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也有了新的改变。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成为热议的话题。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思政课程面临着新的挑战。先进的网络技术,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在为教育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困难。作为高校教育的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课本身在开展和深入上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新媒体技术的加入为思政课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
【关键字】新媒体;高校思政课;创新策略
2016年底全国召开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在讲话中明确指出:“高校思政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一直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处于发展的瓶颈期,因其课程特点限制,高校的思政课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教学效果上都存着一定的限制。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形式枯燥,让高校的思政教育难以开展,同时思政教学本身的教学效果难以度量,难以用成绩来评判,这让思政教学一直得不到理想的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崛起,高校的思政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来源和丰富多样的信息形式,为创新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
一、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当前高校教育,知识教学已不再是高校教育的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格健全、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目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从思想高度、道德品质、个人素养、人生价值等各方面发展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保证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堂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但是一直以来都很难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本上的内容不能深入人心,说教式的教育达不到思政教育要求的效果。思政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个人素养关系重大,简单的思政教育很难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和教师对思政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让许多学生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要,老师也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学生没有学习思政课程的积极性,不重视个人思想高度的提升。
二、新媒体背景下思政课教育的创新
(一)实现教学互动,扩展交互途径
新媒体给我们带来了强大的交互能力,思政教育不再受身份,地点,时间等的限制,信息的传播更加的方便和快捷。思政教育的开展和渗透不再局限在课堂和校园,不再只依靠课本和老师的教导,而是借助互联网的手段,先进的网络设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传播宣传。教师可以通过创建富含经典美文、个人感悟、时下热评等内容的公众号、通过公众号线上进行思政思想的渗透,实现教育渠道多样化。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可以提供更多的交流互动的机会,从问卷调查,到文化渗透,从视频到歌曲,做到利用各种文化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
新媒体技术的兴起丰富了信息获取的渠道,各类信息共享渠道贯通。信息资源获取方便也让思政教育的教学形式更加的丰富,教学手段更加多样。思政教育摆脱了死板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开展与思政教育相关的教学活动,如弘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征文朗诵活动,拍摄升华文化思想的小视频,表达个人观点的各类情景剧,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用网络技术获取更多的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了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传播了正确的价值观。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能动性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教学中地点和形式的限制,知识获取更加便利。传统的思政教育中,往往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思政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对学生影响很深,以教师为主传授教学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个人思想和人格的养成,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创新。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高效的自学途径和手段,通过教学资源的共享,学生通过网络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网络传播也成为了教育的重要阵地。
(四)完善思政网络教学平台
新媒体技术的支持,提供了更多的开方性教育平台,丰富了教育内容,深化了教学思想。新媒体技术将视觉、听觉融为一体,以更加轻松活跃的氛围,渗透教育思想,直观而高效。利用智慧课堂教学软件进行点到、教学、批改作业等等,实现教学各个环节。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通过手机参与教学互动与问题回答,教师在平台上给予针对性地点评,所有记录都可以直观地投屏到显示屏。网络平台的兴起让教育资源实现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思政教育的内容也会更加的丰富和有趣,让学生们有了更多地选择,很好贯彻了因材施教和人文教育的理念,促进学生个人的成长。
总结
新媒体的发展让教育教学领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更加便利的教育手段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突破了很多教育上的瓶颈,有了更高的互动性、自主性,让思政教育更加高质高效。高校思政课在当前技术的推动下,应正确看待机遇与挑战的辩证关系,着力推进思政教育,抢占网络育人新阵地,发挥育人功能,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季海菊.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南京社会科学,2015(5):151-156.
[2]焦国伟,白大范,张倩.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7,36(03):63-66.
作者:潘颖 单位: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