教材早已过时、陈旧,甚至是高中化学的重复讲解;部分教材又参照本科教材内容、理论偏深,高于高职学生化学学习的需求。从老师与教学手段看,高职院校大多是由中专升格而成,教师也大多是原中专老师转型而来,而院校的教师培训相对滞后,造成高职院校老师的化学授课手段单一,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几乎没有设置或现代教学手段很难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从教学仪器看,高职院校大部分是从原中专、技校升格而来的,忽视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导致实验设备跟不上教学要求,实验条件的不理想,使得任课教师不得不放弃部分实验项目,造成实验课教学与企业的现行需求脱节。从考核方法看,高职院校在化学教育只注重考试成绩结果、轻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能力,学生消化吸收的少,靠的是死记硬背,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缺乏导向性,易形成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最终造成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的局面。
二、高职化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一)根据职业教育特性,坚持素质教育高职院校的特性决定了高职教育既有其高等性,又有其职业性。它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性技术人才。所以坚持素质教育,是当前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今社会的时代需求。这也决定了高职教育不仅仅重视化学知识的教育,还要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方面下功夫,把传统的以知识教育为主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转到核心素养教育方向上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按高职教育的教学要求,优化教育结构高职教育要有自己独特教育方式,既要跳离出中职教育的方式,又不能完全照搬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为中心,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教学模式,对高职学院的学生进行专业培养与训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课程观,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优化设计高职化学的教学体系,正确处理好化学课的重点与非重点,理论与实验的实践与联系,所选教材与改变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关系,提高高职化学教学的教学效果,满足当前社会需求的化学专业人才。
(三)课程设计满足可持续发展与传承性随着我国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所需要的科技人才也会越来越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必然会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生产工作在一线的技术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娴熟的技术应用能力,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有不断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保持学生在化学方面与和对化学知识传承方面持续发展。所以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学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多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传承能力方面下功夫,授之以鱼,更要授以以渔,让学生掌握终生的学习方法,为将来学生可持续发展与传承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高职院校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策略
(一)教材的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必须把教材的选用和编写工作放在首位,采取选用与自编相结合的原则选取高职化学教材。选用的教材要内容精练、着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讲解、注重教材的规范性与成熟性。高职院校自编教材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要从实际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既要考虑中职、高职化学教育的衔接,又要考虑高职化学专业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专业课程与社会对高职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学院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化学教师向兄弟高校进行学习和培训,同时还要多多借鉴国内外同类教材,进行消化、吸收,兼收并蓄,使教材内容更能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实用性、适用性、趣味性与先进性的高职化学教育特色。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1.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比如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查资料,找到解决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改变教师满堂灌的弊病,教师只讲精要或进行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方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化学教学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2.利用新科技术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高职院校要积极引进或组建先进教学手段和技术,推动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让高职院校的老师随时随地可以运用相应地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也可以请相应专业人才将化学知识做成动漫或动画,变抽象的化学知识讲解为形象的化学知识,将抽象原子、分子、离子之间的化学反应通过动态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化学的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生动且有吸引力,既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第一线技能型的人才,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是职业教育的关键,而能力是通在大量实践得来的,这也是和本科教育最大区别。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做好本专业实践课教学内容的安排。让实践环节教学不仅可穿插于常规的课堂教学之中,也要拿出一定时间的进行实训式仿真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1.对实验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高职院校多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成的,教师也大部分是中职学校老师转过来的,其学识水平和能力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以适应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需要。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验师资队伍,因此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是高职院校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实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验能力进行必要的培训。2.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传统的验证型教学实验变革为联系生活实际的应用型、研究型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乙酸乙酯合成实验中,有的学生猜想将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代替浓H2SO4,放入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中,加热是否可以还原为乙酸乙酯,这样做更有利于环保?学生通过实验得到了想要结果,培养学生根据离子交换树脂的不同用途进行灵活运用的跳跃思维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建立“绿色化学”的概念。3.开放实验室,让学生随时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想。高职院校应该设计开放实验日,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实验室应该随时向学生开放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做相关实验或补做课堂没有弄清楚的实验,也可猜想验证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自己所买蔬菜或水果中硝酸盐是否超标,或隔夜的饭菜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的测定等,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得出实验结果。
(四)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应该是理论知识和实验能力的综合。而现有的化学课程考核,多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的考试,实验技能却几乎排除在外,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职院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化学课程考核体系,建立客观合理考核制度,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余兰.高职院校化学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2):356-357.
[2]赵静.关于高职化学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化工管理,2019(32):25-26.
[3]王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9(35):126.
作者:刚馥欣 单位: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