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方法论文 >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2-26 19:53:00人气:360

摘要:近几年高职院校毕业人才条件与社会需求矛盾的情况越来越严峻,使得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适当的工作岗位,而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过于滞后,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方面教学,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低下,毕业后无法适当对应的工作岗位。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改革对策。

关键词: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0引言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属于机械制造的一个分支,该专业主要包括了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两个部分,多称为机设、机制。多数大专院校认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要着重于培养其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以确保毕业后学生可以成为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较为优秀的学生则可以从事机械的设计制造、研用以及科技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1]。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对于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都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习兴趣较低,并且认为该专业属于无用专业,加上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重理论,而轻实践,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更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对此,高职院校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及时丢弃陈旧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对教学理念与模式进行全方位的创新与改革,才能培养可以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和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1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学形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

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适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但就目前来说,高职院校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依旧还在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很多学生难以对课堂教授的知识消化和吸收,实践课程多数是独立开展,教师讲述的理论知识经常出现与实践课程脱节的情况,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极大的缺陷,学生只能掌握最为基础的操作,而无法进行综合实践,一旦遇到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就无操作,学生的实践能力过低,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达到岗位需求[2]。

1.2教学目标模糊,教学质量低下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与专业型人才的责任,对于学生的责任则是培养其专业技能,确保学生在毕业后可以适应对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因此,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目标应该要依据当前的时展形势而制定,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尤其是教师却并未认清自己的职责,眼光局限于自身在理论方面的研究,而缺乏全方位的考量,并且教师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也比较落后,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教师所制定的课程教学目标与实际脱节,从而降低教学质量[3]。

1.3考核模式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在考核模式方面还不够完善,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①考核的形式过于单调。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采用笔试的形式开展考试,最后的成绩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三个项目,也就是课堂出勤情况、作业及期末考试的成绩,而将最为重要的实践考核则放在了这一评价体系以外,这明显违背了国家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也误导了学生,让学生借误的认为理论重于实践。②考核的模式固化,缺乏实用性。考试结果可以反馈出学生对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与课程设计同样重要,灵活的考试模式考核可以提高反馈的有效性,如果考核过于固化,则无法将学生的真实情反应出来[4]。

2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对策分析

2.1全面强化师资队伍

①作为教师必须要具备对应的教师资格,高职院校应该构建严格的制度,对于教师实施培训与考核,并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的培训和考核,取得对应的资格证书,并考核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确认教师的实践能力合格后,才能让其承担教学任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还能让其在培训中充分体会到学生的感受,进而更为客观的开展教学工作。②为使师资力量更加强大,让更多类型的人才加入教师认伍,学校可以聘请部分兼职教师,兼职教师队伍主要由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略有建树的学者、工程师及经验较为丰富的管理者构成,这些人员与社会的接触更为直接,对于企业岗位的需求也更加了解,可以讲授课程中充分结合企业实际案例,使得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5]。③高职院校应该提供机会和条件,让教师参与到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内部的企业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让教师的思路与视野得以拓展,提升其科研水平,让教师可以将更多新型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因此,让教师参加企业课题研究,不仅对教师自身有益,可以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还能让学生了解更多先进、实用的专业知识。

2.2开展项目教学法,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职院校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充分考量到当前社会、行业以及工作需求,还有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可以给学生布置类型不同的项目,让学生在不同的项目实践当中丰富专业知识,增长经验。项目教学法主要是指在教师和学生一同完成相关项目的过程当中开展教学,让学生在项目当扮演主要角色,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关信息的收集、计划拟定与实施以及项目的最终总结,而教师的责任则对学生疑惑进行解答,并给予适当的指导[6]。项目教学模式可以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学生在不断进行自主探究与思考时得到更多的锻炼,该模式的应用可以使课堂教学淡化,让学生实践当中完成知识体系的丰富;可以让教师充分发挥出引导作用,并增强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学和做两者之间不再有界限,使得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被动传授知识转变成为学生主动吸收。

2.3增设设计制造类技术理论课程

虽然大部关于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已经得到被证实,且不会出现变化,但随着现代经济、科技以及信息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加上现代工业在生产模式上的不断改革与升级,知识内容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内涵与特点,因此,在对课程的具体内容与模式进行设计时,需对当下环境变化进行充分考量,使得机械设计与制造类课程具备创新性与现代感。在教学内容设置时,可以在理论上花费90%的精力与时间,而另外的10%的时间则应该以教授学生最先进、最尖端的技术与理念为主,例如:在以往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当中,过于注重二维设计,而随着各类现代设计手段的增多,三维软件开始被运用于设计当中,三维软件与二维软件相比,可以满足更多、更高的设计需求,提升设计的质量,且三维软件具有更多、更强大的功能,除了设计之外,还具备分析功能,是一种更为先进、且综合性更强的软件,故在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业的未来发展中发展空间比二维软件要更广阔。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时刻保持敏锐的行业嗅觉,了解这一发展趋势,在设计与制造课程当中将三维软件充分运用到整个课程体系当中,并针对软件当中拥有的分析、设计以及制造板块进行系统性的讲解,与此同时,为学生提供走进企业的机会,让其提前感受到工业设计的实际氛围,为毕业后的工作做好铺垫[7]。

2.4兼顾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

在课程的设置方面,教师不仅要坚持专业性为原则,还应该确保授课的宽度以及深度,把握好课程的尺度,因为授课的内容如果太过专业化,会造成口径过窄,无法让学生成为综合型人才,而若授课的内容太过宽泛,又不深研,则会使得学生学到的知识太过表面化,而缺乏实用性。因此,想要对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进行全方位改革,就必须要确保课程内容设置的合理,结构设置的科学性,使得课程内容既有足够的基础课程内容,又同时兼顾到专业核心课程内内容,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到,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例如,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中,教师可将整个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分成为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三个发展方向,在设置课程结构时,将其中的50%设置为理论基础知识,35%设置为专业岗位方面的知识,而另外的15%则设置为课外拓展方面的知识,但一定要注意,在理论基础上,各个方向所设置的课程教学内容需要一致,如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设计基础知识以及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而在岗位知识存方面则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要加入模具的制造工艺内容、模具CAD/CAM技术教学内容等;机电一体化教学内容则要加入液压与气动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教学内容。数控技术专业则应该加入数控原理内容,总之,不管加入何种内容,都要以基础知识作为核心,不断渗透专业课程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与行业发展的综合专业型人才[8]。

3结束语

总之,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不能只注重于理论知识的教授,更要注重实践,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使专业课程更加灵活生动,确保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全面改革和优化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罗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创新[J].内燃机与配件,2018(05):251-252.

[2]郑先元.浅谈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9,6(39):78-79,82.

[3]王凤丽.高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160-161.

[4]戴红霞,王小刚.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技能学习困境与路径探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09):105-107.

[5]彭莉.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教学及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探讨[J].南方企业家,2018(03):235.

作者:马兵 单位: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